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203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9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渗灌器内壁下段套有滴水头,所述滴水头主体为圆筒形滴柱,圆筒形滴柱外周中段正面设有卡框,背面布设迷宫式减压凸条,相邻减压凸条之间形成流水道;卡框侧边开设进水槽、下边设有进水口、上边设有出水口;卡框上边到上端棱沿的区域形成沉淀区;进水槽对应连通流水道,水道的末端连通进水口,出水口连通沉淀区;卡框中间设有卡圈,卡圈对应的圆筒滴柱上开设多个进水眼;所述渗灌器设有渗水眼。滴水头上设置了软体调压防堵器,有效地解决了渗水眼堵塞、水压不稳、流量不均匀的问题。可根据树龄大小确定渗灌器的长度,插入植物根下渗灌、施肥,适用于林园、农田、日光温室、山坡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节水灌溉,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滴灌普遍使用的渗灌管,渗灌面积小。渗水方式是渗灌管上有针孔渗水眼,很容易堵塞。敷设方法是地表面或地下埋灌。地表面渗灌,水分不容易达到树根深部;地下埋管,渗水眼容易堵塞,清理堵塞物麻烦。对于果树只能在表面环状分布渗灌,表面水分蒸发量大,树根深部难以渗透,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水源,降低了渗灌效果和施肥效果。现有技术:本申请人专利2017202174083、201922179294x、2020205444885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还存在渗灌管连接固定不牢、漏水、(由于渗灌管是若干截管通过固定套连在一起的)、内部结构没有冲洗、稳压功能,存在渗水眼易堵塞、水压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渗灌器底部设有堵头,顶部设有端盖,端盖连通输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输水管上还连接支管,该支管上设有虹吸阀,虹吸阀内设有闭气珠;所述渗灌器内壁下段套有滴水头,所述滴水头主体为圆筒形滴柱,圆筒形滴柱上下两端设有棱沿;

3、所述圆筒形滴柱外周中段正面设有卡框,背面布设迷宫式减压凸条,相邻减压凸条之间形成流水道;卡框侧边开设进水槽、下边设有进水口、上边设有出水口;卡框上边到上端棱沿的区域形成沉淀区;进水槽对应连通流水道,水道的末端连通进水口,出水口连通沉淀区;卡框中间设有卡圈,卡圈对应的圆筒滴柱上开设多个进水眼;所述渗灌器设有渗水眼,渗水眼与沉淀区对应。

4、所述棱沿所在圆周的直径与所述卡框的宽度相等。

5、所述卡框上固定调压防堵器,所述调压防堵器形状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圆柱体,该半圆柱体圆弧面上纵向开设上槽和下槽,上槽和下槽之间由隔块隔开,上槽的底面开设调节出水孔,上槽与出水口对应连通;下槽底面开设调节进水孔,下槽与进水口对应连通。

6、所述调压防堵器与卡框相匹配。

7、所述卡圈上贴有调压软片,调压软片覆盖多个进水眼。

8、调压防堵器的工作原理是:水由输水管5进入到渗灌器1中,再由进水眼9进入接触调压软片12的背面后经进水槽43进入到由迷宫式减压凸条形成的流水道46里进行减压,然后经进水口44进入下槽83,经调节进水孔85流到调压软片12的正面,再经调节出水孔84进入上槽81,由出水口45进入沉淀区11内,最后由渗水眼10渗入到土壤。由于丘陵地凹凸不平,输水管的首段、中段、尾端的水压不同,经过本装置的调节,实现了不同地段渗灌器的水压基本相同的目的。(比如:输水管首段水压为15pa,那么由进水眼9进入接触到调压软片12背面的水压是15pa,通过流水道46水压减为10pa,水再经调节进水孔85接触到调压软片12的正面,其水压是10pa,通过调压软片12的调节,由调节出水孔84流出的水压变为5pa)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渗灌器内嵌入滴水头,滴水头上设置了软体调压防堵器,有效地解决了渗水眼堵塞、水压不稳、流量不均匀的问题。输水管上设置了调节阀,便于山坡地调节使用。(由于山坡地的高度压差,利用调节阀控制供水的大小)。输水管首端还设置了虹吸阀,解决了停机时输水管的水倒吸导致渗水眼堵塞问题。可根据树龄大小确定渗灌器的长度,插入植物根下渗灌、施肥,使肥料均匀渗灌到植物根部不同部位,无表面蒸发水分,肥料吸收效率高,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适用于林园、农田、日光温室、山坡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渗灌器(1)底部设有堵头(2),顶部设有端盖(3),端盖(3)连通输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输水管上还连接支管,该支管上设有虹吸阀(6),虹吸阀(6)内设有闭气珠(7);所述渗灌器(1)内壁下段套有滴水头(4),所述滴水头(4)主体为圆筒形滴柱(41),圆筒形滴柱(41)上下两端设有棱沿(4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沿(48)所在圆周的直径与所述卡框(42)的宽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框(42)上固定调压防堵器(8),所述调压防堵器(8)形状为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半圆柱体,该半圆柱体圆弧面上纵向开设上槽(81)和下槽(83),上槽(81)和下槽(83)之间由隔块(82)隔开,上槽(81)的底面开设调节出水孔(84),上槽(81)与出水口(45)对应连通;下槽(83)底面开设调节进水孔(85),下槽(83)与进水口(44)对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防堵器(8)与卡框(42)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圈(47)上贴有调压软片(12),调压软片(12)覆盖多个进水眼(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渗灌器(1)底部设有堵头(2),顶部设有端盖(3),端盖(3)连通输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上设有调节阀,所述输水管上还连接支管,该支管上设有虹吸阀(6),虹吸阀(6)内设有闭气珠(7);所述渗灌器(1)内壁下段套有滴水头(4),所述滴水头(4)主体为圆筒形滴柱(41),圆筒形滴柱(41)上下两端设有棱沿(4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沿(48)所在圆周的直径与所述卡框(42)的宽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节水渗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框(42)上固定调压防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林高秉森李菊科辛亚南辛勃陈相仲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鑫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