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利专利>正文

卷轴框绷网器装置及其绷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32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轴框绷网器及其绷网方法,所述卷轴框绷网器包括矩形框架,用于支承卷轴框,所述卷轴框包括卷轴和嵌网;扭矩工具,用于抓持在所述卷轴轴向的中间位置;所述扭矩工具还用于转动所述卷轴,以向所述嵌网施加张力;以及转动件,与所述矩形框架联接,用于转动所述扭矩工具。所述绷网方法包括:1)支承所述卷轴框的角部;2)使用位于两角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工具抓持所述卷轴框的卷轴;3)使用所述工具转动所述卷轴;以及4)紧固所述卷轴阻止转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绷网器对卷轴框进行绷网操作时,对卷轴施加的调整力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轴框绷网器及其绷网方法,用于给卷轴框上安装的丝网提供张 紧力。
技术介绍
丝网印刷领域采用的卷轴框包括位于卷轴框四个角部的角部支架、以及角部支架 之间连接的卷轴,卷轴上设有狭缝,用来固定丝网边缘的锁条;其中卷轴的两端设有轴头, 在进行绷网操作时,一般通过扳手的前端卡在轴头上扳动,轴头带动卷轴转动,进而使得丝 网被绷紧,在丝网张紧力达到需要程度后,通过螺栓等固定件将卷轴与角部支架固定,保持 丝网张力。在进行丝网绷紧操作时,由于轴头设孩子在卷轴的端部,所以扳手对轴头施加扳 动力时,卷轴的受力不均勻;另外,人工在扳动扳手时,力量无法准确控制,因此卷轴转动的 角度也没办法精细控制,对丝网的张力调整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卷轴框绷网器及其绷网方法,其在对卷轴框进行绷网操 作时,对卷轴施加的调整力更加均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卷轴框拉伸系统,包括矩形框架,用于支承卷轴框,所述卷轴框包括卷轴和嵌网;扭矩工具,用于抓持在所述卷轴轴向的中间位置;所述扭矩工具还用于转动所述 卷轴,以向所述嵌网施加张力;以及转动件,与所述矩形框架联接,用于转动所述扭矩工具。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还包括四个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角部 的块体;所述四个块体的顶面共面;所述块体用于在所述卷轴框的角部支承所述卷轴框。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还包括四个位于所述框架的四个角部的销, 这些销用于将所述卷轴框定位在所述矩形框架上。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所述扭矩工具包括用于向所述卷轴施加切 向力的抓持部、以及用于向所述卷轴施加径向力的承载表面。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的距离 用于形成大约9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这里的90度角为抓持部和所述承载表面作 用在卷轴上时,二者相对于卷轴的轴心的圆心角的大小。下面所述的角度的间隔的定义亦 是如此。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的距离 用于形成大于20、30、40、50、60、70或8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的距离 用于形成小于170、160、150、140、130、120、110或10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所述转动件与一底端枢接。所述转动件转动时对所述扭矩工具施加转动压力,使得扭矩工具抓持在卷轴上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所述转动件包括与矩形框架固定安装的支 架体以及可相对支架体上下升降动作的升降体。升降体的下端可以作用在所述扭矩工具 上,使得扭矩工具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所述支架体上设有竖直的狭缝状滑道,所述 升降体包括可相对于支架体螺旋升降的导螺杆、导螺杆底部的支座以及导螺杆顶部的手 柄,其中导螺杆底部的支座上设有与狭缝状滑道上下滑动配合的销。通过手柄使得导螺杆 转动,在导螺杆和支架体上的螺纹的作用下,导螺杆相对于支架体边转动边升降运动,销与 滑道的配合对导螺杆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导螺杆的转动升降来对扭矩工具施加转动 力,与现有技术通过手动扳动扭矩工具相比,其施力精度高,可调性强。进一步的,在上述卷轴框拉伸系统中,所述扭矩工具用于将所述卷轴抓持在位于 所述卷轴的相对端部之间大致正中央的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用于转动卷轴框的卷轴的工具,该工具包括抓持部,用于与所述卷轴的狭缝啮合、以及向所述卷轴施加切向力以转动所述卷 轴;承载表面,用于向所述卷轴的侧面施加径向力;本体,其第一端部与所述抓持部连接,其第二端部与所述承载表面连接;以及把柄,与所述本体连结,用于使所述工具绕所述卷轴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工具中,所述本体沿所述卷轴的长度方向布置。进一步的,在上述工具中,所述本体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卷轴的所述长度的四分之ο进一步的,在上述工具中,所述本体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卷轴的所述长度的一半。进一步的,在上述工具中,所述本体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卷轴的所述长度的四分之__ ο进一步的,在上述工具中,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的距离用于形成大 约9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进一步的,在上述工具中,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的距离用于形成大 于20、30、40、50、60、70或8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进一步的,在上述工具中,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的距离用于形成小 于170、160、150、140、130、120、110或10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一种用于在卷轴框上拉伸嵌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支承所述卷轴框的角部;使用位于两角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的工具抓持所述卷轴框的卷轴;使用所述工具转动所述卷轴;最后紧固所述卷轴阻止其转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使用位于所述卷轴框的角部的销限制所述卷轴 框。