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90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0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涉及双PE管领域。包括两个PE管主体,两个PE管主体内壁的相对一侧共同套接有内连接件,内连接件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连接件,两个PE管主体表面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外连接件内壁的左右两侧相互套接,两个PE管主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多个限位环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内连接件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本技术通过设置内连接件对PE管主体之间进行连接,便于对PE管主体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带来便捷,同时可以对PE管主体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护,为操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pe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


技术介绍

1、现有pe管大多采用热熔的方式,将两个pe管通过热熔后产生的胶状物质在冷却后进行连接,因此在对两个pe管进行连接的时候,需要进行准确的定位操作,才能保持两个pe管连接位置的整齐,或者采用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

2、因此现有的大多双pe管在进行连接的时候,不方便进行操作,容易导致连接不紧密,并且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在对双pe管进行连接的时候,采用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长时间螺纹容易松动,同时在采用热熔的方式对双pe管进行连接的时候,不方便对双pe管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因此现有的大多双pe管在进行连接的时候,不方便进行操作,容易导致连接不紧密,并且不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在对双pe管进行连接的时候,采用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长时间螺纹容易松动,同时在采用热熔的方式对双pe管进行连接的时候,不方便对双pe管进行拆卸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包括两个pe管主体,两个所述pe管主体内壁的相对一侧共同套接有内连接件,所述内连接件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连接件,两个所述pe管主体表面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外连接件内壁的左右两侧相互套接,两个所述pe管主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多个所述限位环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内连接件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多个所述限位环的一侧表面和第一密封圈的一侧表面均共同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口。

3、优选的,多个所述连接杆杆壁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多个所述传动齿轮的相反一侧表面共同啮合连接有内外双齿环,所述内外双齿环的上侧表面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空腔内壁左右两侧的上侧转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滑槽,两个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均通过环形滑块分别与内外双齿环的左右两侧表面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安装轴杆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前侧表面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下侧表面与第一空腔内壁的下侧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件的上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蜗杆的上端贯穿第一空腔内壁的上侧和外连接件的下侧表面至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蜗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钮。

6、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圈,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下侧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内壁通过弧形滑块与转钮下侧表面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块的前后两侧表面和弧形滑槽内壁的后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磁片。

7、优选的,所述转钮的上侧表面开设有十字转动槽。

8、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通过设置pe管主体、内连接件、连接环、外连接件、限位环、第一密封圈、连接杆、卡块、卡口,本技术通过设置内连接件对pe管主体之间进行连接,便于对pe管主体之间的安装和拆卸带来便捷,同时可以对pe管主体之间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护,为操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捷。

11、2、通过设置连接杆、传动齿轮、内外双齿环、驱动齿轮、安装轴,在内外双齿环的作用下,方便带动所有连接杆上的传动齿轮进行转动,并且在驱动齿轮的作用下,便于带动内外双齿环进行转动,从而驱动所有连接杆上的卡块转动刀与卡口进行错位,使得卡块能够将限位环进行卡住,对pe管主体进行连接。

12、3、通过设置防滑圈、弧形滑槽、弧形滑块、磁片,在防滑圈的作用下,增加防滑圈与转钮之间的防滑性,从而避免转钮产生偏位,并且在磁片的作用下,使得弧形滑块在弧形滑槽中移动至指定的位置,保持转钮的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包括两个PE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PE管主体(1)内壁的相对一侧共同套接有内连接件(2),所述内连接件(2)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连接件(4),两个所述PE管主体(1)表面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外连接件(4)内壁的左右两侧相互套接,两个所述PE管主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多个所述限位环(5)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内连接件(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7),多个所述连接杆(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8),多个所述限位环(5)的一侧表面和第一密封圈(6)的一侧表面均共同开设有与卡块(8)相匹配的卡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杆(7)杆壁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0),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0)的相反一侧表面共同啮合连接有内外双齿环(11),所述内外双齿环(11)的上侧表面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12),所述驱动齿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轴(13),所述安装轴(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空腔内壁左右两侧的上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环形滑槽,两个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均通过环形滑块分别与内外双齿环(11)的左右两侧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13)杆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蜗轮(14),所述蜗轮(14)的前侧表面啮合连接有蜗杆(15),所述蜗杆(15)的下侧表面与第一空腔内壁的下侧转动连接,所述外连接件(4)的上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蜗杆(15)的上端贯穿第一空腔内壁的上侧和外连接件(4)的下侧表面至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蜗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圈(17),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下侧开设有弧形滑槽(18),所述弧形滑槽(18)的内壁通过弧形滑块(19)与转钮(16)下侧表面的左侧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滑块(19)的前后两侧表面和弧形滑槽(18)内壁的后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磁片(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钮(16)的上侧表面开设有十字转动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包括两个pe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pe管主体(1)内壁的相对一侧共同套接有内连接件(2),所述内连接件(2)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所述连接环(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连接件(4),两个所述pe管主体(1)表面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外连接件(4)内壁的左右两侧相互套接,两个所述pe管主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多个所述限位环(5)的一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内连接件(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的左右两侧共同转动连接有多个连接杆(7),多个所述连接杆(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8),多个所述限位环(5)的一侧表面和第一密封圈(6)的一侧表面均共同开设有与卡块(8)相匹配的卡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杆(7)杆壁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0),多个所述传动齿轮(10)的相反一侧表面共同啮合连接有内外双齿环(11),所述内外双齿环(11)的上侧表面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12),所述驱动齿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轴(13),所述安装轴(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空腔内壁左右两侧的上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双pe管,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县春润节水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