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793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3
本申请涉及户用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储能构件,储能构件包括电池和逆变器;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热水器以及换热器;逆变器与换热器的热管道通过第一回路串联,电池靠近于第一回路;热水器与换热器的冷管道通过第二回路串联;热水器与电池通过第一回路、第二回路以及换热器能够进行热交换,以使电池处于低制冷工作模式、热水器处于低加热工作模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低功耗的储能热管理系统,电池低制冷模式下,电池可利用家用热水器内冷水做为冷源,实现电池处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均衡,家用热水器可回收电池及逆变器余热完成对家用自来水的加热,满足日常热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户用储能,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户用储能装置越来越受大家欢迎;目前,户用装置包括光伏板、储能构件、逆变器,其中光伏板用于收集光能,光能通过逆变器储存在储能构件中,优选地,储能构件为锂电池;由锂电池储存的电能能够用于户用电器或可以并入至电网中。

2、对于锂电池在供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目前多数采用的是风冷的散热方式方案,具体为采用风扇的散热方式,将风扇直接靠近锂电池,利用风扇吹出去的风,对锂电池散热;此种方案虽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成本低,但换热能力差且多余的热量浪费了。

3、因此,亟需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户用储能装置的换热能够差且浪费了由电池产生的热量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储能构件,所述储能构件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逆变器;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热水器以及换热器;

3、所述逆变器与所述换热器的热管道通过第一回路串联,所述电池靠近于所述第一回路;

4、所述热水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冷管道通过第二回路串联;

5、所述热水器与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以及所述换热器能够进行热交换,以使所述电池处于低制冷工作模式、所述热水器处于低加热工作模式。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双芯水冷板以及散热构件;

7、所述双芯水冷板具有第一制冷部以及第二制冷部;

8、所述第一制冷部串联于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双芯水冷板且靠近所述第一制冷部;

9、所述散热构件和所述第二制冷部通过第三回路串联;

10、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一制冷部与所述第二制冷部进行热交换,以使所述电池处于高制冷工作模式。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双芯水冷板包括主体、能够作为第一制冷部的第一制冷管路、能够作为所述第二制冷部的第二制冷管路以及隔板;

12、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管路与所述第二制冷管路之间;

13、所述第一制冷管路与所述第二制冷管路通过所述隔板进行热交换。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冷管路与所述第二制冷管路均设置有多个;

15、多个所述第一制冷管路以及多个所述第二制冷管路均沿所述电池的厚度方向间隔排布。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构件包括风扇以及散热器;

17、所述散热器串联于所述第三回路,所述风扇靠近所述散热器。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户用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热水器,所述换热器、所述散热构件以及所述电池通讯连接;

19、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接收到所述热水器以及所述电池的工作模式,从而控制所述换热器以及所述散热构件的通断。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回路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加热器和三通阀;

21、所述加热器、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均串联于所述第一回路;

22、所述第四回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第一制冷部之间所述第一回路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

23、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导通于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且关断所述散热构件时,利用所述加热器以及所述换热器能够使得所述热水器以及所述电池均处于高加热工作模式;

24、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三通阀的第三端导通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端,且启动所述散热构件时,利用所述加热器以及所述换热器能够使得所述热水器处于高制热工作模式,利用所述散热构件能够使得所述电池处于高制冷工作模式。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以及所述第四回路上均设置有水泵;

26、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以使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分别控制所述水泵的开启和关断。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通过导热胶固定于所述双芯水冷板。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30、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储能构件,所述储能构件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逆变器;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热水器以及换热器;

31、所述逆变器与所述换热器的热管道通过第一回路串联,所述电池靠近于所述第一回路;

32、所述热水器与所述换热器的冷管道通过第二回路串联;

33、所述热水器与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以及所述换热器能够进行热交换,以使所述电池处于低制冷工作模式、所述热水器处于低加热工作模式。

34、综上,热水器中的自来水通过第二回路通入至换热器的冷管道中,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回路通入至换热器的热管道,在换热器中,热管道与冷管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热管道其温度逐渐降低,进而逐渐降低电池的温度,此时的第一回路可以理解为是防冻液回路;与此同时,电池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也能够对热水器中的自来水加热;即热水器与电池通过第一回路、第二回路以及换热器能够进行热交换,以使电池处于低制冷工作模式同时能够使得热水器处于低加热工作模式,此时的第二回路可以理解是自来水回路。

35、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低成本、高可靠、低功耗的储能热管理系统,电池低制冷模式下,电池可利用家用热水器内冷水做为冷源,实现电池处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均衡,反过来,家用热水器可回收电池及逆变器余热完成对家用自来水的加热,满足日常热水使用。

36、除此之外,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双芯水冷板以及散热构件,双芯水冷板具有第一制冷部以及第二制冷部;第一制冷部串联于第一回路,电池固定于双芯水冷板且靠近第一制冷部,即电池产生的热量会与第一制冷部之间进行热交换。优选地,电池通过导热胶固定于双芯水冷板。具体地,散热构件和第二制冷部通过第三回路串联,即电池通过热交换的方式传递给第一制冷部的热量会再次通过热交换的方式传递给第二制冷部。散热构件始终会将第三回路营造一种低温环境,会及时将电池通过第一制冷部和第二制冷部传递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能够使得电池处于一种高制冷工作模式。此时的高制冷工作模式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防冻液回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储能构件,所述储能构件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热水器以及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双芯水冷板以及散热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芯水冷板包括主体、能够作为第一制冷部的第一制冷管路、能够作为所述第二制冷部的第二制冷管路以及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管路与所述第二制冷管路均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包括风扇以及散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热水器,所述换热器、所述散热构件以及所述电池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回路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加热器和三通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三回路以及所述第四回路上均设置有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通过导热胶固定于所述双芯水冷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包括储能构件,所述储能构件包括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热水器以及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双芯水冷板以及散热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芯水冷板包括主体、能够作为第一制冷部的第一制冷管路、能够作为所述第二制冷部的第二制冷管路以及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管路与所述第二制冷管路均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构件包括风扇以及散热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