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基地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立体化通风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立体化通风系统包括局部排风系统和排热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列车停放区室内外温湿度的第一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检修作业区污染物的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人员活动和列车顶部蒸发器状态的第三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列车入库的第四监测模块;当智能控制系统接收到环境监测系统发送的信息时,对所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启动调节对应的立体化通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和排热系统的开关。其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更加高效地、有针对性地、全面地改善地下车辆基地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基地环境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现阶段,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具有空间规模大与自然通风效果差的特点,目前常采用机械通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但由于既有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不够合理,系统形式与现场作业情况匹配度低,缺乏必要的房内参数监测,通风系统无法及时有效自动开启导致通风系统使用频率低,造成既有通风系统气流组织差,工人作业环境恶劣等一系列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2、1、地下车辆基地联合车库等高大库区空气流动性差,污染物在下层人员主作业区域内聚集,无法及时有效排除;2、库区顶部受车载空调散热影响,聚集大量余热,库区内温度过高;3、地面冷凝水在高温下加速挥发,库区内湿度值过大,并且得不到有效处理,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工人作业环境恶劣的现象。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合理有效的控制系统及方法,以改善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的空间环境。
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由于既有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不够合理,系统形式与现场作业情况匹配度低,缺乏必要的房内参数监测,通风系统无法及时有效自动开启导致通风系统使用频率低,造成既有通风系统气流组织差,工人作业环境恶劣的技术问题。p>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立体化通风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
7、所述工艺用房包括列车停放区和总控室,列车停放区包括n条停车线和检修作业区,检修作业区位于每一停车线的左右两侧;
8、立体化通风系统包括局部排风系统和排热系统;
9、环境监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列车停放区室内外温湿度的第一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检修作业区污染物的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人员活动和列车顶部蒸发器状态的第三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列车入库的第四监测模块;
10、立体化通风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设置在列车停放区,局部排风系统设置在立体化通风系统的第一指定位置,排热系统设置在立体化排风系统的第二指定位置,智能控制系统安装在总控室并通讯连接立体化通风系统和环境监控系统;
11、当智能控制系统接收到环境监测系统发送的信息时,对所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启动调节对应的立体化通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和排热系统的开关。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
13、其中,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列车停放区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列车停放区的室外温度和湿度。
14、所述第二监测模块为污染物检测仪;
15、所述污染物检测仪均设置在每层检修平台立柱上的每个排风立管的最下层排风口处,包括co2检测单元、pm2.5检测单元、pm10检测单元、hcho检测单元和tvoc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检修作业区是否存在相应污染物并将分析处理过的检测数据上传至所述智能控制系统。
16、可选地,所述第三监测模块为感温型摄像头,设置于每条停车线的上方,用于监测检修作业区人员活动以及用于监测列车顶部蒸发器是否在散热作业;
17、所述第四监测模块为列车入库信号感应组件。
18、可选地,所述立体化通风系统包括风机、除湿机、立体化通风管件、口部空气幕;
19、其中,风机包括送风机、排风机、小新风机,排热风机,且均直接吊装于工艺用房内;除湿机安装在列车停放库的指定位置,用于除去列车停放库的室内湿度;立体化通风管件包括排风管件、排热管件;口部空气幕安装在入库门的指定侧。
20、可选地,所述局部排风系统包括风机、立体化通风管件中底部的排风管件;
21、所述排热系统包括排热风机、立体化通风管件中的排热管件,且均设置在每条停车线的上方。
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方法。
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控制系统实现的,包括:
24、s10、智能控制系统接收所述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到的室内温湿度信息、室外温湿度信息、污染物信息、人员活动信息、列车顶部蒸发器状态信息和列车入库信息;
25、s20、对所述污染物信息和所述人员活动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若污染物信息和人员活动信息符合第一条件标准,智能控制系统则启动局部排风系统;
26、对所述室内温湿度信息和所述室外温湿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根据不同的室内温湿度信息、室外温湿度信息以及预设的运作模式条件标准,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开启对应的立体化通风系统的多种不同立体化通风运作模式;
27、对所述列车入库信息和所述列车顶部蒸发器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若列车入库信息中有列车入库信号且列车顶部蒸发器在散热作业中,智能控制系统则启动排热系统。
28、可选地,所述第一条件标准为污染物信息中的各类物质含量高于预设含量标准并且对应区域的人员数量和停留时间超出预设人员标准。
29、可选地,所述立体化通风运作模式包括:初始模式lttf0、全面通风模式lttf1、小新风通风模式lttf2和控温除湿模式lttf3;
30、所述初始模式lttf0是智能控制系统根据预先导入的检修作业表以及预先设定的控制方案,自动计算分析得到的初始化模式;
31、所述全面通风模式lttf1是将立体化通风系统中除小新风机外的所有设备开关全部打开;
32、所述小新风通风模式lttf2是只开启列车停放区内第一指定位置及数量的小新风机开关;
33、所述控温除湿模式lttf3是同时开启列车停放区内第二指定位置及数量的小新风机、除湿机和口部空气幕的开关。
34、可选地,所述s20包括:
35、在所述立体化通风系统刚开启的指定时间段内,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开启初始模式lttf0;
36、在指定的夜间时间段内,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开启全面通风模式lttf1;
37、当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温度,且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湿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湿度时,智能控制系统将调节开启小新风通风模式lttf2;
38、当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温度值超过第二预设温度,且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湿度值超过第二预设湿度时,智能控制系统将调节开启控温除湿模式lttf3。
39、可选地,所述第一指定位置及数量、所述第二指定位置及数量均是由智能控制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化通风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监测模块为感温型摄像头,设置于每条停车线的上方,用于监测检修作业区人员活动以及用于监测列车顶部蒸发器是否在散热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化通风系统包括风机、除湿机、立体化通风管件、口部空气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排风系统包括风机、立体化通风管件中底部的排风管件;
6.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基于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任一控制系统实现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标准为污染物信息中的各类物质含量高于预设含量标准并且对应区域的人员数量和停留时间超出预设人员标准。
8.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化通风运作模式包括:初始模式LTTF0、全面通风模式LTTF1、小新风通风模式LTTF2和控温除湿模式LTTF3;
9.根据权利要求书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书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定位置及数量、所述第二指定位置及数量均是由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感温型摄像头采集到的检修作业区中人员活动信息计算得出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化通风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包括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监测模块为感温型摄像头,设置于每条停车线的上方,用于监测检修作业区人员活动以及用于监测列车顶部蒸发器是否在散热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化通风系统包括风机、除湿机、立体化通风管件、口部空气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排风系统包括风机、立体化通风管件中底部的排风管件;
6.一种地下车辆基地工艺用房环境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波,谭琼亮,魏鸿将,梁园,许常宜,付凯,王庆亮,崔志强,何印,邱浩,何明华,张雁宇,赵超峰,王旭明,石安晟,王威,周文慧,王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