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抓持所述卷轴框的操作包括抓持位于所述卷轴框上的狭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四是一种用于将丝网紧固在卷轴框的卷轴的锁条狭缝内的 锁条的横截面,该锁条横截面包括形状通常呈矩形;第一端部,其厚度为第一厚度;允许将所述第一端部插到所述锁条狭缝的第一侧 凹槽内;第二端部,其厚度为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具有所述第二厚度的所述第 二端部可阻止将所述第二端部插到所述锁条狭缝的第二侧凹槽内。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所述第二端部的半径约为所述第二厚度的一半。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所述横截面从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 约为9. 5mm。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厚度约为1. 5mm。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所述第二端部的厚度约为4mm。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所述第一端部的厚度约小于2. 4mm。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所述第二端部的厚度约大于2. 6mm。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从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横截面的长 度在7mm至10mm之间。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从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所述横截面的长 度为 9. 0、9. 1、9. 2、9. 3、9. 4、9. 5、9. 6、9. 7、9. 8 或 9. 9mm。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还包括从所述第二端部伸出的突起部。进一步的,在上述横截面中,所述突起部延伸出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约为0. 5mm。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丝网印刷卷轴框绷网器的一实施例的正侧立体图。图2是图1中所示框架绷网器的正侧立体图和局部分解图。图3是图1中所示基座的正侧立体图和局部分解图。图4是图1中所示转动件的正侧透视分解详图。图5显示将工具支座与图4中所示导螺杆联接的正侧透视分解详图。图6显示将导螺杆啮合到板状件和螺母中的正侧透视分解详图。图7显示将手柄与图4中所示导螺杆联接的正侧透视分解详图。图8A是图1中所示扭矩工具的俯视详图。图8B是图8A中所示扭矩工具沿a-a线的横截面图。图9A是现有卷轴框的正侧透视分解图。图9B是卷轴框和扭矩工具的俯视图。图10是图9B中所示扭矩工具和卷轴沿b_b线的横截面图。图11是框架绷网器的局部立体图,显示图1中所示角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轴框拉伸系统,包括:矩形框架,用于支承卷轴框,所述卷轴框包括卷轴和嵌网;扭矩工具,用于抓持在所述卷轴轴向的中间位置;所述扭矩工具还用于转动所述卷轴,以向所述嵌网施加张力;以及转动件,与所述矩形框架联接,用于转动所述扭矩工具。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10-3-11 61/312,671一种卷轴框拉伸系统,包括矩形框架,用于支承卷轴框,所述卷轴框包括卷轴和嵌网;扭矩工具,用于抓持在所述卷轴轴向的中间位置;所述扭矩工具还用于转动所述卷轴,以向所述嵌网施加张力;以及转动件,与所述矩形框架联接,用于转动所述扭矩工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四 个角部的块体;所述四个块体的顶面共面;所述块体用于在所述卷轴框的角部支承所述卷 轴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位于所述框架的四个角 部的销,这些销用于将所述卷轴框定位在所述矩形框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工具包括用于向所述卷轴 施加切向力的抓持部、以及用于向所述卷轴施加径向力的承载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 的距离用于形成大约9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 的距离用于形成大于20、30、40、50、60、70或8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持部与所述承载表面之间 的距离用于形成小于170、160、150、140、130、120、110或100度角的间隔与所述卷轴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与一底端枢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工具用于将所述卷轴抓持 在位于所述卷轴的相对端部之间大致正中央的中间位置。10.一种用于转动卷轴框的卷轴的工具,该工具包括抓持部,用于与所述卷轴的狭缝啮合、以及向所述卷轴施加切向力以转动所述卷轴;承载表面,用于向所述卷轴的侧面施加径向力;本体,其第一端部与所述抓持部连接,其第二端部与所述承载表面连接;以及把柄,与所述本体连结,用于使所述工具绕所述卷轴转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所述卷轴的长度方向布置。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卷轴的所 述长度的四分之一。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卷轴的所述长度的一半。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长度至少为所述卷轴的所 述长度的四分之三。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抓持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