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熔融接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893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高聚物熔融接枝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过氧化物作引发剂,苯乙烯作助接枝单体在熔融状态下将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接枝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分子链上,所得接枝物接枝率0.1~6%摩尔,与接枝前共聚物相比,其熔体流动速率指数无明显变化,接枝物的表观明显好于接枝前的高聚物。(*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熔融接枝方法。在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分子链上引入带反应性官能团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可赋予该类聚合物新的附加性能,如与无机填料,纤维,金属及陶瓷等的粘结性能,以及改善与其它聚合物(如聚酰胺,聚酯)的相容性,制备聚合物合金。日本专利JP01294756,JP0386759,JP0317147以及美国专利US5077342,US4902749等公开了有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溶液和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由于马来酸酐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及毒性,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工业化应用,同时过氧化物的存在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发生明显降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低挥发性、无毒接枝单体及选择加工技术条件使第二单体的加入明显抑制共聚物的降解反应,制备具有高反应活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本专利技术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重量比为20~40∶10~40∶70~20,100份,接枝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0.1~2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1~5份,苯乙烯1~10份,混匀后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或密炼机中反应挤出,挤出温度为180℃~240℃,螺杆转速为20~100转/分,接枝率为0.1~6%摩尔。接枝率采用化学滴定和红外光谱法测定。本专利技术采用低挥发性,无毒的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为接枝单体,克服了马来酸酐的毒性和腐蚀性问题。同时由于加入苯乙烯第二单体,抑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降解反应,基本保持原共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接枝率比无第二单体存在的体系高0.5~2%摩尔,而且接枝物的表观明显好于接枝前的共聚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方案如下实施例1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重量组成为35∶20∶45,100份,加入8份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4份苯乙烯及0.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合均匀,加入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温度220℃,螺杆转速60转/分,挤出物接枝率为2.5%摩尔。实施例2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重量组成25∶35∶40,50份,加入密炼机中,在180℃下熔融5分钟后,将2份甲基丙烯环氧丙酯,0.1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及2份苯乙烯一齐加入密炼机中,搅拌速度为32转/分,搅拌10分钟,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0.7%摩尔。实施例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重量组成25∶40∶35,100份,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1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份及苯乙烯10份,混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温度200℃,螺杆转速40转/分。挤出物接枝率为3.7%摩尔。实施例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重量组成40∶15∶45,100份,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18份,过氧化二异丙苯4份及苯乙烯8份,混匀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温度240℃,螺杆转速80转份。挤出物接枝率为5.2%摩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氧化物引发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熔融接枝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0份,接枝单体-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0.1~20份,苯乙烯1~10份及0.1~5份的过氧化二异丙苯一起混匀后,在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及密炼机中熔融反应接枝,接枝加工温度180℃~240℃,螺杆及密炼机转速为20~100转/分,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0.1~6%摩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氧化物引发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熔融接枝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0份,接枝单体-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0.1~20份,苯乙烯1~10份及0.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辉殷敬华陈长江李丽霞张维广唐功本张浩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