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2542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噪声传感器、就地监测主机、音视频监控系统、超标报警装置与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噪声传感器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噪声数据通过RS‑485接口传输给就地监测主机,所述就地监测主机通过RS‑485总线继续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上位机可实时显示就地监测主机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接收工作场所监控图像,当上位机判断工作场所噪声超标时,所述超标报警装置启动,工作区入口处会发出声光报警。该在线监测系统人力成本低、可用范围广,可实现对工作场所噪声全方位动态监测以及预警报警,可有效降低人员作业时噪声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职业病危害在线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环境噪声已经成为继废气、废水、废渣后的第四大污染。在一些工业厂房生产运行过程中,都伴随着比较严重的噪声污染,直接危害其中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国家发展战略指出,要全力推进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机制,实现工作场所危害因素24小时不间断监测,提升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信息化和大数据管理水平。因此,开展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战略规划需求。

2、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模式多为人工监测,这种方式使得危害因素数据的收集间隔较长,监测数据量较少,数据具有一定离散性,不能反映厂房内各关键点、关键岗位的实时情况,也不能对突发情况的监测数据有迅速的反应。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计算机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完善和丰富监测手段,实现职业病危害全天候、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监测,提高监测时效性、数据时间代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减少人工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时效性,实现对工作场所噪声全方位动态监测和预警报警。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该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噪声传感器、就地监测主机、音视频监控系统、超标报警装置与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噪声传感器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噪声数据通过rs-485接口传输给就地监测主机,所述就地监测主机通过rs-485总线继续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上位机可实时显示就地监测主机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接收工作场所监控图像,当上位机判断工作场所噪声超标时,所述超标报警装置启动,工作区入口处会发出声光报警。

3、进一步,所述噪声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的声音计量仪器,量程满足30db~120db,具有led液晶显示功能,对外提供rs-485总线接口。

4、进一步,所述就地监测主机可通过rs-485总线接口获得噪声传感器所在工作区的具体测量信息,单个主机最多连接32个传感器组成监测网络,其中通讯距离要求小于1200米。通讯协议采用modbus(rtu)国际标准通讯协议。

5、进一步,所述就地监测主机可通过rs-485总线接入到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后台监测系统实时显示就地主机采集的噪声数据,当工作场所噪声超标时显示超标位置及相关数值,并对数据进行存储。

6、进一步,所述就地监测主机显示包括传感器连线短路、断路,传感器故障等在内的多种状态提示。

7、进一步,所述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接收工作场所监控图像,并且可任意切换监控场景。

8、进一步,所述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采用5g网络摄像头。

9、进一步,所述就地监测主机对所有连接的噪声传感器进行采集,采集频率是1s、5s、10s、30s或1min。

10、进一步,当监测到工作场所噪声超过85db时,所述超标报警装置会启动,工作区入口处会发出声光报警,提示人员在进入工作区时需佩戴相关防护用品。

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的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1:噪声传感器实时采集工作场所中关键点、关键岗位噪声数据,通过rs485接口把数据传输给就地监测主机;

13、步骤2:就地监测主机通过rs485总线连接串口服务器,串口服务器通过tcp/ip技术把实时数据传输给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

14、步骤3: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通过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接收工作场所图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采集、保存、展示、分析;

15、步骤4:上位机实时比对工作场所噪声数据,当噪声超过预警值时,工作区入口处启动声光报警装置,提示人员在进入工作场所时需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可利用布置于工作场所中关键位置的噪声传感器,实现生产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超标预警、音视频信息读取等功能,人力成本低、可用范围广,可实现对工作场所噪声全方位动态监测以及预警报警,可有效降低人员作业时噪声危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噪声传感器、就地监测主机、音视频监控系统、超标报警装置与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噪声传感器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噪声数据通过RS-485接口传输给就地监测主机,所述就地监测主机通过RS-485总线继续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上位机可实时显示就地监测主机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接收工作场所监控图像,当上位机判断工作场所噪声超标时,所述超标报警装置启动,工作区入口处会发出声光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的声音计量仪器,量程满足30dB~120dB,具有LED液晶显示功能,对外提供RS-485总线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监测主机可通过RS-485总线接口获得噪声传感器所在工作区的具体测量信息,单个主机最多连接32个传感器组成监测网络,其中通讯距离要求小于1200米,通讯协议采用Modbus(RTU)国际标准通讯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监测主机通过RS-485总线接入到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后台监测系统实时显示就地主机采集的噪声数据,当工作场所噪声超标时显示超标位置及相关数值,并对数据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监测主机显示包括传感器连线短路、断路,传感器故障在内的多种状态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接收工作场所监控图像,并且可任意切换监控场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采用5G网络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监测主机对所有连接的噪声传感器进行采集,采集频率是1s、5s、10s、30s或1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监测到工作场所噪声超过85dB时,所述超标报警装置会启动,工作区入口处会发出声光报警,提示人员在进入工作区时需佩戴相关防护用品。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的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噪声传感器、就地监测主机、音视频监控系统、超标报警装置与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噪声传感器对工作场所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噪声数据通过rs-485接口传输给就地监测主机,所述就地监测主机通过rs-485总线继续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控制软件平台,所述上位机可实时显示就地监测主机采集的数据,并通过无线音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接收工作场所监控图像,当上位机判断工作场所噪声超标时,所述超标报警装置启动,工作区入口处会发出声光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的声音计量仪器,量程满足30db~120db,具有led液晶显示功能,对外提供rs-485总线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监测主机可通过rs-485总线接口获得噪声传感器所在工作区的具体测量信息,单个主机最多连接32个传感器组成监测网络,其中通讯距离要求小于1200米,通讯协议采用modbus(rtu)国际标准通讯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线传输的工作场所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就地监测主机通过rs-485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钊王怡康薛向明古晓娜王迪杨瑞年郭政政战景明茹尚敏曾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