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及铅酸电池叠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工序是将负极片、正极片、隔板组装成极群,隔板是将正极片包起来,起到将负极片与正极片中间隔开作用,行业内称之为“包片”或“叠片”工序,传统的“包片”工序,主要是人工操作,取一片负极片后再取一片隔板放在负极片上,隔板顶部要高出极片肩部2—3mm;另外取一片正极片置于隔板上,然后将隔板对折包住正板的两个面并再叠加一片负极片,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包片组装。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124477a,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隔板供料位、隔板反面、隔板正面、输送线、负片、正片、隔板伸缩气缸、负伸缩气缸、正伸缩气缸、气缸座、安装板、吸盘、a吸盘、正负片供料位、a方向、b方向、c方向、电机、电机座、a横移气缸、b横移气缸、链条、链轮、吸片机构、吸隔板机构,所述机架上相对设置了一组多工位正负片供料位和一组多工位隔板供料位,在两组多个供料位的中间设置了输送线,在每个正负片供料位的上方均设有吸片机构,每个隔板纸供料位的上方也均设有吸隔板机构,所述吸片机构和吸隔板机构均固定在安装板上且相对设置,所述a、b横移气缸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隔板反面与隔板正面交错放置在隔板供料位中,所述负片与正片也是交错放置在正负片供料位中,隔板伸缩气缸设置在隔板反面和隔板正面的正上方,用气缸座与安装板固定,正、负伸缩气缸设置在正、负片的正上方也用气缸座与安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该专利技术虽然可以将正极片与负极片堆叠整齐,但是使用两个设备依次供料很难保持其同步性,容易使叠好的极群不整齐造成蓄电池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及铅酸电池叠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包括外箱,所述外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外箱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基座、伸缩杆、负极上料板、支撑杆、竖板、弧形滑块、弧形滑槽,所述基座通过动力机构滑动连接在外箱的内部,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基座的顶部两侧,所述负极上料板固定连接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负极上料板的底部中心,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贯穿基座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有弧形滑块,竖板固定连接在外箱的底部,所述弧形滑槽开设在竖板的正面,且贯穿其左右两端,所述弧形滑块滑动连接在弧形滑槽的内部。
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皮带轮、皮带、第一锁紧块、第二锁紧块,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外箱的背面。
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机的正面输出端贯穿外箱的背面内壁前后两端与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转动连接在外箱的内壁前后两端,所述皮带绕设在皮带轮的外部。
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锁紧块与皮带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块与皮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紧块的底部与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动力机构的正面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正极上料板、上滑槽、下滑槽、下滑块,所述正极上料板的底部与第一锁紧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滑槽开设在外箱的顶部外壁,所述上滑槽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的顶部与正极上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下滑槽开设在外箱的左右内壁,所述下滑块滑动连接在下滑槽的内部,所述下滑块远离外箱内壁的一侧与基座固定连接。
10、一种用于铅酸电池叠片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将正极片放置在正极上料板上方,随后开启电机带动皮带轮旋转,皮带轮旋转带动皮带运转,皮带运转带动第一锁紧块向吸盘方向移动,第一锁紧块向吸盘方向移动带动正极上料板向吸盘方向移动,待正极上料板移动至吸盘底部时,吸盘向下移动产生吸力对正极片进行下料;
12、步骤二、皮带运转带动第一锁紧块与正极上料板移动至吸盘底部的同时,第二锁紧块跟随皮带的底部向远离吸盘的方向移动带动基座与负极上料板移动至外箱后端,负极上料板移动至外箱的后端时,将负极片放置在负极上料板的上方;
13、步骤三、待吸盘对正极片完成下料后,电机反转带动皮带反转,皮带反向转动带动正极上料板与向外箱后端移动的同时基座吸盘方向移动,基座向吸盘方向移动带动负极上料板向吸盘方向移动,在基座移动过程中,支撑杆底部的弧形滑块在弧形滑槽的范围内先向下移动再向上移动,由此带动负极上料板在移动过程中向下移动刚至正极上料板的下方,避免两者出现运动干涉;
14、步骤四、负极上料板移动至吸盘下方后,吸盘向下移动产生吸力对负极片进行下料的同时,正极上料板移动至外箱的背面后再将正极片放置其上方,由此反复实现一个装置交替对正负极片交替上料,移动同步且互不干涉。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及铅酸电池叠片方法,通过弧形滑槽与弧形滑块的相互配合,在负极上料板移动吸盘底部的运动过程中先下降再上升,不会与正极上料板出现运动干涉,实现正负极片高同步性的交替供料,保证了蓄电池的极群品质。
17、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及铅酸电池叠片方法,通过动力机构内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正极上料板与负极上料板实现往复移动,保证了传送正负极片的连贯性。
18、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及铅酸电池叠片方法,通过限位组件内部组件的相互配合,在正极上料板与负极上料板往复移动进行供料时对其限位,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电机(51)、皮带轮(52)、皮带(53)、第一锁紧块(54)、第二锁紧块(55),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在外箱(1)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1)的正面输出端贯穿外箱(1)的背面内壁前后两端与皮带轮(52)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52)转动连接在外箱(1)的内壁前后两端,所述皮带(53)绕设在皮带轮(5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块(54)与皮带(5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块(55)与皮带(5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紧块(54)的底部与基座(71)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的正面设置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槽(62)开设在外箱(1)的顶部外壁,所述上滑槽(6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的顶部与正极上料板(61)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槽(63)开设在外箱(1)的左右内壁,所述下滑块(64)滑动连接在下滑槽(63)的内部,所述下滑块(64)远离外箱(1)内壁的一侧与基座(7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的叠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电机(51)、皮带轮(52)、皮带(53)、第一锁紧块(54)、第二锁紧块(55),所述电机(51)固定连接在外箱(1)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1)的正面输出端贯穿外箱(1)的背面内壁前后两端与皮带轮(52)固定连接,所述皮带轮(52)转动连接在外箱(1)的内壁前后两端,所述皮带(53)绕设在皮带轮(5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电池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块(54)与皮带(5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锁紧块(55)与皮带(5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紧块(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孟利,吴遵义,李杰,吕光祥,方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