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反射膜,特别涉及一种湿法涂布的减反射涂料、一种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在lcd等的显示装置中通常会搭配减反射膜以使外界的入射光的反射最小化。为此,常规的方法有表面的粗糙化处理,使较多的镜面反射光转变为漫反射光(防眩光处理-ag);或是于基膜表面上制备单层或多层不同折射率的涂层,利用干涉相消原理来实现光的减反射(减反射处理-ar);或是其两种方案搭配使用。而表面粗糙化的ag处理方式,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屏幕清晰度的降低,并且其方案仅对光线做了柔化处理,其减反射效果有限,因而在目前反射光的最小化处理中,主要还是依靠ar的处理方式。
2、ar的处理方案,常规可以分为湿法涂布和干法真空镀膜。其中干法真空镀膜有气相沉积和溅射等方式,利用高/低折射率的材料(如二氧化硅、氟化镁、氧化钛、氟化钙等)形成单层或多层膜系结构,这种方式可精确的控制各层结构厚度,从而实现极低的光反射率,但是其干法镀膜目前成本较高,镀膜效率低,并且较难满足大面积及快速生产的需求。
3、湿法涂布通过低折射率材料涂布的方式可实现大面积的生产。但是其减反射效果难以达到干法镀膜的程度,主要原因在于其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难以达到很低的程度。常规为了实现较低的折射率,通常是引入空气介质(折射率1.0)降低其折射率。减反射涂料的一种方案是采用中空结构的纳米粒子,利用纳米粒子内部的空腔结构引入空气降低整体折射率,中空粒子的孔隙率越大则综合折射率越低,但是孔隙率越大,中空粒子的生产工艺越难且物理强度越差,因而中空粒子的
4、为此,在减反射膜领域有必要设计一种减反射膜,以克服减反射膜的反射率难以有效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减反射膜的反射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反射涂料、一种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反射涂料形成减反射膜的减反射层,可有效降低减反射膜的整体折射率,降低减反射层的反射率、实现更优的减反射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反射膜具有低的反射率,减反射性能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反射膜,所述的减反射膜自下而上包括基材层、硬涂层、和减反射层。
4、进一步的,所述的基材层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pet)、三醋酸纤维素(tac)、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中的一种。
5、进一步的,所述的基材为透明基材。
6、进一步的,所述的基材厚度为25-200μm。
7、进一步的,所述的硬涂层是带有一定雾度的雾化硬涂层。
8、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硬涂层主要作用是提高基底的机械强度,提升整体减反射膜的机械强度,如表面硬度和表面耐磨性能。
9、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硬涂层另一作用是具备防眩光功能,柔化光线进一步优化减反射性能;同时可降低当减反射层中形成的空气泡尺寸不均匀时造成的膜面均匀性不佳的情况。
10、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硬涂层可由粒子涂布法、喷砂法、压花法等工艺制程制备。
11、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硬涂层的雾度是5%-35%。
12、进一步的,雾化硬涂层的厚度为5μm。
13、进一步的,基材为pet,厚度为100μm。
14、雾化硬涂层属性如下:全光线透过率≥89.31%、雾度23.80%±3%、表面反射率4.96%、表面硬度3h、涂层厚度为5μm。
15、进一步的,所述的雾化硬涂层的雾度过高时会较大程度影响透明性与清晰度,而过低时则难以有效遮盖由于减反射层内部的空气泡尺寸不均匀引起的透明性不足的问题。
16、进一步的,所述的减反射层包括树脂粘结剂和中空纳米粒子。
17、进一步的,所述的减反射层包括树脂粘结剂、中空纳米粒子、和空气泡。
18、进一步的,空气泡的尺寸(d1)与中空纳米粒子之间的间隙体积(d)相当。中空纳米粒子之间的间隙体积(d)是中空纳米粒子相互接触之间的间隙体积(d)。
19、进一步的,空气泡的尺寸(d1)与中空纳米粒子尺寸(d)相当。
20、本专利技术于减反射层的粒子空隙间引入空气以降低整体折射率。所述的空气泡是通过发泡剂和树脂的均匀混合后,依据热力学不稳定原理使发泡剂发生物理相变,进而生成气泡。
21、空气泡的引入易造成减反射层表面物理强度的降低,并且当形成的空气泡尺寸不均匀时易造成减反射膜的透明性不足等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发泡剂的种类和用量有效调控体系的发泡程度(即减反射涂层中空气泡的尺寸以及分布均匀性)以克服上述缺陷。
22、进一步的,减反射层的厚度为100-130nm。进一步的,减反射层涂层厚度为120nm。
23、进一步的,所述的减反射层是由减反射涂料固化后形成。减反射涂料也称为减反射涂布液。
24、进一步的,所述的减反射层是由减反射涂料经湿法涂布、uv固化后形成。
25、进一步的,所述的湿法涂布可以是辊涂法、刮刀涂布法、棒涂法、狭缝涂布法等工艺中的一种。
26、进一步的,所述的uv紫外线可以从高压汞灯、氙灯、无极灯、led灯等方式获得。
27、进一步的,所述的uv固化能量为200-500mj/cm2。
28、进一步的,所述的减反射涂料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丙烯酸酯单体、中空纳米粒子、光引发剂、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和有机溶剂。
29、进一步的,所述的减反射涂料包括如下成分:1.20%-1.39%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0.22%-0.26%的丙烯酸酯单体、0.05%-0.06%的光引发剂184、0.02%-0.03%的光引发剂tpo、0.02%-0.16%的异氰酸酯固化剂、2.39%-2.78%的中空纳米粒子、0.14%-1.54%的发泡剂、和94.56%-95.31%的有机溶剂,所述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1-10。
30、进一步的,有机溶剂可以是乙酸乙酯、乙醇、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甲酮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
