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流体输送用软管制造技术_技高网

流体输送用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918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但柔软而且扭曲性也优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是含有内层、增强层和外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内层含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的(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的(B)层和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的(C)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A)层为最内层,(B)层配置于(A)层的外侧,(C)层配置于(B)层的外侧,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超过0.5且低于1.2,满足关系式:(C)层的100%模量<(A)层的100%模量<(B)层的100%模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输送用软管。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被用于输送汽油和燃料等流体的软管。


技术介绍

1、作为流体输送用软管,已知有含有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的层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皂化物组合物的层的层叠管(日本特开2019-73025号公报)。

2、该层叠管能够维持药液阻挡性、低温耐冲击性、以及单体、低聚物的耐溶出性这样的诸多特性,且耐化学药品性、层间粘接性及其耐久性优异。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30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流体输送用软管从操作性的观点考虑要求柔软,但另一方面期望在以小的曲率弯曲时难以引起软管被压瘪堵塞、即不易发生扭曲(キンク)。

3、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不但柔软而且耐扭曲性也优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通过将阻挡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的层用由热塑性树脂基体和橡胶结构域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与橡胶组合物的层夹持,能够得到在保持热塑性树脂的阻挡性的状态下,耐扭曲性优异的软管,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6、本专利技术以提供柔软且耐扭曲性也优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作为课题。

7、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8、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通过将阻挡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的层用由热塑性树脂基体和橡胶结构域形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与橡胶组合物的层夹持,从而可以在保持热塑性树脂的阻挡性的状态下得到耐扭曲性优异的软管,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9、本专利技术是含有内层、增强层和外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内层含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的(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的(b)层和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的(c)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

10、(a)层为最内层,(b)层配置于(a)层的外侧,(c)层配置于(b)层的外侧,

11、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m10(ab)/m100(ab)超过0.5且低于1.2,

12、(a)层的100%模量m100(a)、(b)层的100%模量m100(b)与(c)层的100%模量m100(c)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

13、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实施方案。

14、[1]一种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是含有内层、增强层和外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内层含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的(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的(b)层和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的(c)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

15、(a)层为最内层,(b)层配置于(a)层的外侧,(c)层配置于(b)层的外侧,

16、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m10(ab)/m100(ab)为超过0.5且低于1.2,

17、(a)层的100%模量m100(a)、(b)层的100%模量m100(b)与(c)层的100%模量m100(c)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

18、[2]根据[1]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19、(a)层与(b)层直接粘接、或隔着粘接层粘接。

20、[3]根据[1]或[2]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21、(a)层和(b)层的合计厚度t(ab)与(c)层的厚度t(c)之比t(ab)/t(c)为0.01~2.0。

22、[4]根据[1]~[3]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23、(a)层的厚度t(a)和(b)层的厚度t(b)之比t(a)/t(b)超过0.1且低于20,(b)层的厚度t(b)为0.01~0.5mm。

24、[5]根据[1]~[4]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25、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含有5~70质量%的结构域ad。

26、[6]根据[1]~[5]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27、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含有0.1质量%以上的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

28、[7]根据[1]~[6]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29、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含有选自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1010、聚酰胺11和聚酰胺12中的至少1种。

30、[8]根据[1]~[7]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31、橡胶组合物cx中的50质量%以上的橡胶为选自丁腈橡胶、丙烯酸类橡胶和氟橡胶中的至少1种。

32、[9]根据[1]~[8]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33、(b)层在23℃下的燃料透过率为2.0mm·mg/24h·cm2以下。

34、[10]根据[1]~[9]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35、流体为汽油、醇混合汽油、煤油、轻油、重油、植物油、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36、专利技术效果

37、本专利技术的流体输送用软管柔软并且耐扭曲性优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百百濑爱佐藤峻佐藤彩与那霸智弘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