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端板,以及一种设置有该端板的电芯模组。
技术介绍
1、电池包一般是由多个电池模组集合而成,每个电池模组中一般通过排列以及串/并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电芯,每个电芯内都有电解质溶液和电极,用于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而且并排布置的多个电芯的排列初始位置和排列终止位置分别设置有端板。
2、当电芯处于eol(end oflife,即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状态时一般都会发生膨胀,从而挤压端板,此时电芯以及电池模组内的膨胀力蓄存较大,容易导致电芯端盖爆裂或漏液问题,缩短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板和设置有该端板的电芯模组,能够减小甚至避免电芯处于eol状态时导致的电芯端盖爆裂或漏液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端板,用在电芯模组中对并排布置的多个电芯进行限位,所述端板包括沿x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板区、第二板区、第三板区,所述第一板区、所述第二板区、所述第三板区的强度分别为k1、k2、k3,所述k1、k2、k3满足:k2<k1,k2<k3。
4、可选地,所述第二板区的溃缩临界压力值为q,所述q满足15000n≤q≤25000n。
5、可选地,所述第一板区、所述第二板区和所述第三板区的厚度分别为d1、d2、d3,所述d1、d2、d3满足:d2<d1,d2<d3。
6、可选地,所述第一板区、所述第二板区、所述第三板区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7、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在端板厚度方向上的凸出高度分别为d1'、d2'、d3',d2'<d1',d2'<d3';
8、和/或,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的筋板厚度分别为d1'、d2'、d3',d2'<d1',d2'<d3';
9、和/或,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包括在x方向上并排布置有多个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中相邻筋板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2>x1,x2>x3;
10、和/或,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分别包括在z方向上并排布置有多个筋板,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中相邻筋板距离分别为z1、z2、z3,z2>z1,z2>z3。
11、可选地,d1=d2=d3=8mm~15mm,d1'=d2'=d3'=4mm~13mm;和/或,d1'=d3'=1.5mm~4mm,d2'=0.7mm~2.5mm;和/或,x1=x3=5mm~30mm,x2=5mm~140mm;和/或,z1=z3=5mm~30mm,z2=5mm~100mm。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板区、所述第二板区、所述第三板区在x方向上的长度分别为s1、s2、s3,s1=s3=10mm~50mm,s2=0~280mm。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板区和所述第二板区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区,所述第一连接板区的板体厚度为d0;所述第二板区和所述第三板区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区,所述第二连接板区的板体厚度为d0;所述d0和d2满足:d0<d2,d0=2mm~4mm。
14、可选地,所述第二板区包括第一板区单元和第二板区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板区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区单元之间的第三连接板区,所述第三连接板区的板体厚度为d0;
15、所述第一板区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区单元的厚度为d2;
16、所述d0和d2满足:d0<d2,d0=2mm~4mm。
17、可选地,所述第一板区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区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底部连接板,所述第一底部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区的底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区单元、所述第二板区单元连接。
18、一种电芯模组,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电芯,以及上文中所述的端板,所述端板位于多个所述电芯的排列初始位置和/或排列终止位置。
19、由于电芯发生膨胀时中间区域变形最大,因此本技术提供的端板和电芯模组中,位于第一板区和第三板区之间的第二板区的强度相对较小(即k2<k1且k2<k3),即第二板区抵御变形的能力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位于端板中心区域或扩进中心区域的溃缩薄弱区。当电芯处于eol状态发生膨胀时,第二板区所在区域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不仅能够避免端板失效,而且能够为电芯提供更多的膨胀空间,从而有利于避免电芯端盖爆裂或漏液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板,用在电芯模组中对并排布置的多个电芯进行限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沿X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板区(1)、第二板区(2)、第三板区(3),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所述第三板区(3)的强度分别为K1、K2、K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区(2)的溃缩临界压力值为Q,所述Q满足15000N≤Q≤2500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和所述第三板区(3)的厚度分别为D1、D2、D3,所述D1、D2、D3满足:D2<D1,D2<D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所述第三板区(3)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D1=D2=D3=8mm~15mm,D1'=D2'=D3'=4mm~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所述第三板区(3)在X方向上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1)和所述第二板区(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区(4),所述第一连接板区(4)的板体厚度为D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区(2)包括第一板区单元(21)和第二板区单元(2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板区单元(21)和所述第二板区单元(23)之间的第三连接板区(22),所述第三连接板区(22)的板体厚度为D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单元(21)和所述第二板区单元(23)之间设置有第一底部连接板(9),所述第一底部连接板(9)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板区(22)的底部,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区单元(21)、所述第二板区单元(23)连接。
10.一种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电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端板,所述端板位于多个所述电芯的排列初始位置和/或排列终止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板,用在电芯模组中对并排布置的多个电芯进行限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沿x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板区(1)、第二板区(2)、第三板区(3),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所述第三板区(3)的强度分别为k1、k2、k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区(2)的溃缩临界压力值为q,所述q满足15000n≤q≤2500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和所述第三板区(3)的厚度分别为d1、d2、d3,所述d1、d2、d3满足:d2<d1,d2<d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所述第三板区(3)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d1=d2=d3=8mm~15mm,d1'=d2'=d3'=4mm~1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区(1)、所述第二板区(2)、所述第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杰城,赵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冠宇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