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455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9
本技术涉及电解槽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包括双极板与设于所述双极板两侧的第一单极板和第二单极板,所述第一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第一制氢模块,所述第二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制氢模块结构相同的第二制氢模块,所述第一制氢模块包括极框和安装于极框内的膜电极组件;所述膜电极组件包括膜电极、钛板和密封框。通过在膜电极的外周粘附密封框,将膜电极固定于钛板上,膜电极即使处于失水状态也不会发生蜷缩变形,确保膜电极在电解槽维护保养时能够保持展开的状态;通过在极框的一侧设置容纳槽,将膜电极组件安置于容纳槽中,简化了膜电极组件的安装流程,节省了膜电极的组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解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


技术介绍

1、电解槽用于电解液态水并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槽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经常需要拆卸对其进行加装或是缩减制氢模块或是对现有制氢模块进行维护保养,电解槽在拆卸后其膜电极处于失水状态,膜电极在失水状态下半小时即可能发生蜷缩形变,使得膜电极的四周向内翻卷,故而需要操作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安装好膜电极,否则膜电极产生蜷缩形变影响后续电解效果。

2、另一方面,现有的膜电极为了能够固定在极框和双极板之间,会在膜电极的顶部和底部设置连接孔(如图9所示),这样一来增加了膜电极的生产工艺,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再者,现有膜电极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依靠定位柱进行安装定位,具体为将定位柱插设在膜电极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孔中,确保膜电极沿着定位柱向下滑落并能够与极框对齐,上述安装方式操作步骤复杂,操作人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在安装步骤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解决现有电解槽膜电极在拆卸后易蜷缩变形,且现有膜电极安装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包括双极板与设于所述双极板两侧的第一单极板和第二单极板,所述第一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第一制氢模块,所述第二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制氢模块结构相同的第二制氢模块;

4、所述第一制氢模块包括极框和安装于极框内的膜电极组件;

5、所述膜电极组件包括膜电极、钛板和密封框;

6、所述膜电极设于钛板上,所述密封框沿所述膜电极的边框粘覆于所述膜电极和钛板上;

7、所述极框与双极板相对的一侧面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安装膜电极组件。

8、优选的,所述密封框与所述膜电极的粘覆重合宽度在2mm-3mm之间。

9、优选的,所述第一制氢模块还包括第一钛网、第二钛网和钛毡;

10、所述第一钛网、第二钛网和钛毡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单极板和所述膜电极之间,所述第一钛网、第二钛网和钛毡的孔径呈梯度分布逐渐减小。

11、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

12、所述第一端板设于所述第一单极板的外侧,所述第二端板设于所述第二单极板的外侧,所述第一绝缘板设于第一端板和第一单极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板设于第二端板和第二单极板之间。

13、优选的,还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出氧通道;

14、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出氧通道呈对角设置;

15、所述进水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一端板、第一绝缘板、第一单极板、极框、双极板和第二制氢模块,所述进水通道用于引入液态水;

16、所述出水出氧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制氢模块、双极板、极框、第一单极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一端板,所述出水出氧通道用于将未电解的液态水和反应生成的氧气导出电解槽。

17、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出氢通道和第二出氢通道;

18、所述第一出氢通道和第二出氢通道的连线与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出氧通道的连线呈交叉设置;

19、所述第一出氢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制氢模块、双极板、极框、第一单极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一端板;

20、所述第二出氢通道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制氢模块、双极板、极框、第一单极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一端板;

21、所述第一出氢通道和第二出氢通道均用于将电解生成的氢气导出电解槽。

22、优选的,所述极框还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

23、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对角设置;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进水通道连接,所述第一流道用于将进水通道中的液态水引入膜电极,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出水出氧通道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用于将未参与反应的液态水和膜电极电解产生的氧气导入所述出水出氧通道;

24、所述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连线交叉设置,所述第三流道与第一出氢通道连接,所述第三流道用于将膜电极电解产生的氢气导入所述第一出氢通道,所述第四流道与第二出氢通道连接,所述第四流道用于将膜电极电解产生的氢气导入所述第二出氢通道。

25、优选的,所述极框还包括两凹槽和两密封圈;

26、所述极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凹槽,两所述密封圈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凹槽中,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极框漏水漏气。

27、优选的,所述钛板的孔隙率在70%-75%之间。

28、优选的,所述膜电极组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容纳槽的槽深。

29、本技术的贡献在于:本技术通过在膜电极的外周粘附密封框,将膜电极固定于钛板上,膜电极即使处于失水状态也不会发生蜷缩变形,确保膜电极在电解槽维护保养时能够保持展开的状态;通过在极框的一侧设置容纳槽,将膜电极组件安置于容纳槽中,简化了膜电极组件的安装流程,节省了膜电极的组装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包括双极板与设于所述双极板两侧的第一单极板和第二单极板,所述第一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第一制氢模块,所述第二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制氢模块结构相同的第二制氢模块,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与所述膜电极的粘覆重合宽度在2mm-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氢模块还包括第一钛网、第二钛网和钛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出氢通道和第二出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框还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框还包括两凹槽和两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板的孔隙率在70%-7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组件的厚度大于所述容纳槽的槽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包括双极板与设于所述双极板两侧的第一单极板和第二单极板,所述第一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第一制氢模块,所述第二单极板和双极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制氢模块结构相同的第二制氢模块,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与所述膜电极的粘覆重合宽度在2mm-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氢模块还包括第一钛网、第二钛网和钛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氢机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劲易荣黄静周之倞韦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