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混合光缆及蝶形光缆及光纤带光缆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混合光缆及蝶形光缆及光纤带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497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电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电混合光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1)、分割部件(2)、至少三个第一输电体(3)、输光体(4)构成,壳体(1)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2)是由井字部件(72)去除部分延伸条后形成的;壳体(1)的每个内壁上都至少与分割部件(2)的一个延伸条相紧贴,第一输电体(3)、输光体(4)位于分割部件(2)内部的不同的分割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电力电缆及蝶形光缆及光纤带光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可同时三相电接入及光传输;可靠性更高、使用更灵活、空间利用率更高、制造更方便、结构更稳定可靠、散热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电线缆,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混合光缆及蝶形光缆及光纤带光缆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通信的高度融合,光纤入户的同时,若能同时接入电力,那么,可以极大地降低接入成本,如线缆可以一次敷设,同时实现电力、光信号的传输;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对于电力的需求量的增加,三相电力的接入更被大量用户所接受,三相电力的接入,一方面,使得用户的用电容量可以更大;另一方面,可以使输电线的接入更均衡,避免了两相供电时需要较大直径的导体,造成线缆过粗、施工更困难等缺陷;此外,可以使用户更灵活地使用电力,比如,两相线的接入,实际是一根零线附加一根相线,而三相线可以是三相三线、三相四线、三相五线,三相制接入时,若某一相的前端供电发生了问题,用户可以灵活地使用别的相,理论上,使用户的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了二倍。

2、 cn115079361a公开了一种具有正方形横截面的管道用蝶形引入光缆,具有保护壳体、蝶形单元、两根增强部件,其特征在于:保护壳体为正方形横截面形状,保护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置腔及一对内凸部件,增强部件位于内凸部件内;蝶形单元由蝶形护套、两根加强件、光导纤维构成;蝶形单元位于容置腔内,两根加强件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平分蝶形单元的第一对称平面,第一对称平面经过保护壳体的内部的另一对顶角的顶线。其可放置在方形管道中,能进一步减少空间占用、更高效地利用管道空间、结构更紧凑、材料利用率更高、成本更低。该光缆虽然达到了结构紧凑、材料利用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有益效果,但是,其不能用于传输三相电力。

3、 cn113764127a公开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同管道的防火阻燃电缆,具有第一输电单元、第二输电单元、第三输电单元、第四输电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输电单元都具有特殊的形状,其组合可形成正方形截面或三角形截面,可适合不同的管道使用。但是,其通过特殊的输电单元形状来实现灵活组装,不适合现有技术中的长方形横截面的光纤带及近似长方形横截面的蝶形引入光缆、输电单元的同缆传输,无法达到空间更节省等目的。

4、 cn207458630u公开了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电缆,包括外线皮、外线皮内设有多根电线,电线的横截面呈矩形,电线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内线皮,内线皮内设有导体,电线截面的宽度是电线截面的长度的整数倍,多根电线拼合成矩形的形状,外线皮的壁厚均匀,使得电缆的截面呈矩形。由于电线槽也是矩形的,所以电缆与电缆之间能够紧紧地贴合在一起,这样线槽内的空间也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由于多个电缆贴合在一起后也容易形成一个平面,也就很容易地被固定在一起。其只适合三个多芯电缆单元的布放。

