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64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4
本技术属于脉诊垫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包括底座与脉诊垫本体,所述底座是由主板A、侧板A、主板B与侧板B构成,且主板A一侧底端通过合页与侧板A一侧底端铰连,主板A另一侧顶端通过合页与主板B一侧顶端铰连,而主板B另一侧底端则通过合页与侧板B一侧底端铰连,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盘、粘层、磁铁与吸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与凹槽,所述粘层与脉诊垫本体上所设置的魔术贴为粘合连接,所述脉诊垫本体上还设置有气阀,且脉诊垫本体为气囊结构,通过本技术具有折叠收缩功能,可便于减少占用空间,增加中医外出会诊携带的便利性,通过吸盘的设立,可在吸盘对桌面的吸附下,增加底座放置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脉诊垫,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脉诊垫


技术介绍

1、在中医临床上,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诊脉,通过诊脉可以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在诊脉过程中,脉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装置,通过脉枕可以支撑患者的手腕,使得患者的手腕不过于紧绷,提高诊脉的精确度,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中医脉枕,多是一种海绵垫,这种实体海绵垫不易收折,较为占用空间,影响中医外出会诊携带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脉诊垫,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包括底座与脉诊垫本体,所述底座是由主板a、侧板a、主板b与侧板b构成,且主板a一侧底端通过合页与侧板a一侧底端铰连,主板a另一侧顶端通过合页与主板b一侧顶端铰连,而主板b另一侧底端则通过合页与侧板b一侧底端铰连,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盘、粘层、磁铁与吸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与凹槽,所述粘层与脉诊垫本体上所设置的魔术贴为粘合连接,所述脉诊垫本体上还设置有气阀,且脉诊垫本体为气囊结构。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具有折叠收缩功能,可便于减少占用空间,增加中医外出会诊携带的便利性。

4、为了便于完成脉诊垫本体在底座上的安装固定操作: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魔术贴设置于脉诊垫本体底端,而粘层则设置于底座的主板a、侧板a、主板b与侧板b顶端。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魔术贴与粘层粘合连接后,能够由此完成脉诊垫本体在底座上的安装固定操作。

7、为了向脉诊垫本体内部充放气体: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阀设置于脉诊垫本体底端一侧。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气阀的设立,可便于使用充气装置与气阀连接后,能够向脉诊垫本体内部充放气体,从而以便令其膨胀后,方便支撑患者手腕、令其收缩后,可有效减小占用空间,增加携带便利性。

10、为了便于对气阀进行容纳: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在底座上的开设位置与气阀设置相同。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通孔的开设,可便于脉诊垫本体安装于底座顶端后,通孔能够对气阀进行容纳。

13、为了对底座进行位置固定: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吸盘分别设置于远离铰连端的侧板a、侧板b另一侧前、后端底部。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吸盘的设立,可便于当底座放于桌面上后,吸盘对桌面的吸附,能够增加底座放置使用过程的稳定性,避免脉诊期间,底座产生移位现象,会对脉诊结果造成影响。

16、为了在侧板折叠时,对吸盘进行容纳: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凹槽分别对应四个吸盘设置位置,镜像开设于主板a与主板b底端。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凹槽的开设,可便于当将侧板a折于主板a底端、将侧板b折于主板b底端后,凹槽能够对吸盘进行容纳。

19、为了便于对处于折叠状态的侧板a与侧板b进行位置固定: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铁与吸板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磁铁分别设置于主板a与主板b底端,而两个吸板则分别镜像对应磁铁设置位置,设置于侧板a与侧板b底端,且磁铁与吸板为磁吸连接。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侧板a折于主板a底端、侧板b折于主板b底端后,磁铁与吸板的磁吸连接,能够对侧板a、侧板b进行位置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包括底座(1)与脉诊垫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是由主板A(2)、侧板A(3)、主板B(4)与侧板B(5)构成,且主板A(2)一侧底端通过合页与侧板A(3)一侧底端铰连,主板A(2)另一侧顶端通过合页与主板B(4)一侧顶端铰连,而主板B(4)另一侧底端则通过合页与侧板B(5)一侧底端铰连,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吸盘(6)、粘层(7)、磁铁(8)与吸板(9),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10)与凹槽(11),所述粘层(7)与脉诊垫本体(12)上所设置的魔术贴(13)为粘合连接,所述脉诊垫本体(12)上还设置有气阀(14),且脉诊垫本体(12)为气囊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13)设置于脉诊垫本体(12)底端,而粘层(7)则设置于底座(1)的主板A(2)、侧板A(3)、主板B(4)与侧板B(5)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14)设置于脉诊垫本体(12)底端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在底座(1)上的开设位置与气阀(14)设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吸盘(6)分别设置于远离铰连端的侧板A(3)、侧板B(5)另一侧前、后端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凹槽(11)分别对应四个吸盘(6)设置位置,镜像开设于主板A(2)与主板B(4)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8)与吸板(9)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磁铁(8)分别设置于主板A(2)与主板B(4)底端,而两个吸板(9)则分别镜像对应磁铁(8)设置位置,设置于侧板A(3)与侧板B(5)底端,且磁铁(8)与吸板(9)为磁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包括底座(1)与脉诊垫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是由主板a(2)、侧板a(3)、主板b(4)与侧板b(5)构成,且主板a(2)一侧底端通过合页与侧板a(3)一侧底端铰连,主板a(2)另一侧顶端通过合页与主板b(4)一侧顶端铰连,而主板b(4)另一侧底端则通过合页与侧板b(5)一侧底端铰连,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吸盘(6)、粘层(7)、磁铁(8)与吸板(9),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10)与凹槽(11),所述粘层(7)与脉诊垫本体(12)上所设置的魔术贴(13)为粘合连接,所述脉诊垫本体(12)上还设置有气阀(14),且脉诊垫本体(12)为气囊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13)设置于脉诊垫本体(12)底端,而粘层(7)则设置于底座(1)的主板a(2)、侧板a(3)、主板b(4)与侧板b(5)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脉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建友李建成谭湘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智微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