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812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5
本公开涉及蓄电池检测系统,在该系统中,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与蓄电池连接,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比较单元与第二电压测量单元连接;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蓄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控制比较单元中;控制比较单元,用于根据电压信号,控制蓄电池进入带载状态;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蓄电池进入带载状态时的带载电压信号,并将带载电压信号输入到控制比较单元。控制比较单元,还用于根据带载电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检测蓄电池的状态。可以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性,且减少测试时受到的干扰,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检测,具体地,涉及蓄电池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1、风电机组蓄电池,能够在风电机组发生突然失电等紧急情况时,实现数据存储、桨叶回收等一系列工作。因此,需要对风电机组蓄电池的状态进行检测,以保证风电机组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存储数据以及回收桨叶。

2、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直流测试方法或交流测试方法对蓄电池进行检测,但是在采用这种方法对蓄电池进行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且测试容易受到干扰,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蓄电池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比较单元、第一电压测量单元以及第二电压测量单元,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比较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压测量单元连接;

3、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蓄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控制比较单元中;

4、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蓄电池进入带载状态;

5、所述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用于测量蓄电池进入带载状态时的带载电压信号,并将所述带载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控制比较单元;

6、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带载电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检测所述蓄电池的状态。

7、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接口与第一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测量模块的输入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测量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

8、所述第一测量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源接口测量所述蓄电池的所述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控制比较单元中。

9、可选地,所述第一测量模块包括电阻r2与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接地,以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压测量单元包括保护模块与第二测量模块,所述第二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保护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测量模块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11、所述第二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蓄电池进入带载状态时,测量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带载电压信号,并将所述带载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控制比较单元中。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测量模块包括mos管q1与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保护模块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8接地,以及所述mos管q1的所述源极通过电阻r7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

13、可选地,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第二电源接口,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测量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保险丝f1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的1端口分别与所述保险丝f1以及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的2端口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14、可选地,所述控制比较单元包括控制模块与比较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5、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蓄电池进入带载状态;

16、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带载电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检测所述蓄电池的状态。

17、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usb转串口模块以及稳压模块;

18、所述usb转串口模块的输入端用于通过usb接口与电源连接,所述usb转串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压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9、所述稳压模块,用于将电源电压转换为所述控制模块的额定工作电压,并将所述额定工作电压输入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20、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21、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与所述带载电压信号输入到所述显示模块中;

22、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电压信号以及所述带载电压信号。

23、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屏或lcd显示屏。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系统中设置控制比较单元、第一电压测量单元以及第二电压测量单元,并在第一电压测量单元测试到电压信号后,通过控制比较单元控制蓄电池进入带载状态,再通过第二电压测量单元测试蓄电池的带载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带载电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检测蓄电池的状态。由此,可以减少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且减少测试时受到的干扰,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比较单元、第一电压测量单元以及第二电压测量单元,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比较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压测量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接口与第一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测量模块的输入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测量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模块包括电阻R2与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接地,以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测量单元包括保护模块与第二测量模块,所述第二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保护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测量模块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模块包括MOS管Q1与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保护模块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8接地,以及所述MOS管Q1的所述源极通过电阻R7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3以及第二电源接口,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测量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保险丝F1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的1端口分别与所述保险丝F1以及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的2端口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口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包括控制模块与比较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USB转串口模块以及稳压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屏或LCD显示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比较单元、第一电压测量单元以及第二电压测量单元,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入端用于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比较单元与所述第二电压测量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接口与第一测量模块,所述第一测量模块的输入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电源接口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第一测量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模块包括电阻r2与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均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接地,以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源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口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测量单元包括保护模块与第二测量模块,所述第二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保护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二测量模块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蓄电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模块包括mos管q1与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控制比较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用于连接电源,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繁礼张博于重阳李白胡佳奇赵学杰田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龙源蒙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