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1、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是国内首个相关领域的试验平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建成后将测试各种飞机轮胎、机轮刹车、起落架系统,在不同道面下高速动力学特性和真实跑道下大侧偏角动力学特性,采集基础数据,打破国外对关键技术基础数据的垄断,填补国内一项空白。
2、该试验平台采用试验台车模拟大飞机进行动力学地面试验,试验台车在滑轨试验线上运行速度非常快,产生的动能十分巨大,现需提供一种吸能缓冲结构,可承受试验台车的大水平冲击力,在试验台车无法正常减速停止时进行有效拦截,保证试验安全可控,减少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承受冲击能力强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于滑轨试验线末端,包括桩承台和多根锚索,所述锚索一端锚固于地面下,另一端锚固于所述桩承台内,所述桩承台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滑轨试验线的c形墙,所述c形墙内填充有用于拦截试验装置的缓冲料。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所述桩承台包括多根桩基和基础台,各所述桩基横排竖列预埋于地面下,各所述桩基桩顶伸入所述基础台。
6、所述锚索设置于各所述桩基之间,并锚固于所述基础台内,所述锚索与地面倾角设置为30度。
>7、所述基础台设置为坡度i=0.02的斜坡结构。
8、所述c形墙后方设置有抗冲墙。
9、所述c形墙上设置有泄水孔。
10、所述缓冲料设置有钢丝网围护。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2、本技术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施工时,先进行桩承台的建造施工,其结构稳定可靠,同时完成锚索的布置及张拉锁定,通过锚索抵抗高速运行的试验台车带来的大水平冲击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然后进行c形墙的浇筑施工,再往c形墙内填充缓冲料,通过缓冲料吸收试验台车剩余动能,降低试验装置受损程度,减少经济损失,消除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于滑轨试验线(1)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2)和多根锚索(3),所述锚索(3)一端锚固于地面下,另一端锚固于所述桩承台(2)内,所述桩承台(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滑轨试验线(1)的C形墙(4),所述C形墙(4)内填充有用于拦截试验装置的缓冲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承台(2)包括多根桩基(21)和基础台(22),各所述桩基(21)横排竖列预埋于地面下,各所述桩基(21)桩顶伸入所述基础台(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3)设置于各所述桩基(21)之间,并锚固于所述基础台(22)内,所述锚索(3)与地面倾角设置为3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台(22)设置为坡度i=0.02的斜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墙(4)后方设置有抗冲墙(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于滑轨试验线(1)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2)和多根锚索(3),所述锚索(3)一端锚固于地面下,另一端锚固于所述桩承台(2)内,所述桩承台(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滑轨试验线(1)的c形墙(4),所述c形墙(4)内填充有用于拦截试验装置的缓冲料(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承台(2)包括多根桩基(21)和基础台(22),各所述桩基(21)横排竖列预埋于地面下,各所述桩基(21)桩顶伸入所述基础台(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滑轨试验系统的吸能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严伟,邢昊,肖胜蓝,贺飒飒,熊蓉,吕茂丰,吴坤,李东海,王暄,殷齐家,向彬,伍彦斌,韩衍群,朱杰兵,邱建芬,罗斌,刘波,王磊,李维梓,罗丽泓,李强辉,戴华胜,胡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