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防渗水,具体是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
技术介绍
1、屋檐衔接处又称檐口,是指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作用是方便排除屋面上的雨水和保护墙身,是建筑重点装饰部位之一,常见的有挑檐和包檐两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屋檐下方的排水管常常会因为一些落叶、垃圾等杂物发生堵塞,使得排水槽内积水无法及时排出,长此以往,墙体与屋檐的衔接处会受到腐蚀,造成密封性能下降,屋内墙壁出现渗水情况,不利于长期居住,因此就需要在屋檐衔接处设置防渗水结构来避免屋檐渗水情况的发生。
2、根据申请号20222090950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顶部设有屋檐,所述导流板内壁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板四角均设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底部同轴设有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内壁与安装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通过环形座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盘内部同轴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部同轴设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外表面与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底面边缘处同轴设有漂浮环,所述漂浮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
3、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因雨水积聚导致的培体与屋檐的衔接处密封性能下降,使得屋内墙壁出现渗水情况,同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有较高的适用性,但是上述方案在实际遇到安装盘外围的杂物堆积过多时,漂浮环会带动升降筒升起,以此来解决雨水无法排出的问题,但同时会导致杂物进入排水仓、第二排水槽和排水管,上述方案中环形座与安装盘固定连接,第二排水槽直接开设在导流板的内部,排水管由弧形座和卡箍以及第二禁锢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屋檐本体,所述墙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水板,所述导水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上方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排水机构,四个所述第一排水机构均包括带孔板,四个所述带孔板的上方均设有限位转板,四个所述限位转板的底面均与导水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一排水机构的下方均设有排水漏斗,四个所述排水漏斗的底面均固定连通有排水管,四个所述排水管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夹板和异形支撑板,四个所述弧形夹板的内部均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机构,每个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限位拉板和转动挡板。
3、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限位转板的底面均与带孔板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带孔板的外表面与导水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带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送水开孔筒,所述主送水开孔筒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带孔盖板。
4、进一步的,所述带孔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漂浮板,所述主送水开孔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主送水开孔筒的一端与漂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挡板的外表面与弧形夹板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转动挡板靠近限位拉板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限位拉杆,所述限位拉杆的外表面分别与弧形夹板和异形支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拉杆靠近限位拉板的一端与限位拉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拉杆的外表面缠绕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限位拉板的外表面和异形支撑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异形支撑板远离弧形夹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靠近墙体的外表面与墙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具备如下
9、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通过使用设置的限位转板,能够方便对第一排水机构整体进行拆卸清理,通过使用设置的限位机构、弧形夹板和异形支撑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对排水漏斗和排水管进行拆卸清理,提高了在杂物阻塞排水通道时对各个通水组件清理的效率,能够节省疏通通水组件的时间。
11、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漂浮板,能够在雨水量较大时带动带孔盖板漂浮,从而能够使带孔盖板解除对主送水开孔筒的限位,就能够使主送水开孔筒内顶壁的开口对雨水进行辅助排出,避免雨水从挡水板内部溢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屋檐本体(2),所述墙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水板(3),所述导水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的上方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排水机构(5),四个所述第一排水机构(5)均包括带孔板(505),四个所述带孔板(505)的上方均设有限位转板(6),四个所述限位转板(6)的底面均与导水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一排水机构(5)的下方均设有排水漏斗(7),四个所述排水漏斗(7)的底面均固定连通有排水管(8),四个所述排水管(8)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夹板(10)和异形支撑板(11),四个所述弧形夹板(10)的内部均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机构(9),每个所述限位机构(9)均包括限位拉板(901)和转动挡板(9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转板(6)的底面均与带孔板(505)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带孔板(505)的外表面与导水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带孔板(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盖板(5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漂浮板(503),所述主送水开孔筒(5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绳(504),所述拉绳(504)远离主送水开孔筒(501)的一端与漂浮板(50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挡板(903)的外表面与弧形夹板(10)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转动挡板(903)靠近限位拉板(901)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限位拉杆(902),所述限位拉杆(902)的外表面分别与弧形夹板(10)和异形支撑板(11)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拉杆(902)靠近限位拉板(901)的一端与限位拉板(9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拉杆(902)的外表面缠绕有限位弹簧(904),所述限位弹簧(904)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限位拉板(901)的外表面和异形支撑板(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支撑板(11)远离弧形夹板(1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L型固定板(12),所述L型固定板(12)靠近墙体(1)的外表面与墙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屋檐本体(2),所述墙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水板(3),所述导水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的上方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排水机构(5),四个所述第一排水机构(5)均包括带孔板(505),四个所述带孔板(505)的上方均设有限位转板(6),四个所述限位转板(6)的底面均与导水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四个所述第一排水机构(5)的下方均设有排水漏斗(7),四个所述排水漏斗(7)的底面均固定连通有排水管(8),四个所述排水管(8)的外部均滑动连接有弧形夹板(10)和异形支撑板(11),四个所述弧形夹板(10)的内部均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机构(9),每个所述限位机构(9)均包括限位拉板(901)和转动挡板(9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屋檐衔接处防渗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转板(6)的底面均与带孔板(505)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带孔板(505)的外表面与导水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带孔板(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送水开孔筒(501),所述主送水开孔筒(50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带孔盖板(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信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