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59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包括,包括保温板和光伏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保温板和光伏组件之间热量流速控制的对流调控机构,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保温板的外侧,所述光伏组件和保温板之间设置有对流调控机构。该墙体使用的过程中,当光伏组件发热量较为严重导致通过正常的对流现象无法满足散热时,此时通过对流调控机构可以加强通风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同时该对流调控机构还可以根据内外温度情况自动选择是否需要进行通风,在温度较低时,内部空气不进行流通,从而提高保温板的保温效果,且全部利用内外温差的原理,不需要额外提供动力来源,也不需要人为进行调控,简单便携,散热保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保温,尤其涉及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1、2021年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3.3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清洁能源消费量占25.5%。。

2、以2022年为例,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9.47亿吨标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1.11%,全国建筑总面积为635亿㎡、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34.9㎡,建筑碳排放总量为20.44亿吨co2,占全国能源碳排放总量的19.5%。电力是建筑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49%,北方采暖碳排放占比23%,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排放占比28%。发展光电建筑势在必行。每100平方采用碲化镉光伏发电组件,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77吨,相当于种植735棵树。

3、但是由于光伏组件和保温板在使用时,如果想要保温就得隔热性能好,但是光伏组件需要散热好,为了增加建筑光伏面积,如果装配不当,就会影响光伏散热,降低光伏工作性能,为了现有的光伏组件和保温板在装配时,中间会预留空气通道,从而利用空气的对流现象进行自动散热,虽然通过中间设有空隙的方式,相对温度比较适中的情况下,当出现温差时,可以通过对流原理带走热空气,但是越是温度相对较高的天气时,此时更加需要促进空气流通,通过增加流速,提升风力进行降温,如风冷散热器,温度越高的时候转速越快,使得风力越大,从而散热效果越好,同时在冬季的时候,如果还进行较强的对流现象,此时保温板的保温效果就会变差,影响到保温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

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包括,包括保温板和光伏组件,还包括用于控制保温板和光伏组件之间热量流速控制的对流调控机构,所述光伏组件设置在保温板的外侧,且光伏组件和保温板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光伏组件和保温板之间设置有对流调控机构。

3、进一步,所述对流调控机构包括连接板和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保温板和光伏组件之间间隙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板分别位于保温板和光伏组件之间间隙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板的外侧都设置有第二弹性板,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板的内侧都连接有弹性连接块,每个所述弹性连接块的端部皆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之间设置有转动杆,且两个所述螺纹杆皆与转动杆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中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每个所述转动扇叶上连接有若干配合扇叶,所述转动杆外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若干组硅金属散热片。

4、进一步,上端所述螺纹杆螺纹和下端螺纹杆螺纹相反,且转动杆上端内部螺纹与上端所述螺纹杆配合,并且转动杆下端内部螺纹与下端所述螺纹杆配合。

5、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中开设有透气孔,且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采用热胀冷缩材质,同时第二弹性板热胀冷缩比小于第一弹性板热胀冷缩比。

6、进一步,两个所述硅金属散热片横截面呈喇叭口状。

7、进一步,每组所述硅金属散热片的下方皆设置有转动扇叶。

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9、其一,超隔热外墙保温板外表面强化处理。用1mm厚度铝蜂窝板,铝蜂窝板是由两层铝板之间夹着铝蜂窝芯层构成的复合板材。铝蜂窝板的密度1/cm3,抗拉强度:通常在80mpa,有机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80%,阻燃剂(磷化合物):20%,制成粘结剂,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铝蜂窝板超隔热外墙保温板之间的粘结。拉伸粘结强度为5mpa。