31、进一步的,有机溶剂优选甲基异丁基甲酮。
32、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粒子具有中空或者多孔结构。
33、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空纳米粒子的孔隙率为40%-60%左右,过低孔隙率难以实现低的材料折射率,而过高的孔隙率则中空纳米粒子的物理强度较差。
34、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空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40-100nm。
35、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空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80nm。
36、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空纳米粒子材质可选自二氧化硅、氟化镁、氟化钙等中的一种材料或至少两种材料的组合。
37、进一步的,所述的异氰酸酯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简写为hdi)。
38、进一步的,所述的异氰酸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减反射膜自下而上包括基材层、硬涂层、和减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PET)、三醋酸纤维素(TAC)、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涂层是雾化硬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层包括树脂粘结剂和中空纳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层包括树脂粘结剂、中空纳米粒子、和空气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空气泡的尺寸(d1)与中空纳米粒子之间的间隙体积(d)相当;或者,空气泡的尺寸(d1)与中空纳米粒子尺寸(D)相当;减反射层的厚度为100-13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层是由减反射涂料固化后形成,减反射涂料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丙烯酸酯单体、中空纳米粒子、光引发剂、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和有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涂料包括如下成分:1.20%-1.39%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0.22%-0.26%的丙烯酸酯单体、0.05%-0.06%的光引发剂184、0.02%-0.03%的光引发剂TPO、0.02%-0.16%的异氰酸酯固化剂、2.39%-2.78%的中空纳米粒子、0.14%-1.54%的发泡剂、和94.56%-95.31%的有机溶剂,所述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所述的中空纳米粒子的孔隙率为40%-60%,中空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40-100nm;减反射涂料中的异氰酸酯固化剂的含量为0.02%-0.03%,发泡剂的含量为0.14%-0.54%;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为六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异氰酸酯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发泡剂为物理烷烃类发泡剂一氟二氯乙烷。
9.一种减反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涂料包括如下成分:1.20%-1.39%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0.22%-0.26%的丙烯酸酯单体、0.05%-0.06%的光引发剂184、0.02%-0.03%的光引发剂TPO、0.02%-0.16%的异氰酸酯固化剂、2.39%-2.78%的中空纳米粒子、0.14%-1.54%的发泡剂、和94.56%-95.31%的有机溶剂,所述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减反射膜自下而上包括基材层、硬涂层、和减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材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pet)、三醋酸纤维素(tac)、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涂层是雾化硬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层包括树脂粘结剂和中空纳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层包括树脂粘结剂、中空纳米粒子、和空气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空气泡的尺寸(d1)与中空纳米粒子之间的间隙体积(d)相当;或者,空气泡的尺寸(d1)与中空纳米粒子尺寸(d)相当;减反射层的厚度为100-13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层是由减反射涂料固化后形成,减反射涂料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丙烯酸酯单体、中空纳米粒子、光引发剂、异氰酸酯固化剂、发泡剂、和有机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反射涂料包括如下成分:1.20%-1.39%的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齐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林,高斌基,刘建凯,李刚,唐海江,张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