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一般涉及车辆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转接平台及具有其的转接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纯电车型和混动车型共线生产。为了满足不同宽度电池包的装配与底盘吊具之间互不干涉,需要规划设计底盘线和ev(electric vehicle)线,其中运行于底盘线上的底盘吊具可以安装前后悬架和车轮,运行于ev线上的ev吊具可以安装电池包。
2、当底盘吊具转换为ev吊具时,相关技术通过在底盘线与ev线之间增加一条滑板线,并利用升降机先将车辆从底盘吊具转移到滑板上,待滑板运行一段后再将车辆从滑板转移至ev吊具;或者,底盘线与ev线并行,使用移栽升降机将车辆从底盘吊具上接下,移栽到ev线,而后再举升至ev吊具上,但这两种方式结构复杂,所需升降机数量多,并且占地面积大,成本高昂,只能用于低节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转接平台及具有其的转接系统,能够高速转接,提升制造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廉。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接平台,所述转接平台包括:
3、支撑框架;
4、吊具传送轨道,所述吊具传送轨道用于依次传送第一吊具和第二吊具;
5、双升降组件,所述双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用于将车辆从所述第一吊具转接至所述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用于将所述车辆转接至所述第二吊具。
6、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具传送轨道位于所
7、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两侧正对分布的外立柱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两侧正对分布的内立柱上,所述外立柱与所述内立柱互相平行,且所述外立柱位于所述内立柱的外侧。
8、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为车辆轮胎举升机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为车辆裙边举升机构。
9、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机构包括两个车辆轮胎举升单元,各所述车辆轮胎举升单元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外立柱;
10、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两个车辆裙边举升单元,各所述车辆裙边举升单元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内立柱。
11、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轮胎举升单元包括车辆轮胎举升托臂以及与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相连接的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沿着所述外立柱的导轨做上下往复运动;
12、所述车辆裙边举升单元包括车辆裙边举升托臂以及与所述车辆裙边举升托臂相连接的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车辆裙边举升托臂沿着所述内立柱的导轨做上下往复运动。
13、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外立柱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
14、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连接件和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辆裙边举升托臂,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内立柱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接。
15、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皮带和链条中的任意一种。
16、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具传送轨道位于所述双升降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17、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两个正对分布的车辆轮胎液压升降台,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一个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所述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位于两个所述车辆轮胎液压升降台之间。
18、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车辆轮胎液压升降台均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车辆轮胎托柱,所述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包括四个互相平行的车辆裙边托柱,各所述车辆裙边托柱分别位于所述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的四个边角。
19、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具包括车辆裙边承载机构,所述第二吊具包括车辆轮胎承载机构。
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转接系统,所述转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接平台,所述第一吊具的轨道和所述第二吊具的轨道交汇于所述转接平台的吊具传送轨道。
21、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吊具传送轨道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吊具的轨道与所述第二吊具的轨道分叉。
22、可选地,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具的轨道与所述第二吊具的轨道相同。
2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平台及具有其的转接系统,通过该转接平台的吊具传送轨道可以依次先后传送第一吊具和第二吊具,也就是说第一吊具和第二吊具在吊具传送轨道共线,进而使用该转接平台的双升降组件,即第一升降组件与第一吊具相配合,将车辆从第一吊具转接至第二升降组件,以及第二升降组件与第二吊具相配合,将车辆再转接至第二吊具,自动化程度高,便于快速实现转接,极大地提升了制造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设备,所占空间资源少,大幅降低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平台(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传送轨道(12)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的内部上方,所述双升降组件(13)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的内部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1)为车辆轮胎举升机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32)为车辆裙边举升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机构包括两个车辆轮胎举升单元(1311),各所述车辆轮胎举升单元(1311)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外立柱(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轮胎举升单元(1311)包括车辆轮胎举升托臂(A1)以及与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A1)相连接的第一驱动模块(A2),所述第一驱动模块(A2)用于驱动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A1)沿着所述外立柱(111)的导轨(1111)做上下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A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连接件(a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a2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b21)包括皮带和链条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传送轨道(12)位于所述双升降组件(13)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1)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32)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1)包括两个正对分布的车辆轮胎液压升降台(1312),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32)包括一个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1322),所述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1322)位于两个所述车辆轮胎液压升降台(131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车辆轮胎液压升降台(1312)均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车辆轮胎托柱(C1),所述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1322)包括四个互相平行的车辆裙边托柱(C2),各所述车辆裙边托柱(C2)分别位于所述车辆裙边液压升降台(1322)的四个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具(21)包括车辆裙边承载机构(211),所述第二吊具(22)包括车辆轮胎承载机构(221)。
12.一种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系统(3)包括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接平台(1),所述第一吊具(21)的轨道和所述第二吊具(22)的轨道交汇于所述转接平台(1)的吊具传送轨道(1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具传送轨道(12)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吊具(21)的轨道与所述第二吊具(22)的轨道分叉。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具(21)的轨道与所述第二吊具(22)的轨道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平台(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传送轨道(12)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的内部上方,所述双升降组件(13)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1)的内部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1)为车辆轮胎举升机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32)为车辆裙边举升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机构包括两个车辆轮胎举升单元(1311),各所述车辆轮胎举升单元(1311)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外立柱(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轮胎举升单元(1311)包括车辆轮胎举升托臂(a1)以及与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a1)相连接的第一驱动模块(a2),所述第一驱动模块(a2)用于驱动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a1)沿着所述外立柱(111)的导轨(1111)做上下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块(a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连接件(a21)和第一配重块(a22);所述第一连接件(a21)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辆轮胎举升托臂(a1),所述第一连接件(a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配重块(a2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外立柱(111)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a2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a2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b21)包括皮带和链条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平台,其特征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