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105908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首先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要求完成荆芥饮片水煎煮提取和挥发油提取。其中水提液浓缩、干燥制成干膏粉,适量添加辅料,混匀,制粒,得到荆芥配方颗粒;荆芥挥发油则添加适量液状石蜡后吸附包合于胶态二氧化硅粉末中,然后将包合物粉末加入荆芥配方颗粒中,混匀,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包合操作复杂,包合物含量和收率偏低,制粒工序物料暴露难免挥发油含量损耗,成品稳定性与实验室样品差距较大,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具体涉及一种荆芥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荆芥配方颗粒在国家药品标准中,制法项下要求:取荆芥饮片,加水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适量,用β-环糊精包合后备用。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干燥,再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即得。含量测定项下要求:本品含挥发油应为0.25-0.60%ml/g,本品每1g含胡薄荷酮应为0.50-1.80mg。

2、根据文献记载,胡薄荷酮在荆芥挥发油中占比约30-40%。实际生产中,受到干燥过程高温的影响,挥发油和胡薄荷酮含量损耗较多,容易出现干膏粉含量不合格问题。为了解决挥发油在干燥过程中的损耗问题,实际生产中通常会增加挥发油和包合物投料量。这样首先需要通过延长挥发油提取时间来增加挥发油收率,这样会造成饮片提取时间延长,内部功能成分受热损耗相应增加,造成成本上升。其次,需要增加β-环糊精的用量,而且通常是挥发油增加量的8-10倍,造成成本上升。最后,挥发油包合物和浓缩液混合干燥后,受到不同批次间浓缩液相对密度和固含量波动的影响,干燥后得到的干膏粉中挥发油和胡薄荷酮含量也容易出现波动,实际含量增长量与挥发油投料增加量并不符合的线性规律,增加投料后还是可能出现含量超限的问题。所以需要优化荆芥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荆芥配方颗粒挥发油和胡薄荷酮含量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问题,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将荆芥饮片加水煎煮,同时提取荆芥挥发油;

5、(2)将步骤(1)得到的提取液进行过滤、浓缩、干燥,得到干膏粉;

6、(3)在步骤(2)得到的干膏粉中加入适量糊精,使两者总量为药材投料量的17-18%,混匀,制粒,制得荆芥配方颗粒中间品;

7、(4)将步骤(1)得到的荆芥挥发油加入占挥发油量5-20%的液状石蜡混合均匀,然后一起加入到占混合液0.5-2.0倍量的胶态二氧化硅中,制备成挥发油吸附包合物;

8、(5)按比例将荆芥配方颗粒中间品和占中间品量0.6-1.2%的挥发油吸附包合物混合均匀,得到荆芥配方颗粒成品。

9、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荆芥挥发油用液状石蜡稀释,搅拌均匀,分次将稀释液滴入胶态二氧化硅中进行粉碎,密封闷润6-24小时,得到挥发油吸附包合物,备用。

10、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挥发油吸附包合物的粒径为1.0-5.0微米。

11、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胶态二氧化硅粒径规格为10-50纳米。

12、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荆芥挥发油与液状石蜡的体积比为1:(0.05-0.2)。

13、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分3-5次将混合液滴入胶态二氧化硅中。

14、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采用摇摆式高效粉碎机密闭粉碎5-10秒钟。

15、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装入不锈钢桶中进行闷润。

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采用荆芥挥发油液状石蜡胶态二氧化硅吸附包合外加工艺制备荆芥配方颗粒,与采用β-环糊精包合工艺相比,成品颗粒挥发油含量和回收率大幅提高,消除了制粒工序物料暴露造成的挥发油损耗,利用纳米粒子空间结构物理保护和分子位阻保护以及液状石蜡降低挥发性综合提高了挥发油的稳定性,辅料用量和费用大幅减少和操作工艺简化共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荆芥挥发油用液状石蜡稀释,搅拌均匀,分次将稀释液滴入胶态二氧化硅中进行粉碎,密封闷润6-24小时,得到挥发油吸附包合物,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挥发油吸附包合物的粒径为1.0-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胶态二氧化硅粒径规格为10-5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荆芥挥发油与液状石蜡的体积比为1:(0.05-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分3-5次将混合液滴入胶态二氧化硅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采用摇摆式高效粉碎机密闭粉碎5-10秒钟。

<p>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装入不锈钢桶中进行闷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荆芥挥发油用液状石蜡稀释,搅拌均匀,分次将稀释液滴入胶态二氧化硅中进行粉碎,密封闷润6-24小时,得到挥发油吸附包合物,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挥发油吸附包合物的粒径为1.0-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荆芥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胶态二氧化硅粒径规格为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辉袁咏红胡猛胡辉郑元涛徐小青孙中伟雷玉婧胡晶晶王政旺
申请(专利权)人: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