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及智能燃气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及智能燃气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611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及智能燃气表,包括工装底座、导电组件和超级电容;工装底座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容纳腔;超级电容和导电组件内置于容纳腔内;工装底座上可拆式装配有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布设于上盖上的常闭按键;工装底座的外侧装配有正极和负极;其中,常闭按键、正极和导电组件之间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超级电容、负极和导电组件之间通过第二导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智能燃气表功能测试供电工装可以实现智能燃气表的模拟走气,阀门控制无线通讯,功耗测试和,参数设置等功能测试的供电问题,满足各种智能燃气表功能测试的供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表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及智能燃气表


技术介绍

1、当前智能燃气表的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对检测整机智能燃气表用5号碱性电池供电,针对各种不同产品的智能燃气表,通过人工装5号碱性电池入智能燃气表电池仓进行智能燃气表功能测试,然后通过人工拆卸5号碱性电池,再将5号碱性电池转移至前道工序使用。循环一定次数后电量耗尽,报废处理。这些对企业降本增效,低碳环保和职业健康造成障碍,影响企业更好的发展。

2、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测试供电工装及智能燃气表,能够代替干电池进行供电,节约生产成本,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包括工装底座、导电组件和超级电容;工装底座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容纳腔;超级电容和导电组件内置于容纳腔内;工装底座上可拆式装配有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布设于上盖上的常闭按键;工装底座的外侧装配有正极和负极;其中,常闭按键、正极和导电组件之间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超级电容、负极和导电组件之间通过第二导线连接。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装底座内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容纳腔内,限位块顶部形成有限位凹槽,导电组件内置于限位凹槽内。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组件包括金属导片底座、开关探针和开关导片;金属导片底座与开关导片平行布设,开关探针一端固设于金属导片底座上,另一端与开关导片相抵接。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装底座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工装底座之间形成有呈台阶状的限位部,上盖与工装底座装配时,上盖沿着限位板插入并且抵靠于限位部上,工装底座将上盖锁定并使容纳腔密闭。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靠近正极和负极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二导向缺口;相对应的,上盖上形成有与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二导向缺口相对应的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其中,第一导向缺口和第一安装缺口用于第一导线穿过,第二导向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用于第二导线穿过。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定位槽,常闭按键装配于定位槽内。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与常闭按键之间装配有按键盖板,按键盖板用于限制常闭按键从定位槽内脱离。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与工装底座之间通过螺钉紧固,上盖与按键盖板之间通过螺钉紧固。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超级电容的外壁与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存在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用于方便从容纳腔内取出或者放置超级电容。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的外侧面与工装底座的外侧壁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12、一种智能燃气表,包括表体和测试供电工装;所述表体上布设有电池仓,测试供电工装可拆式装配于电池仓内;测试供电工装上的正极和负极与表体上的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接触,使得智能燃气表正常通电。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智能燃气表功能测试供电工装可以实现智能燃气表的模拟走气,阀门控制无线通讯,功耗测试和,参数设置等功能测试的供电问题,满足各种智能燃气表功能测试的供电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1)、导电组件(30)和超级电容(4);工装底座(1)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容纳腔(16);超级电容(4)和导电组件(30)内置于容纳腔(16)内;工装底座(1)上可拆式装配有上盖组件(100);所述上盖组件(100)包括上盖(2),布设于上盖(2)上的常闭按键(8);上盖(2)的外侧面与工装底座(1)的外侧壁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工装底座(1)的外侧装配有正极(5)和负极(6);其中,常闭按键(8)、正极(5)和导电组件(30)之间通过第一导线(7)连接;超级电容(4)、负极(6)和导电组件(30)之间通过第二导线(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座(1)内固设有限位块(31),限位块(31)位于容纳腔(16)内,限位块(31)顶部形成有限位凹槽(32),导电组件(30)内置于限位凹槽(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30)包括金属导片底座(33)、开关探针(9)和开关导片(10);金属导片底座(33)与开关导片(10)平行布设,开关探针(9)一端固设于金属导片底座(33)上,另一端与开关导片(10)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座(1)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与工装底座(1)之间形成有呈台阶状的限位部(18),上盖(2)与工装底座(1)装配时,上盖(2)沿着限位板(17)插入并且抵靠于限位部(18)上,工装底座(1)将上盖(2)锁定并使容纳腔(16)密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7)靠近正极(5)和负极(6)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导向缺口(21)和第二导向缺口(22);相对应的,上盖(2)上形成有与第一导向缺口(21)和第二导向缺口(22)相对应的第一安装缺口(24)和第二安装缺口(25),其中,第一导向缺口(21)和第一安装缺口(24)用于第一导线(7)穿过,第二导向缺口(22)和第二安装缺口(25)用于第二导线(11)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形成有定位槽(20),常闭按键(8)装配于定位槽(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与常闭按键(8)之间装配有按键盖板(3),按键盖板(3)用于限制常闭按键(8)从定位槽(20)内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与工装底座(1)之间通过螺钉紧固,上盖(2)与按键盖板(3)之间通过螺钉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4)的外壁与容纳腔(16)的内侧壁之间存在有间隔空间(19)。

10.一种智能燃气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体(15)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测试供电工装(40);所述表体(15)上布设有电池仓(23),测试供电工装(40)可拆式装配于电池仓(23)内;测试供电工装(40)上的正极(5)和负极(6)与表体(15)上的第一正极(14)和第一负极(13)接触,使得智能燃气表正常通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1)、导电组件(30)和超级电容(4);工装底座(1)形成有顶部敞开的容纳腔(16);超级电容(4)和导电组件(30)内置于容纳腔(16)内;工装底座(1)上可拆式装配有上盖组件(100);所述上盖组件(100)包括上盖(2),布设于上盖(2)上的常闭按键(8);上盖(2)的外侧面与工装底座(1)的外侧壁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工装底座(1)的外侧装配有正极(5)和负极(6);其中,常闭按键(8)、正极(5)和导电组件(30)之间通过第一导线(7)连接;超级电容(4)、负极(6)和导电组件(30)之间通过第二导线(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座(1)内固设有限位块(31),限位块(31)位于容纳腔(16)内,限位块(31)顶部形成有限位凹槽(32),导电组件(30)内置于限位凹槽(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30)包括金属导片底座(33)、开关探针(9)和开关导片(10);金属导片底座(33)与开关导片(10)平行布设,开关探针(9)一端固设于金属导片底座(33)上,另一端与开关导片(10)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燃气表的测试供电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底座(1)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与工装底座(1)之间形成有呈台阶状的限位部(18),上盖(2)与工装底座(1)装配时,上盖(2)沿着限位板(17)插入并且抵靠于限位部(18)上,工装底座(1)将上盖(2)锁定并使容纳腔(16)密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宏法任浩楠张志九刘青周陈平王燕青林辉王斌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