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267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08J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物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得到基管;S2.将基管进行辐照加工、吹胀后得到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所述物料包括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所述连续相基料为氟树脂;所述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内径与基管内径相比,其内径扩张倍率大于1.3。按照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在应用后更易撕裂,可以解决氟塑料导管在应用后既具有易撕裂性、基管加工过程中又具有较高的内径扩张倍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c08j,具体涉及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医疗器械导管的加工中有一种多层复合管,其结构为内层ptfe、中间为不锈钢丝缠绕层、外层为tpu或pebax管,三层结构在常温下并不粘连,需要将它们通过覆膜工艺黏附在一起。覆膜工艺的简易流程为外层套一层塑料导管,经高温加热后塑料导管在收缩的同时会传热到内层,促使tpu或pebax管熔融流动,这样受热的tpu或pebax就与ptfe内衬层、不锈钢丝缠绕层形成一个整体,加热收缩后的塑料导管也称为热缩管。但最终的成品管中不包含有热缩管,所以在解决多层复合管中多层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的问题后,也需要将热缩管能快速的剥离下来;目前使用fep、pfa做成的热缩管具有不粘性,与tpu或pebax不粘连;但由于fep、pfa做成的热缩管在热缩后包覆地很紧,很难将其剥离下来。通常的做法是人工使用手术刀轻轻的切开一个小口小心地一点一点割裂开来,一旦中间过程中操作不当就会割伤内层的成品管造成报废,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比较高,因此难度较大、废品较高。

2、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0188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具有撕裂性的热收缩管,由种类不同的多种含氟树脂构成的具有撕裂性的含氟树脂导管,但该专利方法对于混料均匀性要求较高,难以混合均匀或在混合时易发生降解,会产生黑点等杂质,且会造成透明性降低;专利公开号为cn1115569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热塑性含氟树脂制管,采用产生熔接痕的方法制作了带有撕裂效果的含氟树脂导管,但利用产生较多熔接痕的方法做成的管材,撕裂效果略差,对于模具加工也有一定的复杂性。

3、因此,提供一种具有不粘性、易剥离撕裂的氟塑料导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面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s1.将物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得到基管;

3、s2.将基管进行辐照加工、吹胀后得到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

4、所述物料包括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所述连续相基料为氟树脂;

5、所述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内径与基管内径相比,其内径扩张倍率大于1.3。

6、为了解决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过程中无有害物质产生、提高加工安全性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本申请中采用将基管进行电子束辐照加工,可以解决物料交联过程中产生易挥发有害物质的问题,并且进行电子束辐照加工可以采用常温常压的方式进行操作,并进一步提高了加工安全性。

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为撕裂型热缩管,撕裂型热缩管的加工工艺过程中会包含混合造粒、挤出基管、辐照、扩张、裁切、包装等加工流程,本专利技术中针对撕裂型热缩管在混合造粒、挤出基管、辐照、扩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开展了相关的技术研究。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氟树脂选自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9、所述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的简称为fep。

10、所述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的简称为pfa。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相基料选自聚偏二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所述聚偏二氟乙烯的简称为pvdf。

13、所述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简称为etfe。

14、所述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简称为ectfe。

15、所述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简称为thv。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进行混合后进行挤出造粒得到物料,所述分散相基料在物料中的质量百分占比为7-30%。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混合后进行挤出造粒的次数大于1。

2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进行混合造粒的次数为2-3。

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混合后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得到物料。

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的温度为300-330℃,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直径为20-50mm,单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5-20rpm,单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26~32。

2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的温度为310℃,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直径为30mm,单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10rpm,单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28。

24、为了使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在加热应用后更易撕裂,专利技术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本申请中分散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连续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分散相基料在物料中的质量百分占比为7-30%,选用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连续相基料;选用聚偏二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分散相基料,经过混合造粒,特别是混合造粒的次数大于1,优选混合造粒的次数为2-3时,单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的温度为300-330℃,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直径为20-50mm,单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5-20rpm,可以取得较好的混合造粒效果,并且获得的氟塑料导管在应用后更易撕裂,可减少撕裂力;可能的原因是:获得良好混合效果的物料在挤出过程中受到拉伸取向,连续相基料中的结晶度可能会更高;并且在进行电子束辐照加工过程中,连续相基料会轻度降解,取向结构被部分破坏,但大部分取向结构会被保留,而分散相基料则在辐照过程中产生了自由基形成了交联网络结构,交联网络结构在经过加热,并充入压缩空气进行吹胀的过程中受到应力储存了弹性势能,当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在应用时,会使被储存冻结在交联网络结构中的弹性势能在加热时会重新释放造成收缩,形成热缩管;同时分散相基料的加入会产生两相分离,在沿切口方向轴向撕裂时,仍能保持原有方向,从而使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在加热应用后更易撕裂,减小了撕裂力;当连续相基料或分散相基料的熔融指数过大时对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进行热缩及热缩后的撕裂性有影响,影响了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加工型和使用性,当连续相基料或分散相基料的熔融指数过小时加工效率低,易造成热降解的问题,影响得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使用性能。

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s1中将物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得到基管。

26、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1中将物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基管,所述单螺杆挤出机的加热一段的温度为27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基料选自聚偏二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进行混合后进行挤出造粒得到物料,所述分散相基料在物料中的质量百分占比为7-3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混合后进行挤出造粒的次数大于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辐照加工时采用的辐照剂量大于10KGy,使用空气气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辐照加工时采用的辐照剂量为20-50KGy。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吹胀采用充入压缩空气进行吹胀,吹胀采用的扩张温度高于100℃、气体压力大于0.5MPa。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吹胀后采用冷却定型,冷却定型温度低于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基料选自聚偏二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的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基料的熔融指数为2.5-10g/1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交联易分离氟塑料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连续相基料与分散相基料进行混合后进行挤出造粒得到物料,所述分散相基料在物料中的质量百分占比为7-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波周生泰聂云仇波朱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琳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