10、其二,在光伏组件实际使用过程中,最佳工作温度为25度,同时这个也是相对比较舒适的温度,通气口采用可膨胀收缩材质,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温度较高时,此时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口径会变得更大,从而提高进出气量,增加空气流通,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同时当温度较低时,通气口会缩小,减少进出气量,使得该板材外部同样具有保温的效果,增加板材保温性,当在冬季时,此时温度低到一定程度,通气口完全关闭,使得保温板与光伏板之间为封闭空间,使得保温板与光伏板中的空气不流通,此时光伏组件散发的热量被锁住的空气吸收,保温效果提高,空气温度逐渐上升,从而还能够使保温板起到辅助增温的作用,由于设有两个透气口,内透气口在25度左右就会打开,外透气口为换热材质,但是由于换热效率低下,可以对封闭空气起到缓慢降温,使稳定在合适温度范围,使得保温板和光伏组件都处于较为适宜的温度下;

11、其二,在内外温差相对较为明显的情况下,此时总体温度较高,通气口处于最大状态,且“呼吸”频率增加,由于第一弹性板通过弹性连接块带动螺纹杆上下移动,螺纹杆上下移动带动转动杆转动,由于内部设置有扰流风扇,当进行空气交换时,此时扰流风扇会同步进行转动,加速光伏组件热量溢出,与空气进行混合,从而加速降温,当内外温差较少时,此时总体温度较高,通气口处于最大状态,但是呼吸式运动频率降低,但是由于内部设置有扰流风扇,当进行空气交换时,此时扰流风扇会同步进行转动,加速光伏组件热量溢出,与空气进行混合,增加换热效果;

12、综上所述,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光伏组件发热量较为严重导致通过正常的对流现象无法满足散热时,此时通过对流调控机构可以加强通风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同时该对流调控机构还可以根据内外温度情况自动选择是否需要进行通风,在温度较低时,内部空气不进行流通,从而提高保温板的保温效果,且全部利用内外温差的原理,不需要额外提供动力来源,也不需要人为进行调控,简单便携,散热保温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包括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之间热量流速控制的对流调控机构(3),所述光伏组件(2)设置在保温板(1)的外侧,且光伏组件(2)和保温板(1)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光伏组件(2)和保温板(1)之间设置有对流调控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调控机构(3)包括连接板(31)和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所述连接板(31)设置在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之间间隙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分别位于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之间间隙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的外侧都设置有第二弹性板(39),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的内侧都连接有弹性连接块(37),每个所述弹性连接块(37)的端部皆连接有螺纹杆(36),两个所述螺纹杆(36)之间设置有转动杆(32),且两个所述螺纹杆(36)皆与转动杆(32)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36)中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33),每个所述转动扇叶(33)上连接有若干配合扇叶(34),所述转动杆(32)外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若干组硅金属散热片(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上端所述螺纹杆(36)螺纹和下端螺纹杆(36)螺纹相反,且转动杆(32)上端内部螺纹与上端所述螺纹杆(36)配合,并且转动杆(32)下端内部螺纹与下端所述螺纹杆(36)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板(38)和第二弹性板(39)中开设有透气孔,且第一弹性板(38)和第二弹性板(39)均采用热胀冷缩材质,同时第二弹性板(39)热胀冷缩比小于第一弹性板(38)热胀冷缩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硅金属散热片(35)横截面呈喇叭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硅金属散热片(35)的下方皆设置有转动扇叶(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包括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之间热量流速控制的对流调控机构(3),所述光伏组件(2)设置在保温板(1)的外侧,且光伏组件(2)和保温板(1)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光伏组件(2)和保温板(1)之间设置有对流调控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导优化外墙光伏保温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调控机构(3)包括连接板(31)和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所述连接板(31)设置在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之间间隙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分别位于保温板(1)和光伏组件(2)之间间隙的两端,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的外侧都设置有第二弹性板(39),每个所述第一弹性板(38)的内侧都连接有弹性连接块(37),每个所述弹性连接块(37)的端部皆连接有螺纹杆(36),两个所述螺纹杆(36)之间设置有转动杆(32),且两个所述螺纹杆(36)皆与转动杆(32)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36)中设置有若干转动扇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路高宇辰洪坤吴雪宁杨尚陈荣裕云山汪浩东陈昊轩董云左春愿石燚孙新国张琳孔德财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