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68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8
本技术涉及电机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面的第一立板;与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通过连接结构与底座弹性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限位凸起、滑移通道和弹簧,所述限位凸起与第二立板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面开设滑移通道,限位凸起位于滑移通道内并通过弹簧与底座弹性连接,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凸起在滑移通道内滑移,第二立板靠近第一立板,两个托板共同托住并夹击转子,油缸使得油缸的输出轴推动挂钩靠近绕组并挂在绕组的迂回处,利用油缸输出轴拉动挂钩远离第一立板将绕组从转子的键槽内拔出,两个托板的间距在一定范围能够调整,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转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维修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绕组拔出工装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绕组拔线装置(cn202221428602.3),其中转子绕组包括转子铁芯本体、转子铁芯端部转轴和绕组铜排,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拔出机构,第一支撑机构上设有固定机构,转子铁芯端部转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上;

2、现有技术中,通过支撑机构夹持固定转子,在固定转子时,由于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机构间距固定,对于不同规格的转子绕组拆除,当转子的长度大于两个夹持机构间距,则难以固定转子,而转子长度小于夹持机构间距时,转子的转轴部分难以与夹持机构接触被固定,对于不同规格转子的适应性受限,转子在被拔出绕组时的固定方式有可优化空间。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面的第一立板;与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二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一立板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托板,两个托板共同夹持固定转子,底座的顶面还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油缸,油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挂钩,挂钩能够拔除绕组,所述第二立板通过连接结构与底座弹性连接,垫板的壁面设置有对绕组防护的遮挡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限位凸起、滑移通道和弹簧,所述限位凸起与第二立板固定连接,底座的顶面开设滑移通道,限位凸起位于滑移通道内并通过弹簧与底座弹性连接,遮挡结构包括罩体,罩体与油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罩体能够随着油缸输出轴滑移遮挡拔出的绕组。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凸起为矩形块,滑移通道为矩形槽,滑移通道与限位凸起相互配合使用,滑移通道与限位凸起滑动连接。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簧的其中一个自由端与底座内壁面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凸起固定连接,弹簧能够推动限位凸起在滑移通道内滑移并靠近第一立板。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托板为弧形板,托板的其中一端封闭形成侧壁,两个托板的封闭侧壁逆向设置,第一立板顶面的托板封闭侧壁靠近油缸的输出轴。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遮挡结构还包括豁口和防溅槽,所述罩体的壁面开设用于排料的豁口,罩体的壁面还开设防溅槽,罩体通过防溅槽形成缓冲面。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罩体呈圆管状,豁口开设于罩体的圆周面,豁口的长度小于罩体的长度,罩体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与油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溅槽为弧形槽,防溅槽开设于罩体的内圆周面,防溅槽呈螺旋状分布,罩体的内圆周面等距设置若干防溅槽。

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两个托板,将转子的转轴放在托板的凹面处,通过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凸起在滑移通道内滑移,第二立板靠近第一立板,两个托板共同托住并夹击转子,实现对转子的固定,控制油缸使得油缸的输出轴推动挂钩靠近绕组并挂在绕组的迂回处,利用油缸输出轴拉动挂钩远离第一立板将绕组从转子的键槽内拔出,两个托板的间距在一定范围能够调整,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转子。

11、2.通过一端封闭的托板,转子的转轴端面被两个托板挤推得到固定,同时转子能够转动调整绕组的位置,在保障对转子的固定效果基础上,提高固定转子的便捷性。

12、3.通过设置罩体,利用罩体遮挡拔出的绕组,防止绕组因自身应力反弹震动造成操作人员受伤,安全性更高,通过设置豁口,当绕组与转子弯曲脱离后,绕组与转子脱落的一端会搭在罩体内圆周面,防止绕组在与转子脱落后大幅摆动,降低高温绕组烫伤的风险,而豁口能够使得罩体内圆周面形成凹凸面,在绕组被拉入罩体内时,绕组表面的高温氧化物能够在罩体内壁面形成的凹凸面被减速,减少反弹,进一步降低高温烫伤的风险。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包括底座(10);固定安装在底座(10)顶面的第一立板(11);与底座(10)活动连接的第二立板(12),第二立板(12)和第一立板(11)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托板(15),两个托板(15)共同夹持固定转子,底座(10)的顶面还固定连接有垫板(13),所述垫板(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油缸(14),油缸(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挂钩,挂钩能够拔除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板(12)通过连接结构与底座(10)弹性连接,垫板(13)的壁面设置有对绕组防护的遮挡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限位凸起(20)、滑移通道(21)和弹簧(22),所述限位凸起(20)与第二立板(12)固定连接,底座(10)的顶面开设滑移通道(21),限位凸起(20)位于滑移通道(21)内并通过弹簧(22)与底座(10)弹性连接,遮挡结构包括罩体(30),罩体(30)与油缸(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罩体(30)能够随着油缸(14)输出轴滑移遮挡拔出的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0)为矩形块,滑移通道(21)为矩形槽,滑移通道(21)与限位凸起(20)相互配合使用,滑移通道(21)与限位凸起(2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2)的其中一个自由端与底座(10)内壁面固定连接,弹簧(22)的另一端与限位凸起(20)固定连接,弹簧(22)能够推动限位凸起(20)在滑移通道(21)内滑移并靠近第一立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5)为弧形板,托板(15)的其中一端封闭形成侧壁,两个托板(15)的封闭侧壁逆向设置,第一立板(11)顶面的托板(15)封闭侧壁靠近油缸(14)的输出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还包括豁口(31)和防溅槽(32),所述罩体(30)的壁面开设用于排料的豁口(31),罩体(30)的壁面还开设防溅槽(32),罩体(30)通过防溅槽(32)形成缓冲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0)呈圆管状,豁口(31)开设于罩体(30)的圆周面,豁口(31)的长度小于罩体(30)的长度,罩体(30)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与油缸(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槽(32)为弧形槽,防溅槽(32)开设于罩体(30)的内圆周面,防溅槽(32)呈螺旋状分布,罩体(30)的内圆周面等距设置若干防溅槽(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包括底座(10);固定安装在底座(10)顶面的第一立板(11);与底座(10)活动连接的第二立板(12),第二立板(12)和第一立板(11)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托板(15),两个托板(15)共同夹持固定转子,底座(10)的顶面还固定连接有垫板(13),所述垫板(1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油缸(14),油缸(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挂钩,挂钩能够拔除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板(12)通过连接结构与底座(10)弹性连接,垫板(13)的壁面设置有对绕组防护的遮挡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限位凸起(20)、滑移通道(21)和弹簧(22),所述限位凸起(20)与第二立板(12)固定连接,底座(10)的顶面开设滑移通道(21),限位凸起(20)位于滑移通道(21)内并通过弹簧(22)与底座(10)弹性连接,遮挡结构包括罩体(30),罩体(30)与油缸(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罩体(30)能够随着油缸(14)输出轴滑移遮挡拔出的绕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0)为矩形块,滑移通道(21)为矩形槽,滑移通道(21)与限位凸起(20)相互配合使用,滑移通道(21)与限位凸起(2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拔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杨生荣间俊成张亿飞陈芳傲起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市天羽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