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29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3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吸塑底盘、电极连接器、柔性电路板、吸塑盖板,电极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均安装在所述吸塑底盘上,吸塑盖板扣合于所述吸塑底盘上,电极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吸塑底盘与吸塑盖板之间;吸塑底盘以及吸塑盖板通过吸塑工艺制成;电极连接器用于连接电池组中串联连接的各个电池单元的正负极;柔性电路板与电极连接器连接,用于监控各个电池单元的电压和温度。本实施例使用柔性电路板连接电极连接器,实现对电池组内部单体电池的状态监控,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吸塑工艺制造吸塑底盘以及吸塑盖板替代了传统的注塑托盘,解决了电池的热膨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


技术介绍

1、集成母排在电池技术中通常指的是连接并管理电池组中单个电池单元的系统。在电池包或电池组中,可能包含许多单独的电池单元或电池电芯,这些单元需要被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以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集成母排就是为了确保这种连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的系统,同时管理电池的充电和放电,防止过充或过放,以保证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在实现上,集成母排可能包括各种不同的组件和技术,如:连接电池单元的电导体(例如铜或镍带)、焊接或连接技术、绝缘材料以及可能用于监控和管理电池状态的电池管理系统等。此外,集成母排也会考虑散热设计,因为电流在电池单元间流动时会产生热量,过多的热量可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2、现有技术中,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是以注塑托盘为基体,承载这电池电极连接器,通过金属线束连接到每块电池上,进行电压和温度的监控。然而,这种方式在布线复杂度、体积和重量上存在问题。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电池组内部空间利用率的要求,出现了以刚性印刷电路板代替了原金属线束的监测线路连接方案。刚性印刷电路板的使用不仅大大减少了布线的复杂性,还减轻了电池组的重量,并且大幅度提高了电池组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3、然而,刚性印刷电路板和注塑托盘的结构对于电池的热膨胀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电池体积发生膨胀。这种热膨胀对于刚性的电路板和托盘来说,可能会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从而影响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包括:吸塑底盘、电极连接器、柔性电路板、吸塑盖板;

2、所述电极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均安装在所述吸塑底盘上,所述吸塑盖板扣合于所述吸塑底盘上,所述电极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吸塑底盘与吸塑盖板之间;

3、所述吸塑底盘以及吸塑盖板通过吸塑工艺制成;

4、所述电极连接器用于连接电池组中串联连接的各个电池单元的正负极;

5、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电极连接器连接,用于监控各个电池单元的电压和温度。

6、在所述电极连接器上设置有:输入电极连接器、串联电极连接器以及输出电极连接器;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与电池组的电流输入电极连接,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与电池组中电流输出电极连接,在串联电极连接器上设置有:左电池电极开孔以及右电池电极开孔,所述左电池电极开孔与电池组中电池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右电池电极开孔与电池组中电池单元的负极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输入端通过镍片与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镍片与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串联端通过镍片与所述串联电极连接器连接。

7、在所述吸塑盖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插销;

8、在所述吸塑底盘上设置有:输出极连接器槽、多个串联电池连接器槽、输入极连接器槽、柔性电路板安装槽、多个镍片连接槽、多个定位盖板定位槽;

9、所述输出极连接器槽用于安装输出电极连接器;

10、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用于安装串联电极连接器;

11、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用于安装输入电极连接器;

12、所述柔性电路板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柔性电路板;

13、所述镍片连接槽用于安装所述镍片;

14、所述定位盖板定位槽用于将定位插销插入对应的定位盖板定位槽中。

15、所述吸塑底盘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输出极连接器槽、输入极连接器槽同时分布于所述吸塑底盘的一条短边上,或输出极连接器槽、输入极连接器槽各自分布于所述吸塑底盘的一条短边上。

16、在所述吸塑底盘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池泄气避空孔以及多个电芯极柱焊接避让孔;

17、在所述吸塑盖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池泄气避空孔;

18、在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多个第三电池泄气避空孔;

19、所述第一电池泄气避空孔、第二电池泄气避空孔以及第三电池泄气避空孔根据电池组的泄压阀位置通过冲切工艺冲切而成,所述第一电池泄气避空孔、第二电池泄气避空孔以及第三电池泄气避空孔与电池组的泄压阀形状和尺寸一致;所述电芯极柱焊接避让孔根据电池组的电芯极柱位置通过冲切工艺冲切而成。

20、在所述输出极连接器槽上设置第一左热铆定位柱、第一右热铆定位柱;在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上设置第二左热铆定位柱、第二右热铆定位柱;在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上设置第三左热铆定位柱、第三右热铆定位柱;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案装槽上设置有第四热铆定位柱;

21、在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上设置第一左热铆定位孔、第一右热铆定位孔;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孔,通过热铆工艺将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的左侧铆定在吸塑底盘上,所述第一右热铆定位柱穿过第一右热铆定位孔,通过热铆工艺将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的右侧铆定在吸塑底盘上;

22、在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上设置第二左热铆定位孔、第二右热铆定位孔;所述第二左热铆定位柱穿过第二左热铆定位孔,通过热铆工艺将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的左侧铆定在吸塑底盘上,所述第二右热铆定位柱穿过第二右热铆定位孔,通过热铆工艺将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的右侧铆定在吸塑底盘上;

23、在所述串联电极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三左热铆定位孔、第三右热铆定位孔;所述第三左热铆定位柱穿过第三左热铆定位孔,通过热铆工艺将所述串联电极连接器的左侧铆定在吸塑底盘上,所述第三右热铆定位柱穿过第三右热铆定位孔,通过热铆工艺将所述串联电极连接器的右侧铆定在吸塑底盘上;

24、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第四热铆定位孔;所述第四热铆定位柱穿过第四热铆定位孔,通过热铆工艺将所述柔性电路板铆定在吸塑底盘上。