5、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三相电力接入及光信号的同缆接入,申请人进行了本产品的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电力电缆及光电混合光缆及蝶形光缆及光纤带光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电力电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分割部件、三个第一输电体、两个第二输电体构成,壳体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壁体、第二壁体、第三壁体、第四壁体构成,壳体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壳体的内部具有中空的中心腔;第一输电体由第一导体、将第一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构成,第一绝缘层的外缘的横截为正方形;第二输电体由第二导体、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二绝缘层包覆在第二导体之外,第二导体与第二绝缘层具有相似的形状,第二绝缘层的外缘为等边直角弯折结构;分割部件由相等长度的第二延伸条、第三延伸条、第六延伸条、第七延伸条、第一桥接条、第二桥接条、第三桥接条、第四桥接条构成,第二延伸条的内端、第三延伸条的内端、第一桥接条的一端、第二桥接条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与第二桥接条在同一直线上,第三延伸条与第一桥接条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延伸条与第三延伸条相垂直;第六延伸条的内端、第七延伸条的内端、第三桥接条的一端、第四桥接条的一端连在一起,第六延伸条与第四桥接条在同一直线上,第七延伸条与第三桥接条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与第七延伸条相垂直;第一桥接条的另一端、第四桥接条的另一端相垂直地连在一起,第二桥接条的另一端、第三桥接条的另一端相垂直地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与第一桥接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二分割腔,第二延伸条与第三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三分割腔,第三延伸条与第二桥接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四分割腔,第六延伸条与第三桥接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六分割腔,第六延伸条与第七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七分割腔,第七延伸条与第四桥接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八分割腔,第一桥接条、第二桥接条、第三桥接条、第四桥接条构成的内部空间为第九分割腔;缆芯中,第二延伸条的外端与第一壁体的内壁相紧贴,第三延伸条的外端与第二壁体的内壁相紧贴,第六延伸条的外端与第三壁体的内壁相紧贴,第七延伸条的外端与第四壁体的内壁相紧贴;第二分割腔的右上方、第八分割腔的左上方、第一壁体、第四壁体之间形成第一分割腔,第二分割腔、第一分割腔、第八分割腔三者形成连续的第一连接腔,第二分割腔、第一分割腔、第八分割腔三者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第四分割腔的右下方、第六分割腔的左下方、第二壁体、第三壁体之间形成第五分割腔,第四分割腔、第五分割腔、第六分割腔三者形成连续的第二连接腔,第四分割腔、第五分割腔、第六分割腔三者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三个第一输电体分别位于第三分割腔、第七分割腔、第九分割腔内,两个第二输电体分别位于第一连接腔及第二连接腔内。

3、一种光电混合光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分割部件、至少三个第一输电体、输光体构成,壳体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是由井字部件去除部分延伸条后形成的,井字部件由相等长度的第一延伸条、第二延伸条、第三延伸条、第四延伸条、第五延伸条、第六延伸条、第七延伸条、第八延伸条、第一桥接条、第二桥接条、第三桥接条、第四桥接条构成,第二延伸条的内端、第三延伸条的内端、第一桥接条的一端、第二桥接条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第二桥接条、第五延伸条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延伸条与第三延伸条相垂直;第三延伸条、第一桥接条、第八延伸条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的内端、第七延伸条的内端、第三桥接条的一端、第四桥接条的一端连在一起,第六延伸条、第四桥接条、第一延伸条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与第七延伸条相垂直;第七延伸条、第三桥接条、第四延伸条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延伸条的内端、第一桥接条的另一端、第八延伸条的内端、第四桥接条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延伸条与第八延伸条相垂直;第四延伸条的内端、第二桥接条的另一端、第五延伸条的内端、第三桥接条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四延伸条与第五延伸条相垂直;第一延伸条与第八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一分割腔,第一延伸条、第一桥接条、第二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二分割腔,第二延伸条与第三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三分割腔,第三延伸条、第二桥接条、第四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四分割腔,第四延伸条与第五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五分割腔,第五延伸条、第三桥接条、第六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六分割腔,第六延伸条与第七延伸条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七分割腔,第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混合光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1)、分割部件(2)、至少三个第一输电体(3)、输光体(4)构成,壳体(1)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2)是由井字部件(72)去除部分延伸条后形成的,井字部件(72)由相等长度的第一延伸条(201)、第二延伸条(202)、第三延伸条(203)、第四延伸条(204)、第五延伸条(205)、第六延伸条(206)、第七延伸条(207)、第八延伸条(208)、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第一桥接条(211)的一端、第二桥接条(212)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第二桥接条(212)、第五延伸条(205)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相垂直;第三延伸条(203)、第一桥接条(211)、第八延伸条(208)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206)的内端、第七延伸条(207)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一端、第四桥接条(214)的一端连在一起,第六延伸条(206)、第四桥接条(214)、第一延伸条(201)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相垂直;第七延伸条(207)、第三桥接条(213)、第四延伸条(204)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延伸条(201)的内端、第一桥接条(211)的另一端、第八延伸条(208)的内端、第四桥接条(214)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延伸条(201)与第八延伸条(208)相垂直;第四延伸条(204)的内端、第二桥接条(212)的另一端、第五延伸条(205)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四延伸条(204)与第五延伸条(205)相垂直;第一延伸条(201)与第八延伸条(208)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一分割腔(21),第一延伸条(201)、第一桥接条(211)、第二延伸条(202)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二分割腔(22),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三分割腔(23),第三延伸条(203)、第二桥接条(212)、第四延伸条(204)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四分割腔(24),第四延伸条(204)与第五延伸条(205)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五分割腔(25),第五延伸条(205)、第三桥接条(213)、第六延伸条(206)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六分割腔(26),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七分割腔(27),第七延伸条(207)、第四桥接条(214)、第八延伸条(208)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八分割腔(28),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的内部空间为第九分割腔(29);在与井字部件(72)的轴线相垂直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延伸条的外端的外表面至第八延伸条的外端的外表面在同一外接框(2S)内,外接框(2S)的形状为正方形;第一延伸条(201)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四延伸条(204)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五延伸条(205)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六延伸条(206)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七延伸条(207)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八延伸条(208)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一桥接条(211)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二桥接条(212)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三桥接条(213)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四桥接条(214)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都具有凹陷的分割口(2G);壳体(1)的每个内壁上都至少与分割部件(2)的一个延伸条相紧贴,第一至第九分割腔统称为分割腔,第一输电体(3)、输光体(4)位于不同的分割腔内。

