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46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包括主体和刮板;主体四周设有侧边下层;各侧边下层依次连接形成凹槽,用于盛装制备微针膜的溶液;凹槽的底部设有与微针针体相匹配的微针阵列;刮板底部两侧有滑轮;主体相对两侧的侧边下层上设置有相对而立、互相平行且与滑轮相匹配的两条滑槽,使得滑轮能够沿滑槽滑动实现刮板刮除凹槽内多余的制备微针膜的溶液。本技术制备微针膜时可用刮板刮去多余溶液,成膜美观,制备出的微针针型完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移动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


技术介绍

1、通过皮肤传送药物时,皮下注射和外用乳膏是最常用的方式,由于注射会产生疼痛,患者不太容易接受皮下注射的方式。然而外用乳膏的方式又显示出较低的生物利用率:皮肤是局部给药的主要障碍。皮肤主要分为:最外层角质层、中间表层和最厚的真皮层。角质层表现出主要的屏障作用,只允许某些亲酯性和低分子量的药物通过,因此该层渗透性相对较低。

2、目前,已研究出各种外用或者透皮传送技术,如纳米载体装载外用药膏、经皮贴剂以及微针。其中,微针是近年来消费市场上兴起的透皮技术,在美容、医学和化妆品上都获得巨大的关注。制造微针的主要类型有实心微针、中空微针、涂层微针,水凝胶微针和溶解微针。目前最常用的微针制造方法有模具法、化学腐蚀法和激光切割法。现有的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在制备微针时,微针膜背面凹凸不平,厚度不均匀,产品质量不高,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成膜美观,产品质量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包括主体和刮板;主体四周设有侧边下层;各侧边下层依次连接形成凹槽,用于盛装制备微针膜的溶液;凹槽的底部设有与微针针体相匹配的微针阵列;刮板底部两侧有滑轮;主体相对两侧的侧边下层上设置有相对而立、互相平行且与滑轮相匹配的两条滑槽,使得滑轮能够沿滑槽滑动实现刮板刮除凹槽内多余的制备微针膜的溶液。

4、作为优选,两条滑槽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条滑槽的上方均设置有侧边上层。刮板的底部边(不包含两侧滑轮)的长度大于两条滑槽所在的侧边下层之间的距离,但小于两条侧边上层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在刮板倒下时,刮板的底部边依然能够架设在两条滑槽所在的侧边下层上,不会直接倒在凹槽内破坏微针膜。

5、作为优选,滑槽的长度大于其相同方向上凹槽的长度,且滑槽的两端设置有封头。这有利于刮板能够将多余的制备微针膜的溶液刮出凹槽,同时又能防止刮板整体移出主体。

6、作为优选,主体不具有滑槽的两侧或一侧侧边下层上设置有取膜凹槽,用于微针膜制备完成后的取模;取膜凹槽的底部高于微针阵列的顶部。

7、作为优选,主体不具有滑槽的两侧侧边下层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取膜凹槽。

8、作为优选,刮板设有抓口,用于抓握刮板。

9、作为优选,刮板可与主体拆分开。

10、作为优选,主体和刮板皆为316不锈钢材质。

11、作为优选,主体的底部为正方形。

12、作为优选,主体高度为10-50mm,边长为50-500mm;侧边下层的高度为2-10mm,横截面宽度为4-12mm;侧边上层的高度为2-10mm;滑槽横截面宽度为1-3mm。

13、作为优选,微针阵列深度为10-2000μm,底部直径为10-1000μm,间距为10-1000μ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5、(1)本技术制备微针膜时可用刮板刮去多余溶液,使微针膜背面平整,厚度均匀,成膜美观。

16、(2)本技术具有专门的取膜凹槽,脱模方便,保证了微针膜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17、(3)316不锈钢材质制作出的模具不易变形,制备出的微针针型完美;且模具与制备微针的溶液不反应;微针成品与模具间的附着力小,易于脱模;不锈钢材质经久耐用,一次投入,长期产出,性价比高。

18、(4)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移动,不用电力,可重复利用、成本低等优点。

19、本技术制备微针膜时可用刮板刮去多余溶液,成膜美观,制备出的微针针型完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移动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刮板(2);所述主体(1)四周设有侧边下层(12);各所述侧边下层(12)依次连接形成凹槽,用于盛装制备微针膜的溶液;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与微针针体相匹配的微针阵列(15);所述刮板(2)底部两侧有滑轮(21);所述主体(1)相对两侧的侧边下层(12)上设置有相对而立的、互相平行且与所述滑轮(21)相匹配的两条滑槽(14),使得所述滑轮(21)能够沿所述滑槽(14)滑动实现所述刮板(2)刮除所述凹槽内多余的制备微针膜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滑槽(14)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条所述滑槽(14)的上方均设置有侧边上层(13);所述刮板(2)的底部边的长度大于两条所述滑槽(14)所在的所述侧边下层(12)之间的距离,但小于两条所述侧边上层(13)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4)的长度大于其相同方向上所述凹槽的长度,且所述滑槽(14)的两端设置有封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为正方形;所述主体(1)高度为10-50mm,边长为50-500mm;所述侧边下层(12)的高度为2-10mm,横截面宽度为4-12mm;所述侧边上层(13)的高度为2-10mm;所述滑槽(14)横截面宽度为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不具有滑槽(14)的两侧或一侧所述侧边下层(12)上设置有取膜凹槽(11),用于微针膜制备完成后的取模;所述取膜凹槽(11)的底部高于所述微针阵列(15)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不具有滑槽(14)的两侧所述侧边下层(12)上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取膜凹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上设有抓口(22),用于抓握所述刮板(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2)可与所述主体(1)拆分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和所述刮板(2)皆为316不锈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15)深度为10-2000μm,底部直径为10-1000μm,间距为10-1000μ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刮板(2);所述主体(1)四周设有侧边下层(12);各所述侧边下层(12)依次连接形成凹槽,用于盛装制备微针膜的溶液;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与微针针体相匹配的微针阵列(15);所述刮板(2)底部两侧有滑轮(21);所述主体(1)相对两侧的侧边下层(12)上设置有相对而立的、互相平行且与所述滑轮(21)相匹配的两条滑槽(14),使得所述滑轮(21)能够沿所述滑槽(14)滑动实现所述刮板(2)刮除所述凹槽内多余的制备微针膜的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滑槽(14)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条所述滑槽(14)的上方均设置有侧边上层(13);所述刮板(2)的底部边的长度大于两条所述滑槽(14)所在的所述侧边下层(12)之间的距离,但小于两条所述侧边上层(13)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4)的长度大于其相同方向上所述凹槽的长度,且所述滑槽(14)的两端设置有封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微针膜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为正方形;所述主体(1)高度为10-50mm,边长为50-500mm;所述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佳成李康乐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华瑞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