【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墙板拼装,具体涉及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
技术介绍
1、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目前,在建筑和装饰领域,通常需要在墙面和天花板上铺设安装装饰墙板,通过在成品墙体两侧开设形成榫卯结构进行拼接,墙板大多采用单榫槽进行快速拼接,目前,关于墙板拼装的相关技术如下:
2、cn208456007u公开了一种易组装木塑墙板,属于墙板拼装
,包括板体,在板体内设有若干沿着板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椭圆形孔,所述的椭圆形孔间隔均匀设置,在板体的一侧设有配合槽,在板体的另一侧设有配合凸起,在板体的正面设有表面装饰木皮,表面装饰木皮的一侧延长至配合槽的槽口一壁面上,表面装饰木皮的另一侧延长至配合凸起的一侧面上,在板体的背面设有背面玻纤层,背面玻纤层的一侧延长至配合槽的槽口另一壁面上,背面玻纤层的另一侧延长至配合凸起的另一侧面上,在配合凸起远离板体的一侧设有弧形凸面,在配合槽的槽底具有弧形凹面。
3、通过上述专利可知现有墙板使用榫槽进行组装后,整体的结构强度较差,特别是拼接连接处,震动容易发生脱落等等现象,无法做到长时间使用不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包括榫槽板和榫头板,所
4、所述第二榫槽的顶部开设有卡条槽,所述卡条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条,所述榫头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榫槽,所述榫头板的一侧开设出第一榫头,所述第一榫头的顶部开设有锁头,所述锁头的两侧开设有插槽b,所述榫头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榫头,所述第二榫头的顶部开设有卡槽。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榫槽与第二榫槽开设形成第三榫头,并且第三榫头的外壁与第三榫槽内壁榫卯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形成的第三榫头与第三榫槽形成榫卯结构,可以增加拼接连接的榫卯数量,在拼接连接后可以大大增加连接处的强度,增加拼接墙体的使用寿命。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榫头的顶部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一侧使用螺栓螺纹连接在墙体或固定架上。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由于榫卯连接后通过在墙体正面固定螺栓,墙体表面会留有螺栓固定的痕迹,严重影响墙体拼接的美观,通过在第三榫头的顶部开设螺栓孔可以将螺栓从拼接墙体内部之间进行固定,避免了螺栓从墙体表面固定后留有痕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墙体拼接后的美观。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插槽a与插槽b共同构成插孔结构,并且插块与插孔插接紧密贴合构成水平锁扣结构。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由于榫卯拼接后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有缝隙产生,通过使用插块插接在插槽a和插槽b中,可以将锁头卡在锁槽中,达到榫槽板和榫头板正面一侧进行自锁固定,从而避免了榫槽板和榫头板拼接后产生缝隙的问题。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榫槽、第二榫槽分别于第一榫头、第二榫头榫卯连接,所述第三榫槽与第三榫头榫卯连接,共同构成双榫槽拼接结构。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将第一榫槽、第二榫槽分别于第一榫头、第二榫头榫卯连接,第三榫槽与第三榫头榫卯连接,可以构成双榫槽拼接结构,在拼接连接后可以大大增加连接处的强度,增加拼接墙体的使用寿命。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榫槽板和榫头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双榫槽拼接结构,共同构成稳定连接结构。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在榫槽板和榫头板的上下两头均设置有双榫槽拼接结构,拼接后可以使上下均可以得到固定连接,避免因受力不仅产生缝隙的问题发生,大大增加连接处的强度,为在墙体上增加其他工艺提供了稳定结构的保障。
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榫头榫卯连接移动时第二榫头的顶部抵住卡条尾部使其向上移动,所述卡条头部先下移动卡接在第二榫头上的卡槽内。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卡条的尾端在成斜面当第二榫头插接到第二榫槽中后,第二榫头顶住卡条的尾部向上移动,同时卡条的头部在横轴的作用下使其向下移动卡在卡槽内,当受到向外移动的力时头部卡在卡槽使其无法向外移动,从而达到榫槽板和榫头板背面自锁的作用,从而保证拼装后使用前后受力不均产生缝隙的问题发生,大大提高了拼装墙板的承受强度。
