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型有机肥料,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亳州每年产生的中药渣量在20万吨,中药产业的快速增长以及环保力度的加大也在制约着中药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中药渣经历饲料化研究、菌菇基料研究、燃料化研究,最终肥料化是最为合理经济的利用方式,但肥料化面临的问题是中药渣含有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较大,一般工艺的发酵周期长,可达4-6个月,分解较慢,且分解的效率低,这导致占用大量的场地和人力,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基于亳州高产中药渣这一特有资源,引入特制的复配高活性发酵菌种,来解决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高,导致有机肥料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通过制作的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能够快速的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减少有机肥料制作的周期,并且通过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发酵的中药渣、秸秆和畜禽粪制作的有机肥料,能够缓解土壤病虫害、增加水溶性氮和麟的含量,进而增加土壤的肥力,具有环保和抗重茬的特性。
2、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4、步骤一,处理中药渣,降低中药渣的水分,再进行粉碎;
5、步骤二,将中药渣、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混合,并添加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
6、步骤三,通过高温发酵和翻堆二次发酵,降低中草药渣粒度;
7、步骤四
8、步骤五,对筛分后的有机肥进行再次发酵,并挤压制作中药型粒状有机肥料。
9、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中药渣水分在80-90%,使用自由设计的导流槽排水和重力排水两种相结合的方式,使水分降低到60-70%,周期在2.5-3.5d。
10、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使用粉碎机对2-15cm粒度的中草药的根茎和叶片进级粉碎,将中草药渣控制在1-3cm之间的粒度。
11、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制作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制作中以重量份计数,复配高活性发酵菌种包含白腐真菌2-3份、芽孢杆菌2-4份、曲霉菌3-4份和乳酸菌4-6份,使用7-10cm3的聚氯乙烯树脂,在25-35℃水浴过程中作为高活性发酵菌种的连接体。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步骤二中,复配高活性发酵菌种的制备中,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菌种最优添加量的筛选,在正交实验中,以白腐真菌、芽孢杆菌、曲霉菌和乳酸菌作为四因素,以水溶性氮含量和水溶性磷含量作为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白腐真菌最优添加量为3份,芽孢杆菌最优添加量为2份,曲霉菌最优添加量为3.5份和乳酸菌最优添加量为5份。
13、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将中药渣、秸秆和畜禽粪污原料进行混合,按照重量比为4:1:1的比例调整发酵所需的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包括水分,碳氮比(c/n),ph值,其中水分定义为60%,c/n比定义为25-30:1,ph值定义为5.5-8.5之间,待原料混合结束,添加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
14、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引进进口曝气工艺流程,曝气+排水工艺,采取槽式翻堆发酵,高温发酵15-20d,在发酵温度超过65℃时,灭除病害菌和去除杂草籽,进行无害化初次发酵的过程。
15、进一步的,在步骤三中,在曝气通氧的过程中,以2-3d定期翻堆,使物料进行二次发酵,水分降低至35%。
16、进一步的,在步骤四中,使用粉碎机并采用三级筛分设备,去除杂质,包括塑料膜和碎石块,大于3cm粒度的中药渣、秸秆和畜禽粪污的混合原料再次采用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发酵,筛分出的粒度小于3cm的中药渣、秸秆和畜禽粪污混合原料作为有机肥。
17、进一步的,在步骤二中,筛分后的中药渣、秸秆和畜禽粪污混合有机肥进行再一次的陈化,使温度维持在24-28℃,随后使用造粒烘干一体机进行包装,入库保存。
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通过前期水分控制、初级粉粹、特制生物菌发酵、曝气通氧排水和再次陈化发酵,能够让中药渣木质纤维含量降低,能够增加发酵效率,其中,制作的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能够快速的降解木质素和纤维素,减少有机肥料制作的周期,并且通过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发酵的中药渣、秸秆和畜禽粪制作,能够缓解土壤病虫害、增加水溶性氮和麟的含量,进而增加土壤的肥力,具有环保和抗重茬的特性。
19、该方法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能够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作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制作中以重量份计数,复配高活性发酵菌种包含白腐真菌2-3份、芽孢杆菌2-4份、曲霉菌3-4份和乳酸菌4-6份,使用7-10cm3的聚氯乙烯树脂,在25-35℃水浴过程中作为高活性发酵菌种的连接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应用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的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复配高活性发酵菌种的制备中,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菌种最优添加量的筛选,在正交实验中,以白腐真菌、芽孢杆菌、曲霉菌和乳酸菌作为四因素,以水溶性氮含量和水溶性磷含量作为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白腐真菌最优添加量为3份,芽孢杆菌最优添加量为2份,曲霉菌最优添加量为3.5份和乳酸菌最优添加量为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中药渣水分在80-90%,使用自由设计的导流槽排水和重力排水两种相结合的方式,使水分降低到60-70%,周期在2.5-3.5d。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作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制作中以重量份计数,复配高活性发酵菌种包含白腐真菌2-3份、芽孢杆菌2-4份、曲霉菌3-4份和乳酸菌4-6份,使用7-10cm3的聚氯乙烯树脂,在25-35℃水浴过程中作为高活性发酵菌种的连接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应用特定复配的高活性发酵菌种的步骤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复配高活性发酵菌种的制备中,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菌种最优添加量的筛选,在正交实验中,以白腐真菌、芽孢杆菌、曲霉菌和乳酸菌作为四因素,以水溶性氮含量和水溶性磷含量作为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白腐真菌最优添加量为3份,芽孢杆菌最优添加量为2份,曲霉菌最优添加量为3.5份和乳酸菌最优添加量为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中药渣水分在80-90%,使用自由设计的导流槽排水和重力排水两种相结合的方式,使水分降低到60-70%,周期在2.5-3.5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使用粉碎机对2-15cm粒度的中草药的根茎和叶片进级粉碎,将中草药渣控制在1-3cm之间的粒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型有机肥料及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开政,邹玉华,朱立红,王泓,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立丰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