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中冷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418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和设于中冷器本体上的进气壳体、出气壳体、进出水侧端盖和回水侧端盖,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壳体上设有出气口,进出水侧端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中冷器本体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上设有翅片,进出水侧端盖设有与进水口相通的进水室、与出水口相通的出水室和换向室,回水侧端盖设有第一回水室和第二回水室,进水室与第二回水室位置相对应,出水室与第一回水室位置相对应,换向室与第一回水室和第二回水室位置相对应。本申请中冷却水具有四个流程,并将点阵排布的冷却水管分成四个部分,一个流程流过一个部分,不存在流动死角,解决了翅片高温氧化破裂问题,中冷器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器


技术介绍

1、如图1所示,为现有常见的中冷器结构示意图。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1、进气壳体2和出气壳体3,进气壳体2设有进气口21,出气壳体3设有出气口31,增压器压缩后的高温空气从进气口21进入进气壳体2中,再经过进气壳体2进入中冷器本体1中,中冷后的空气进入出气壳体3中,最后由出气口31流出进入各缸中进行组织燃烧。

2、由于进气壳体2的弯道作用,上部(a处)空气流动阻力大,流量小,温度低;下部(b处)空气流动阻力小,流量大,温度高。高增压高负荷下,上下部压缩空气温差在50℃左右。同时由于中冷器冷却水采用下进上出,进水口41和出水口42呈对角线布置,出水口42高于进水口41,冷却水由进水口41进入,由一端流向另一端,在另一端冷却水优先斜向上流动再回流至起始端,流向其它两个角部的冷却水较少,并且冷却水只有一去一回两个流程。

3、由于进水低温先冷却相对低温的压缩出口空气,进水高温出口冷却相对高温的压缩进口空气,采取“低温冷低端,高温冷高端”的进水方式,取得较好的高温差换热效果,虽然冷却效率有一定提升,但由于冷却水流动不均匀,局部冷却较差,整体冷却效率还是不高;同时中冷器其它两个角部处的冷却水流动性差,流量小,流速慢,特别是下部进气端处的高温冷却水由于流动性差,该处的中冷器翅片温度高,导致翅片高温氧化后破裂失效,中冷器寿命大幅降低。

4、出于整机布置需要,中冷器顶板上安装增压器,由于增压器重量较大,高负荷下原结构顶板通过冷却端盖和端板螺栓压紧,顶板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固定,螺栓受剪切严重,导致螺栓松动断裂失效,增压器的安装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水流动性好、流动无死角的中冷器,解决因冷却水流动性差导致的翅片高温氧化破裂问题,提高中冷器的使用寿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中冷器本体上的进气壳体、出气壳体、进出水侧端盖和回水侧端盖,所述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壳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中冷器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进出水侧端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中冷器本体的内腔中设有多根呈点阵排布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翅片,

4、所述进出水侧端盖内设有第一进出水隔板和第二进出水隔板,所述第一进出水隔板和所述第二进出水隔板将所述进出水侧端盖的内腔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进水室、出水室和换向室,所述进水室与所述进水口相通,所述出水室与所述出水口相通,所述进水室、所述出水室和所述换向室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冷却水管连通;

5、所述回水侧端盖内设有回水隔板,所述回水隔板将所述回水侧端盖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回水室和第二回水室,所述第一回水室和所述第二回水室分别与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冷却水管连通;

6、所述进水室与所述第二回水室位置相对应,所述出水室与所述第一回水室位置相对应,所述换向室与所述第一回水室和所述第二回水室位置相对应。

7、优选地,所述第一进出水隔板竖向设置,第二进出水隔板水平设置,所述回水隔板水平设置;

8、所述进水室位于所述出水室的下方,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位于所述换向室的一侧,所述第一回水室位于所述第二回水室的上方。

9、优选地,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的面积相等,且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出水室的面积之和所述换向室的面积相等;所述第一回水室和所述第二回水室的面积相等。

10、优选地,所有所述冷却水管呈正方形的点阵排布,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分别对应一个正方形的角部,所述换向室上下两端部分别对应所述中冷器本体剩余的两个角部。

11、优选地,所述中冷器本体包括两端的冷却端板和支撑于两个所述冷却端板上的顶板,所述顶板通过竖向的螺栓与两个所述冷却端板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顶板呈u型,所述顶板两端与所述冷却端板连接处高出。

13、优选地,所述进出水侧端盖和所述回水侧端盖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且通过螺栓固定于邻近的所述冷却端板上。

14、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冷却端板之间且与所述冷却端板密封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冷却端板固定连接。

16、优选地,所述翅片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冷却水管固定连接。

1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冷却水具有去-回-去-回四个流程,相应地,将点阵排布的冷却水管分成四个部分,一个流程流过一个部分,因此,冷却水顺次流过四个部分的冷却水管,不存在流动死角,解决了因冷却水流动性差导致的翅片高温氧化破裂问题,提高了中冷器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中冷器本体上的进气壳体、出气壳体、进出水侧端盖和回水侧端盖,所述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壳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中冷器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进出水侧端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中冷器本体的内腔中设有多根呈点阵排布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翅片,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隔板竖向设置,第二进出水隔板水平设置,所述回水隔板水平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的面积相等,且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出水室的面积之和所述换向室的面积相等;所述第一回水室和所述第二回水室的面积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冷却水管呈正方形的点阵排布,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分别对应一个正方形的角部,所述换向室上下两端部分别对应所述中冷器本体剩余的两个角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本体包括两端的冷却端板和支撑于两个所述冷却端板上的顶板,所述顶板通过竖向的螺栓与两个所述冷却端板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呈U型,所述顶板两端与所述冷却端板连接处高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侧端盖和所述回水侧端盖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且通过螺栓固定于邻近的所述冷却端板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冷却端板之间且与所述冷却端板密封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冷却端板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冷却水管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和安装于所述中冷器本体上的进气壳体、出气壳体、进出水侧端盖和回水侧端盖,所述进气壳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壳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中冷器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进出水侧端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中冷器本体的内腔中设有多根呈点阵排布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上设有翅片,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出水隔板竖向设置,第二进出水隔板水平设置,所述回水隔板水平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的面积相等,且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出水室的面积之和所述换向室的面积相等;所述第一回水室和所述第二回水室的面积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冷却水管呈正方形的点阵排布,所述进水室和所述出水室分别对应一个正方形的角部,所述换向室上下两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长平杨刚刘宗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