25、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以及第一右热铆定位柱通过吸塑工艺在输出极连接器槽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二左热铆定位柱以及第二右热铆定位柱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三左热铆定位柱以及第三右热铆定位柱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四热铆定位柱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案装槽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第一右热铆定位柱、第二左热铆定位柱、第二右热铆定位柱、第三左热铆定位柱、第三右热铆定位柱以及第四热铆定位柱的高度比所述电极连接器的厚度多第一厚度;与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最近的输出极连接器槽的边,与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一右热铆定位柱最近的输出极连接器槽的边,与第一右热铆定位柱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二左热铆定位柱最近的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的边,与第二左热铆定位柱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二右热铆定位柱最近的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的边,与第二右热铆定位柱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三左热铆定位柱最近的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的边,与第三左热铆定位柱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三右热铆定位柱最近的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的边,第三右热铆定位柱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塑底盘(4)、电极连接器(3)、柔性电路板(2)、吸塑盖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连接器(3)上设置有:输入电极连接器(301)、串联电极连接器(302)以及输出电极连接器(303);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301)与电池组的电流输入电极连接,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303)与电池组中电流输出电极连接,在串联电极连接器(302)上设置有:左电池电极开孔(3035)以及右电池电极开孔(3036),所述左电池电极开孔(3035)与电池组中电池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右电池电极开孔(3036)与电池组中电池单元的负极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输入端通过镍片(207)与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301)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输出端通过镍片(207)与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303)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串联端通过镍片(207)与所述串联电极连接器(3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塑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插销(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底盘(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输出极连接器槽(401)、输入极连接器槽(403)同时分布于所述吸塑底盘(4)的一条短边上,或输出极连接器槽(401)、输入极连接器槽403各自分布于所述吸塑底盘(4)的一条短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塑底盘(4)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池泄气避空孔(404)以及多个电芯极柱焊接避让孔(40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极连接器槽(401)上设置第一左热铆定位柱(4011)、第一右热铆定位柱(4012);在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403)上设置第二左热铆定位柱(4031)、第二右热铆定位柱(4032);在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402)上设置第三左热铆定位柱(4021)、第三右热铆定位柱(4022);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案装槽(405)上设置有第四热铆定位柱(40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4011)以及第一右热铆定位柱(4012)通过吸塑工艺在输出极连接器槽(401)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二左热铆定位柱(4031)以及第二右热铆定位柱(4032)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403)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三左热铆定位柱(4021)以及第三右热铆定位柱(4022)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402)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四热铆定位柱(4052)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案装槽(405)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4011)、第一右热铆定位柱(4012)、第二左热铆定位柱(403)、第二右热铆定位柱(4032)、第三左热铆定位柱(4021)、第三右热铆定位柱(4022)以及第四热铆定位柱(4052)的高度比所述电极连接器(3)的厚度多第一厚度;与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4011)最近的输出极连接器槽(401)的边,与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4011)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一右热铆定位柱(4012)最近的输出极连接器槽(401)的边,与第一右热铆定位柱(4012)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二左热铆定位柱(4031)最近的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403)的边,与第二左热铆定位柱(4031)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二右热铆定位柱(4032)最近的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403)的边,与第二右热铆定位柱(4032)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三左热铆定位柱(4021)最近的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402)的边,与第三左热铆定位柱(4021)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三右热铆定位柱(4022)最近的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402)的边,第三右热铆定位柱(4022)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与第四热铆定位柱(4052)最近的所述柔性电路板案装槽(405)的边,与第四热铆定位柱(4052)之间存在预设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串联电极连接器(302)上还设置有:凸起结构(3033)、左电池电极开孔(3035)、右电池电极开孔(303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207)上的一端通过冲孔工艺开设有镍片温感孔(208),所述镍片温感孔(208)的尺寸由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塑底盘(4)、电极连接器(3)、柔性电路板(2)、吸塑盖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连接器(3)上设置有:输入电极连接器(301)、串联电极连接器(302)以及输出电极连接器(303);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301)与电池组的电流输入电极连接,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303)与电池组中电流输出电极连接,在串联电极连接器(302)上设置有:左电池电极开孔(3035)以及右电池电极开孔(3036),所述左电池电极开孔(3035)与电池组中电池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右电池电极开孔(3036)与电池组中电池单元的负极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输入端通过镍片(207)与所述输入电极连接器(301)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输出端通过镍片(207)与所述输出电极连接器(303)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2)的串联端通过镍片(207)与所述串联电极连接器(3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塑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插销(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塑底盘(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输出极连接器槽(401)、输入极连接器槽(403)同时分布于所述吸塑底盘(4)的一条短边上,或输出极连接器槽(401)、输入极连接器槽403各自分布于所述吸塑底盘(4)的一条短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塑底盘(4)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池泄气避空孔(404)以及多个电芯极柱焊接避让孔(40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极连接器槽(401)上设置第一左热铆定位柱(4011)、第一右热铆定位柱(4012);在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403)上设置第二左热铆定位柱(4031)、第二右热铆定位柱(4032);在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402)上设置第三左热铆定位柱(4021)、第三右热铆定位柱(4022);在所述柔性电路板案装槽(405)上设置有第四热铆定位柱(40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吸塑工艺的电池组串接集成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热铆定位柱(4011)以及第一右热铆定位柱(4012)通过吸塑工艺在输出极连接器槽(401)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二左热铆定位柱(4031)以及第二右热铆定位柱(4032)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输入极连接器槽(403)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三左热铆定位柱(4021)以及第三右热铆定位柱(4022)通过吸塑工艺在所述串联电池连接器槽(402)的表面上形成凸柱;所述第四热铆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青许东阳师蒙招刘兆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