2.一种光电混合光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1)、分割部件(2)、三个第一输电体(3)、两个输光体(4)构成,壳体(1)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2)、第三壁体(13)、第四壁体(14)构成,壳体(1)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壳体(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中心腔(10);第一输电体(3)由第一导体(31)、将第一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32)构成,第一绝缘层(32)的外缘的横截为正方形;输光体(4)由多根光纤(41)、将所有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42)构成,粘结层的外缘为等边直角弯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2)由相等长度的第二延伸条(202)、第三延伸条(203)、第六延伸条(206)、第七延伸条(207)、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混合光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1)、分割部件(2)、至少三个第一输电体(3)、输光体(4)构成,壳体(1)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2)是由井字部件(72)去除部分延伸条后形成的,井字部件(72)由相等长度的第一延伸条(201)、第二延伸条(202)、第三延伸条(203)、第四延伸条(204)、第五延伸条(205)、第六延伸条(206)、第七延伸条(207)、第八延伸条(208)、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第一桥接条(211)的一端、第二桥接条(212)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第二桥接条(212)、第五延伸条(205)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相垂直;第三延伸条(203)、第一桥接条(211)、第八延伸条(208)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206)的内端、第七延伸条(207)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一端、第四桥接条(214)的一端连在一起,第六延伸条(206)、第四桥接条(214)、第一延伸条(201)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相垂直;第七延伸条(207)、第三桥接条(213)、第四延伸条(204)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延伸条(201)的内端、第一桥接条(211)的另一端、第八延伸条(208)的内端、第四桥接条(214)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一延伸条(201)与第八延伸条(208)相垂直;第四延伸条(204)的内端、第二桥接条(212)的另一端、第五延伸条(205)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四延伸条(204)与第五延伸条(205)相垂直;第一延伸条(201)与第八延伸条(208)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一分割腔(21),第一延伸条(201)、第一桥接条(211)、第二延伸条(202)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二分割腔(22),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三分割腔(23),第三延伸条(203)、第二桥接条(212)、第四延伸条(204)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四分割腔(24),第四延伸条(204)与第五延伸条(205)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五分割腔(25),第五延伸条(205)、第三桥接条(213)、第六延伸条(206)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六分割腔(26),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七分割腔(27),第七延伸条(207)、第四桥接条(214)、第八延伸条(208)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八分割腔(28),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的内部空间为第九分割腔(29);在与井字部件(72)的轴线相垂直的任一横截面上,第一延伸条的外端的外表面至第八延伸条的外端的外表面在同一外接框(2s)内,外接框(2s)的形状为正方形;第一延伸条(201)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四延伸条(204)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五延伸条(205)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六延伸条(206)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七延伸条(207)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八延伸条(208)的内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一桥接条(211)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二桥接条(212)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三桥接条(213)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第四桥接条(214)的两端端头的一侧或两侧都具有凹陷的分割口(2g);壳体(1)的每个内壁上都至少与分割部件(2)的一个延伸条相紧贴,第一至第九分割腔统称为分割腔,第一输电体(3)、输光体(4)位于不同的分割腔内。

