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天线,涉及一种毫米波圆极化天线,特别是一种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可用于5g中继基站。
技术介绍
1、近些年,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速度和低延迟信息传输的需求日益见长,由此带来的是对相关天线的各项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毫米波作为5g通信的主要频段之一,与前代通信系统明显相区别,因而其与发射和接收它的终端天线一起,构成了5g通信关键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新型毫米波天线技术。天线作为与外部自由空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桥梁与纽带,其技术的革新是5g通信技术演进蓝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毫米波技术则是5g通信另一项不同于前代通信技术的革新。
2、电磁波的极化一般用矢量电场末端的运动轨迹来进行描述,根据矢量电场末端随时间运动的轨迹所形成的形状,将电磁波的极化分为线极化、圆极化以及椭圆极化,并根据矢量电场末端运动的方向,还可将圆(椭圆)极化进一步分为左旋圆(椭圆)极化和右旋圆(椭圆)极化。圆极化波的产生是通过激励辐射天线产生两个相互正交、幅度相同并目相位差为90°的线极化波。
3、圆极化(cp)天线由于其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更好的移动性和多径抑制能力,随着天线应用在越来越多的设备上,在有些应用场景上,比如应用在机载天线、车载天线、室内天线等场景,宽带和低剖面天线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提高圆极化天线的带宽,实现高增益和低剖面特性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探索同相反射的特性,人们提出了一种没有通孔的周期性贴片表面结构,即人工磁导体(amc),在一定频率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包括辐射器、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和amc超表面单元;第二介质基板上表面设置2×2周期性排列的amc超表面单元,第一介质基板设置在第二介质基板中心位置上方0.5mm处,辐射器固定在第一介质基板上。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辐射器包括方环形贴片、谐振椭圆环和微带馈线,方环形贴片的对称轴线上对称设置两个谐振椭圆环,谐振椭圆环的外圆与方环形贴片的内边相切,方环形贴片上设置谐振椭圆环的对称轴线的两个对角处分别切割90°扇形开槽,微带馈线设置在第一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微带馈线与谐振椭圆环的长轴平行。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amc超表面单元采用两个对角带有切角的方形贴片结构。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由第一pet层、pvc层、ito层和第二pet层自上而下设置的四层结构构成。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辐射器采用ito材质制成,厚度为10um,电导率20000s/m。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微带馈线采用50ω矩形微带馈线,微带馈线的长为2.75mm,宽为0.37mm,用于实现天线的圆极化特性。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方环形贴片的外边长为5mm,内边长为3.4mm,谐振椭圆环的外圆轴比为1.25,外圆长轴为1.2mm,内圆轴比为1.43,内圆长轴为0.7mm,扇形开槽的半径为0.7mm。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amc超表面单元的边长均为5.25mm,切角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2mm,相连两个amc超表面单元的间隔为1mm。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与第二介质基板的介质常数与厚度均不同,第一介质基板采用厚度为0.125mm的pet材质制成,相对介电常数为3.2,损耗正切值0.003;第二介质基板的pvc层采用厚度为1.5mm的pvc材质制成,相对介电常数2.7,损耗正切0.007;第二介质基板的ito层厚度为1.5mm的ito材质制成,电导率20000s/m;第二介质基板的pet层采用厚度为0.125mm的pet材质制成,相对介电常数为3.2,损耗正切值0.003。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技术采用的贴片结构和介质基板采用pet或pvc等材料,具有柔性和可弯曲性;
13、2.本技术设计的辐射器外边长为5*5mm,可工作在5g毫米波段;
14、3.本技术在第二介质基板设计2×2的amc超表面单元,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反射波的相位等于入射波的相位,可有效降低天线整体剖面尺寸,提高增益,改善性能;
15、4.本技术设计了中心对称结构的谐振椭圆环与扇形开槽,使天线具有圆极化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器、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和AMC超表面单元;第二介质基板上表面设置2×2周期性排列的AMC超表面单元,第一介质基板设置在第二介质基板中心位置上方0.5mm处,辐射器固定在第一介质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包括方环形贴片、谐振椭圆环和微带馈线,方环形贴片的对称轴线上对称设置两个谐振椭圆环,谐振椭圆环的外圆与方环形贴片的内边相切,方环形贴片上设置谐振椭圆环的对称轴线的两个对角处分别切割90°扇形开槽,微带馈线设置在第一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微带馈线与谐振椭圆环的长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AMC超表面单元采用两个对角带有切角的方形贴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由第一PET层、PVC层、ITO层和第二PET层自上而下设置的四层结构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馈线采用50Ω矩形微带馈线,微带馈线的长为2.75mm,宽为0.37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环形贴片的外边长为5mm,内边长为3.4mm,谐振椭圆环的外圆轴比为1.25,外圆长轴为1.2mm,内圆轴比为1.43,内圆长轴为0.7mm,扇形开槽的半径为0.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AMC超表面单元的边长均为5.25mm,切角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2mm,相连两个AMC超表面单元的间隔为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器、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和amc超表面单元;第二介质基板上表面设置2×2周期性排列的amc超表面单元,第一介质基板设置在第二介质基板中心位置上方0.5mm处,辐射器固定在第一介质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器包括方环形贴片、谐振椭圆环和微带馈线,方环形贴片的对称轴线上对称设置两个谐振椭圆环,谐振椭圆环的外圆与方环形贴片的内边相切,方环形贴片上设置谐振椭圆环的对称轴线的两个对角处分别切割90°扇形开槽,微带馈线设置在第一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微带馈线与谐振椭圆环的长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amc超表面单元采用两个对角带有切角的方形贴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amc的毫米波柔性透明高增益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刘田,陈宏志,卢泽山,孙家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