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及油气润滑分站制造技术_技高网

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及油气润滑分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85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及油气润滑分站,属于润滑领域。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包括润滑油进口和压缩气体进口,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润滑油进口和压缩气体进口分别设置在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的一端;油气混合式分配器还包括若干并列安装在底板的模块体;每个模块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油通道、储油腔、第二油通道、气体通道、混合腔和油气出口。油气润滑分站包括油气混合式分配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每一路油量的独立精确控制,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混合式分配器,还涉及一种油气润滑分站。


技术介绍

1、油气润滑技术是一种精确润滑技术,节能环保,省工降耗。油气润滑装置分为一体式(综合性主站)和分体式(主站+分站),一体式油气润滑装置是由电器控制系统、供油站、压缩气体控制系统、油路分配系统油气混合器组成综合性主站,分体式油气润滑装置是由电气控制系统和供油站构成的单一性主站,与压缩气体控制系统、油路分配系统及油气混合器构成的单一性分站共同组成。

2、现有技术中的油气润滑分站中的油路分配系统通常由片式递进式分配器、接近开关、电磁节流阀、过滤器、压力表和高压球阀组成。为了精准控制分配油量,一方面要精确计算润滑点用油量,然后进行递进式分配器选型,另一方面利用间歇式供油达到精确供油,油气混合是由油气混合器来完成。但是,递进式分配器控制分配油量方式有以下缺点:一旦递进式分配器设计定型,控制分配的每一路油量无法改变,如果要调整分配油量,只能控制供油时间和间歇时间。然而,通过控制时间改变油量的方式会使得每一路的油量同时增加或减小,并不能独立控制每一油路的油量定量供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及油气润滑分站,其目的是:解决每一路油量无法独立精确控制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包括润滑油进口和压缩气体进口,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所述润滑油进口和压缩气体进口分别设置在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的一端;

4、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还包括若干并列安装在底板的模块体;每个所述模块体上分别设有第一油通道、储油腔、第二油通道、气体通道、混合腔和油气出口;

5、第一油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润滑油主通道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第二油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压缩气体主通道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端与所述油气出口相连通;

6、所述模块体上还安装有第一电磁线圈、截流顶杆、第二电磁线圈和双活塞组件;

7、所述第一电磁线圈驱动截流顶杆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油通道的连通状态;

8、所述第二电磁线圈驱动双活塞组件移动以控制所述储油腔与第二油通道的连通状态,同时将储油腔输出至第二油通道。

9、作为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活塞组件包括外筒、活塞套和活塞杆;

10、所述外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块体上,所述活塞套活动安装在所述外筒内,所述活塞杆活动安装在所述活塞套内;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驱动活塞套和活塞杆相对于外筒向下移动;

11、所述储油腔中还设置有出油口环,所述出油口环将储油腔分为上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2、第一部分与活塞套所在的腔体相连通,所述活塞套的外圆面与储油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13、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油通道相连通;出油口环上设置有中心孔、贯穿油道和出油通道;贯穿油道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连通;出油通道一端与中心孔的中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油通道的入口端相连通;

14、所述活塞杆向下穿过所述中心孔,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安装在储油腔中的第二弹簧相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用于驱动活塞杆向上移动复位;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设有位于出油口环下侧的堵头,活塞杆中部设有密封圈,当活塞杆向上复位后,中部的密封圈和下端的堵头分别将中心孔的上下两端封堵。

15、作为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块体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活塞杆或活塞套位置的接近开关。

16、作为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腔为组合圆孔状,左端与所述第二油通道相连通,右端的肩面处安装有气阀压环,混合腔右侧所连通的开口处安装有气阀顶杆;

17、所述气体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气阀压环与气阀顶杆之间,所述气阀压环的右端用于与气阀顶杆的左端相接触,以控制气体通道与混合腔之间的连通状态;

18、所述混合腔内还安装有第一密封顶头、第二密封顶头以及位于第一密封顶头和第二密封顶头之间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密封顶头位于混合腔的左端,第二密封顶头位于气阀压环的左端;

19、所述混合腔的出口端开设在第一密封顶头和第二密封顶头之间。

20、作为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进一步改进:模块体上还安装有与气体通道相连通的流量传感器。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油气润滑分站,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气体管路、润滑油管路以及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

22、所述气体管路与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压缩气体进口相连通,所述润滑油管路与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润滑油进口相连通。

23、作为上述油气润滑分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管路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阀门、气水分离器、第三阀门、调压阀和压力开关;

24、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分离水出水管。

25、作为上述油气润滑分站的进一步改进:调压阀上安装有气压表。

26、作为上述油气润滑分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油管路上沿润滑油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二阀门、油压表和节流阀。

27、作为上述油气润滑分站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各油气出口分别连接有透明管。

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29、1、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每一路为单独控制,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电、断电时间就能实现对每一路油量的独立精确控制,且各油路之间不会相互影响,维护、更换方便。

30、2、油量采用双电磁线圈和双活塞组件进行控制,该方式不仅能够确保进入储油腔和从储油腔输出的油量都是准确的,而且双活塞组件巧妙的实现了泵油和出油通道开闭的联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优点,故障率低,且采用橡胶材质的双活塞组件不易被卡死,储油腔内壁不易被划伤。

31、3、混合腔采用双顶头和气阀压环相配合的结构,能够根据油压和气压自动开闭,并对气体流量进行精确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包括润滑油进口(813)和压缩气体进口(8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801),底板(801)上设有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所述润滑油进口(813)和压缩气体进口(812)分别设置在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活塞组件(805)包括外筒(8051)、活塞套(8052)和活塞杆(805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体(804)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活塞杆(8053)或活塞套(8052)位置的接近开关(8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809)为组合圆孔状,左端与所述第二油通道(818)相连通,右端的肩面处安装有气阀压环(823),混合腔(809)右侧所连通的开口处安装有气阀顶杆(8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模块体(804)上还安装有与气体通道(824)相连通的流量传感器(811)。

6.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的油气润滑分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安装有气体管路、润滑油管路以及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润滑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一阀门(1)、气水分离器(2)、第三阀门(3)、调压阀(4)和压力开关(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润滑分站,其特征在于:调压阀(4)上安装有气压表(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润滑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管路上沿润滑油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第二阀门(11)、油压表(13)和节流阀(10)。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润滑分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混合式分配器(8)的各油气出口(808)分别连接有透明管(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包括润滑油进口(813)和压缩气体进口(8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801),底板(801)上设有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所述润滑油进口(813)和压缩气体进口(812)分别设置在润滑油主通道和压缩气体主通道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活塞组件(805)包括外筒(8051)、活塞套(8052)和活塞杆(805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体(804)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活塞杆(8053)或活塞套(8052)位置的接近开关(8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式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809)为组合圆孔状,左端与所述第二油通道(818)相连通,右端的肩面处安装有气阀压环(823),混合腔(809)右侧所连通的开口处安装有气阀顶杆(810);

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路平彭淑玲王希唐丽君刘学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华顺机械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