2.一种光电混合光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1)、分割部件(2)、三个第一输电体(3)、两个输光体(4)构成,壳体(1)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2)、第三壁体(13)、第四壁体(14)构成,壳体(1)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壳体(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中心腔(10);第一输电体(3)由第一导体(31)、将第一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32)构成,第一绝缘层(32)的外缘的横截为正方形;输光体(4)由多根光纤(41)、将所有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42)构成,粘结层的外缘为等边直角弯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2)由相等长度的第二延伸条(202)、第三延伸条(203)、第六延伸条(206)、第七延伸条(207)、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第一桥接条(211)的一端、第二桥接条(212)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二桥接条(212)在同一直线上,第三延伸条(203)与第一桥接条(211)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相垂直;第六延伸条(206)的内端、第七延伸条(207)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一端、第四桥接条(214)的一端连在一起,第六延伸条(206)与第四桥接条(214)在同一直线上,第七延伸条(207)与第三桥接条(213)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相垂直;第一桥接条(211)的另一端、第四桥接条(214)的另一端相垂直地连在一起,第二桥接条(212)的另一端、第三桥接条(213)的另一端相垂直地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一桥接条(211)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二分割腔(22),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三分割腔(23),第三延伸条(203)与第二桥接条(212)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四分割腔(24),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三桥接条(21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六分割腔(26),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七分割腔(27),第七延伸条(207)与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八分割腔(28),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的内部空间为第九分割腔(29);缆芯中,第二延伸条(202)的外端与第一壁体(11)的内壁相紧贴,第三延伸条(203)的外端与第二壁体(12)的内壁相紧贴,第六延伸条(206)的外端与第三壁体(13)的内壁相紧贴,第七延伸条(207)的外端与第四壁体(14)的内壁相紧贴;第二分割腔(22)的右上方、第八分割腔(28)的左上方、第一壁体(11)、第四壁体(14)之间形成第一分割腔(21),第二分割腔(22)、第一分割腔(21)、第八分割腔(28)三者形成连续的第一连接腔(20),第二分割腔(22)、第一分割腔(21)、第八分割腔(28)三者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第四分割腔(24)的右下方、第六分割腔(26)的左下方、第二壁体(12)、第三壁体(13)之间形成第五分割腔(25),第四分割腔(24)、第五分割腔(25)、第六分割腔(26)三者形成连续的第二连接腔(200),第四分割腔(24)、第五分割腔(25)、第六分割腔(26)三者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三个第一输电体(3)分别位于第三分割腔(23)、第七分割腔(27)、第九分割腔(29)内,两个输光体(4)分别位于第一连接腔(20)及第二连接腔(200)内。

