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249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制造领域,公开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将钢材原料投入电炉进行冶炼,得到钢锭,钢锭中钒元素与碳元素的重量占比的比值范围为2.0~2.5,铬元素与钼元素的重量占比的比值范围为3.0~3.5,钒元素、钼元素以及铬元素的重量占比之和不小于7.0%;步骤b、将钢锭基于预设锻造比以及预设锻造温度进行锻造,得到锻坯;步骤c、将锻坯在第一预设温度下正火加热后冷却处理,在对应温度及对应保温时间下先后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球化退火处理至少一次,得到预处理件;步骤d、预处理件依次进行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得到热锻模具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制备方法,提高了热锻模具钢表面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热锻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锻造,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结构。热锻模具钢是一种用于制造热锻模具的特殊钢材,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军工、化工等领域,是制造业中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热锻模具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在高温、高压、高应变速率的环境下工作,因此热锻模具钢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等性能,还需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磨损性能,热锻模具钢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一旦磨损,会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同时,频繁修复或更换热锻模具钢都将极大地降低生产效率,致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2、在热锻模具钢制备的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表面改性技术来提升热锻模具钢的耐磨性,即通过对热锻模具钢表面进行渗碳、渗氮或表面涂层等方法来提升模具的耐磨性,但这种方法与基体钢材间的结合技术不成熟,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

3、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方法来解决在热锻模具钢制备的相关技术中提升热锻模具钢的耐磨性的方法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的问题。

2、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3、步骤a、将钢材原料投入电炉进行冶炼,得到钢锭,其中,钢锭中钒元素与碳元素的重量占比的比值范围为2.0~2.5,铬元素与钼元素的重量占比的比值范围为3.0~3.5,钒元素、钼元素以及铬元素的重量占比之和不小于7.0%;

4、步骤b、将钢锭基于预设锻造比以及预设锻造温度进行锻造,得到锻坯;

5、步骤c、将锻坯在第一预设温度下正火加热后冷却处理,进一步在对应温度及对应保温时间下先后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球化退火处理至少一次,得到预处理件;

6、步骤d、将预处理件依次进行淬火处理和回火处理,得到热锻模具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c包括:

8、步骤c1、将锻坯在1060℃~1080℃温度下正火加热,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不少于2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9、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c还包括:

10、步骤c2、将经过步骤c1得到的产物在1040℃~1060℃温度下固溶加热,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不少于1h后出炉油冷至室温。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c还包括:

12、步骤c3、将经过步骤c2得到的产物在850℃~870℃温度下球化退火加热,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为6h~10h后以30℃/h的速率炉冷至710℃,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为10h~15h后随炉冷却至小于500℃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c还包括:

14、步骤c4、将经过步骤c3得到的产物在1010℃~1030℃温度下固溶加热,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不少于1h后出炉油冷至室温。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c还包括:

16、步骤c5、将经过步骤c4得到的产物在在820℃~840℃温度下球化退火加热,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为6h~10h后以30℃/h的速率炉冷至740℃,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为10h~15h后随炉冷却至小于500℃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d包括:

18、步骤d1、将预处理件在970℃~990℃温度下进行淬火处理,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不少于1h后出炉油冷至室温。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d还包括:

20、步骤d2、将经过步骤d1得到的产物在580℃~600℃温度下进行回火加热处理,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不少于2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d还包括:

22、步骤d3、将经过步骤d2得到的产物在590℃~610℃温度下再次进行回火加热处理,进一步控制保温时间不少于2h后出炉空冷至室温。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a得到的钢锭中碳元素的重量占比为0.30%~0.40%,硅元素的重量占比不大于0.80%,锰元素的重量占比不大于0.50%,铬元素的重量占比为4.50%~6.30%,钒元素的重量占比为0.60%~1.00%,钼元素的重量占比为1.50%~1.80%。

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经过对钢材原料冶炼得到满足各成分严格占比要求的钢锭,以及对锻坯进行正火加热后冷却处理,以及在对应温度及对应保温时间下先后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和球化退火处理至少一次的预处理方式,提供了一种简单制备方法即可得到满足硬度、韧性以及综合力学要求的热锻模具钢,同时,提高了热锻模具钢表面的耐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得到的所述钢锭中所述碳元素的重量占比为0.30%~0.40%,硅元素的重量占比不大于0.80%,锰元素的重量占比不大于0.50%,所述铬元素的重量占比为4.50%~6.30%,所述钒元素的重量占比为0.60%~1.00%,所述钼元素的重量占比为1.50%~1.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锻模具钢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思敏陈文雄李天宇任金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