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榫头榫卯连接时一侧涂有途胶,并且从上到下均匀涂抹至不流淌状态。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第三榫头榫卯连接在墙板的中间位置,使用途胶从上均匀涂抹且不流淌状态,可以有效将两块墙板进行粘连,途胶中的主要成分是聚合物乳液,这种乳液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可以轻松粘合不同类型的材料,途胶中还添加一些添加剂,以提升其性能,增稠剂以调整胶水的黏度,添加防腐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添加柔软剂以增加其柔韧性。从而具有多功能性通常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材料,如木材、金属、塑料、瓷砖等,可以用于室内和室外的多种粘合和修复任务,途胶具有较高的粘合强度,可以牢固地粘合材料,提供可靠的固定效果,途胶还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久性,可以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下长时间保持粘合效果。
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0、1、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将榫头板的第一榫头、第二榫头榫卯拼接在第一榫槽、第二榫槽中,第三榫头也会榫卯拼接在第三榫槽中,同时锁头在锁槽中,使用插块插接在插槽a和插槽b中,使锁头被锁住达到前面卡死固定的效果,同时经过在卡条自锁卡槽作用可对背面进行固定,经过上述双榫槽拼接结构可以提高拼接处的连接强度,在前后顶部和底部设置的自锁结构,可避免了长时间使用产生缝隙的问题,安装后日常使用对墙体的维护力度较小,提高使用拼接墙体的体验感。
21、2、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使用螺栓穿过螺栓孔中,将其螺栓固定在墙体或者固定架上,可以将拼接墙体牢固固定在墙上,同时由于螺栓是固定在第三榫头上,螺栓固定连接螺纹孔被隐藏在墙板拼接的内部,解决了从墙体表面使用螺栓固定螺栓头就在外面影响美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包括榫槽板(1)和榫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榫槽(101),所述第一榫槽(101)的顶部开设有锁槽(102),所述锁槽(102)的两侧开设有插槽a(103),所述榫槽板(1)的背侧安装有自锁机构(106),所述自锁机构(106)包括有第二榫槽(106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槽(101)与第二榫槽(106a)开设形成第三榫头(104),并且第三榫头(104)的外壁与第三榫槽(201)内壁榫卯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榫头(104)的顶部开设有螺栓孔(105),所述螺栓孔(105)的一侧使用螺栓螺纹连接在墙体或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a(103)与插槽b(204)共同构成插孔结构,并且插块(3)与插孔插接紧密贴合构成水平锁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槽(101)、第二榫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板(1)和榫头板(2)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双榫槽拼接结构,共同构成稳定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榫头(205)榫卯连接移动时第二榫头(205)的顶部抵住卡条(106d)尾部使其向上移动,所述卡条(106d)头部先下移动卡接在第二榫头(205)上的卡槽(206)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榫头(104)榫卯连接时一侧涂有途胶,并且从上到下均匀涂抹至不流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包括榫槽板(1)和榫头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榫槽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榫槽(101),所述第一榫槽(101)的顶部开设有锁槽(102),所述锁槽(102)的两侧开设有插槽a(103),所述榫槽板(1)的背侧安装有自锁机构(106),所述自锁机构(106)包括有第二榫槽(106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槽(101)与第二榫槽(106a)开设形成第三榫头(104),并且第三榫头(104)的外壁与第三榫槽(201)内壁榫卯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榫头(104)的顶部开设有螺栓孔(105),所述螺栓孔(105)的一侧使用螺栓螺纹连接在墙体或固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榫槽拼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a(103)与插槽b(204)共同构成插孔结构,并且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琪,季先胜,任洋洋,赵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