3.一种电力电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1)、分割部件(2)、三个第一输电体(3)、两个第二输电体(5)构成,壳体(1)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2)、第三壁体(13)、第四壁体(14)构成,壳体(1)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壳体(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中心腔(10);第一输电体(3)由第一导体(31)、将第一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32)构成,第一绝缘层(32)的外缘的横截为正方形;第二输电体(5)由第二导体(51)、第二绝缘层(52)构成,第二绝缘层(52)包覆在第二导体(51)之外,第二导体(51)与第二绝缘层(52)具有相似的形状,第二绝缘层(52)的外缘为等边直角弯折结构;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2)由相等长度的第二延伸条(202)、第三延伸条(203)、第六延伸条(206)、第七延伸条(207)、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第一桥接条(211)的一端、第二桥接条(212)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二桥接条(212)在同一直线上,第三延伸条(203)与第一桥接条(211)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相垂直;第六延伸条(206)的内端、第七延伸条(207)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一端、第四桥接条(214)的一端连在一起,第六延伸条(206)与第四桥接条(214)在同一直线上,第七延伸条(207)与第三桥接条(213)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相垂直;第一桥接条(211)的另一端、第四桥接条(214)的另一端相垂直地连在一起,第二桥接条(212)的另一端、第三桥接条(213)的另一端相垂直地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一桥接条(211)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二分割腔(22),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三分割腔(23),第三延伸条(203)与第二桥接条(212)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四分割腔(24),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三桥接条(21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六分割腔(26),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七分割腔(27),第七延伸条(207)与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八分割腔(28),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的内部空间为第九分割腔(29);缆芯中,第二延伸条(202)的外端与第一壁体(11)的内壁相紧贴,第三延伸条(203)的外端与第二壁体(12)的内壁相紧贴,第六延伸条(206)的外端与第三壁体(13)的内壁相紧贴,第七延伸条(207)的外端与第四壁体(14)的内壁相紧贴;第二分割腔(22)的右上方、第八分割腔(28)的左上方、第一壁体(11)、第四壁体(14)之间形成第一分割腔(21),第二分割腔(22)、第一分割腔(21)、第八分割腔(28)三者形成连续的第一连接腔(20),第二分割腔(22)、第一分割腔(21)、第八分割腔(28)三者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第四分割腔(24)的右下方、第六分割腔(26)的左下方、第二壁体(12)、第三壁体(13)之间形成第五分割腔(25),第四分割腔(24)、第五分割腔(25)、第六分割腔(26)三者形成连续的第二连接腔(200),第四分割腔(24)、第五分割腔(25)、第六分割腔(26)三者的横截面为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三个第一输电体(3)分别位于第三分割腔(23)、第七分割腔(27)、第九分割腔(29)内,两个第二输电体(5)分别位于第一连接腔(20)及第二连接腔(200)内。

4.一种光纤带光缆,具有缆芯,缆芯由壳体(1)、分割部件(2)、五个第一输电体(3)、两个输光体(4)构成,壳体(1)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壁体(11)、第二壁体(12)、第三壁体(13)、第四壁体(14)构成,壳体(1)的内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壳体(1)的内部具有中空的中心腔(10);第一输电体(3)由第一导体(31)、将第一导体包覆住的第一绝缘层(32)构成,第一绝缘层(32)的外缘的横截为正方形;输光体(4)由多根光纤(41)、将所有光纤包覆住的粘结层(42)构成,粘结层的外缘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分割部件(2)由相等长度的第二延伸条(202)、第三延伸条(203)、第四延伸条(204)、第六延伸条(206)、第七延伸条(207)、第八延伸条(208)、第一桥接条(211)、第二桥接条(212)、第三桥接条(213)、第四桥接条(214)构成,第二延伸条(202)的内端、第三延伸条(203)的内端、第一桥接条(211)的一端、第二桥接条(212)的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二桥接条(212)在同一直线上,第三延伸条(203)、第一桥接条(211)、第八延伸条(208)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相垂直;第六延伸条(206)的内端、第七延伸条(207)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一端、第四桥接条(214)的一端连在一起,第六延伸条(206)与第四桥接条(214)在同一直线上,第七延伸条(207)、第三桥接条(213)、第四延伸条(204)在同一直线上,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伸条(207)相垂直;第一桥接条(211)的另一端、第八延伸条(208)的内端、第四桥接条(214)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二桥接条(212)的另一端、第四延伸条(204)的内端、第三桥接条(213)的另一端连在一起,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一桥接条(211)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二分割腔(22),第二延伸条(202)与第三延伸条(20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三分割腔(23),第三延伸条(203)、第二桥接条(212)、第四延伸条(204)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四分割腔(24),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三桥接条(213)构成的外部空间为第六分割腔(26),第六延伸条(206)与第七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祥黄武勤吕波吴忠平吴涵金巧冯波刘天慈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闪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