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压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压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497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釜,包括:釜体、釜盖和配重组件,所述釜盖上设有泄压腔,所述泄压腔设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外壳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外壳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小径段内具有第一通道,所述配重块滑动配合在所述大径段内,所述大径段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单向阀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流体介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泄压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压釜,泄压时通过压力挤压流体介质,推动配重块移动,改变配重块的重心位置并增大配重块的力矩,无需额外动力源即可打开釜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涉及一种高压釜


技术介绍

1、高压反应釜解决了以前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无法克服的轴封泄漏问题,具有无泄漏和污染的优点,是国内目前进行高温、高压下的化学反应较为常用的装置,特别是进行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化学反应,更加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2、中国专利cn208642599u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蒸压釜,该蒸压釜通过设置的蒸汽机,能够较为快速的产生蒸汽,并且高效的传输至釜体内部,代替传统外接蒸汽管的供气方式,此种方式能够增加蒸压釜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但是,配重块在釜盖关闭时会对釜盖施加推力,使得釜盖能够紧贴在釜体上,在开盖的过程中,需要外力先克服配重块的重力拉动釜盖,随后釜盖才能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转动,该操作一般由人力完成,费时费力,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釜,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先靠外力拉动釜盖才能开盖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高压釜,包括:釜体、釜盖和配重组件;

3、所述釜盖上设有泄压腔,所述泄压腔一端与所述釜盖的内壁连通,其另一端设有泄压口,所述泄压口连通所述釜盖的外壁,所述泄压口处设有第一阀门;

4、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外壳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外壳具有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是空心结构,所述小径段内具有第一通道,所述大径段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配重块滑动配合在所述大径段内,所述大径段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小径段与所述釜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单向阀在所述第一通道内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填充有流体介质,所述小径段与所述釜盖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泄压口连通。

5、优选的,所述大径段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配重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挡杆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釜体上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釜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挡块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杆止抵。

6、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弹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大径段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还设有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内设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与所述小径段通过第二弹性件连接,所述闭合板与所述小径段滑动配合,所述闭合板上设有第二挡杆,所述小径段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挡杆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挡杆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釜体上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杆止抵。

8、优选的,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挡块连接,所述第二挡块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杆卡接。

9、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小径段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弹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釜盖与所述小径段转动连接,所述釜盖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限位齿,所述釜体的端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齿对应的锁紧槽,所述限位齿能够与所述锁紧槽卡接。

11、优选的,所述釜盖上设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设有传动槽,所述釜体上转动配合有螺杆,所述螺杆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件,所述螺杆上螺纹配合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能够与所述传动槽滑动配合。

12、有益效果: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压釜,反应完成需要打开釜盖时,第一阀门打开,釜体内部进行泄压。在泄压过程中,部分压力通过泄压口排出釜体外,另一部分压力传递至第一通道内,推动滑动块靠近大径段,使得第三弹性件被压缩,流体介质在滑动块的挤压下流至大径段内,由于大径段与第一通道内具有单向阀门,流体介质无法回流至第一腔体内,流体介质推动配重块远离小径段,使得配重块的重心位于转轴的内侧,同时增大配重块与配重外壳转动中心之间的力矩。泄压完成后,无需额外的动力源,通过配重块的重力即可将釜盖打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3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配重块(3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挡杆(321),所述第一挡杆(321)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挡杆(321)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釜体(1)上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81)和第一挡块(82),所述第一支撑架(81)与所述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82)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81)上,所述第一挡块(82)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杆(321)止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82)与所述第一支撑架(81)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83)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311)与所述第一腔体(3121)之间还设有回流通道(9),所述回流通道(9)内设有闭合板(10),所述闭合板(10)与所述小径段(312)通过第二弹性件(11)连接,所述闭合板(10)与所述小径段(312)滑动配合,所述闭合板(10)上设有第二挡杆(12),所述小径段(312)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挡杆(12)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挡杆(12)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釜体(1)上设有第二支撑架(13),所述第二支撑架(13)上设有第二挡块(14),所述第二挡块(14)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杆(12)止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块(14)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架(13)上设有第一驱动件(15),所述第一驱动件(15)与所述第二挡块(14)连接,所述第二挡块(14)上设有限位槽(141),所述限位槽(141)能够与所述第二挡杆(12)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与所述小径段(312)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7)弹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与所述小径段(312)转动连接,所述釜盖(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限位齿(203),所述釜体(1)的端部设有凸缘(101),所述凸缘(101)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齿(203)对应的锁紧齿(1011),所述限位齿(203)能够与所述锁紧齿(1011)止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上设有传动板(204),所述传动板(204)上设有传动槽(205),所述釜体(1)上转动配合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件(17),所述螺杆(16)上螺纹配合有传动块(18),所述传动块(18)能够与所述传动槽(205)滑动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31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配重块(3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挡杆(321),所述第一挡杆(321)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挡杆(321)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釜体(1)上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81)和第一挡块(82),所述第一支撑架(81)与所述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82)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81)上,所述第一挡块(82)能够与所述第一挡杆(321)止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82)与所述第一支撑架(81)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83)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段(311)与所述第一腔体(3121)之间还设有回流通道(9),所述回流通道(9)内设有闭合板(10),所述闭合板(10)与所述小径段(312)通过第二弹性件(11)连接,所述闭合板(10)与所述小径段(312)滑动配合,所述闭合板(10)上设有第二挡杆(12),所述小径段(312)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挡杆(12)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挡杆(12)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釜体(1)上设有第二支撑架(13),所述第二支撑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东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大荔秦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