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动式执手锁。
技术介绍
1、在一些国家或者地区中,为了满足便捷使用以及兼备安全性的要求,执手锁被要求同时具备斜锁舌和呆锁舌以满足安规要求,其中,斜锁舌和呆锁舌分别处于相互独立的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中。在无需将门板锁死的情况下,先驱使第二锁体的呆锁舌缩回,关门时只需推动门板,第一锁体的斜锁舌就会压缩弹簧而缩回、然后在弹簧的作用下重新伸出,实现便捷开关门;当需要将门板锁死时,再驱使第二锁体的呆锁舌伸出,起到双重保护的效果。
2、以上结构的执手锁在需要获得较高的安全性时必须单独操作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的开启和关闭方能实现开关门,导致实际使用非常不方便。为此,国内的一些执手锁则通过复杂的联动机构实现斜锁舌和呆锁舌之间的联动,从而实现斜锁舌和呆锁舌同步伸出和缩回。
3、然而,这些执手锁的联动机构通常配置有大量的连杆机构和弹性件,斜锁舌和呆锁舌均为设于锁体内的非标件,结构复杂,而且,斜锁舌与呆锁舌之间的距离一般有两个到三个的常用规格,当斜锁舌与呆锁舌之间的距离需求不同时,则需要改变联动机构的全部结构,通用性极低,不利于生产、组装和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联动式执手锁,该执手锁以简单的结构联动斜舌组件和呆舌组件,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而且能够满足两种的斜舌组件与呆舌组件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产品的适用范围。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包括:前锁体,所述前锁体转动设置有前执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以上联动式执手锁在开关门时转动前执手,前执手通过齿轮组驱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同步转动,第二连杆选择性地连接第一输出轴或者第二输出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时带动斜舌组件和呆舌组件同步伸缩移动,从而简化产品结构,也同时提供了第一中心距和第二中心距的两种输出规格,拓展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另外,斜舌组件和呆舌组件外置于前锁体与后锁体之间,适用于标准化的斜舌组件和呆舌组件。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所述后执手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直接啮合或者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直接啮合或者通过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通过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联接,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的几何中心由下往上依次排列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中心距,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之间形成联接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的加速齿轮副。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一空转槽,另一设有可在所述第一空转槽内移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从所述第一空转槽的一端活动至所述第一空转槽的另一端之后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其中之一设有第二空转槽,另一设有可在所述第二空转槽内移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从所述第二空转槽的一端活动至所述第二空转槽的另一端之后能够带动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一起转动;当所述后执手转动开门或者关门时,所述后执手、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转动角度相一致。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空转槽绕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空转槽连通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驱动部凸出成型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侧部并伸入所述第一空转槽之内,所述第一输出轴沿其轴向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连杆能够可拆卸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孔。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齿轮的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空转槽绕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设置于所述第三齿轮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空转槽连通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驱动部凸出成型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侧部并伸入所述第二空转槽之内,所述第二输出轴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连杆能够可拆卸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孔。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的中部设有枢接部,所述后执手可拆卸设于所述枢接部,所述后执手相对所述后锁体具有用于顺时针开门的第一安装位置和用于逆时针开门的第二安装位置;当所述后执手处于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一空转槽的第一端以处于第一角度位置,所述第二驱动部位于所述第二空转槽的第一端以处于第一角度方位;当所述后执手切换至所述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第一驱动部切换至所述第一空转槽的第二端以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所述第二驱动部切换至所述第二空转槽的第二端以处于第二角度方位。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锁体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空转槽的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一穿孔和与所述第一空转槽的第二端相对应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侧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后锁体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转槽的第一端相对应的第三穿孔和与所述第二空转槽的第二端相对应的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所述第四穿孔的侧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三标识和第四标识。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邻近所述第一齿轮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以及模数均相等,邻近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以及模数均相等。
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动式执手锁,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王喜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元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