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570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换电站,属于新能源汽车换电领域,包括换电站主体,所述换电站主体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且所述换电站主体内开设有换电腔,所述底座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板,且两个所述辅助板位于换电腔两侧,所述换电站主体内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设有置物组件,且所述储物槽顶端内壁设有取放机械爪,所述底座内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所述第一进出口和底座之间设有拆电池组件。本申请通过拆电池组件的设置,起到拆卸汽车电池组的作用,无需将汽车抬升拆卸,有助于避免汽车因抬升时受到剐蹭而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换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换电站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是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或者集电池的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此模式可以省去车主大笔的购买电池的费用,并且可以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

2、现有的一些换电站为汽车更换电池的方式为将汽车抬升一段距离,此后为汽车更换电池,但当汽车升降过程中,可能会因驾驶员停的位置不标准,汽车上升时可能会不稳甚至出现剐蹭的现象,致使汽车出现损坏,且抬升机构与汽车底部接触,也可能会剐蹭损坏汽车,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换电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汽车换电站,包括换电站主体,所述换电站主体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且所述换电站主体内开设有换电腔,所述底座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板,且两个所述辅助板位于换电腔两侧,所述换电站主体内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设有置物组件,且所述储物槽顶端内壁设有取放机械爪,所述底座内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且所述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分别位于换电腔和储物槽下方,所述第一进出口和底座之间设有拆电池组件,所述底座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气缸,且所述气缸活塞轴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设有取电组件;

3、所述换电站主体外侧套设有制冷框,且所述制冷框位于储物槽外侧,所述制冷框一侧固定安装有储液箱,且所述储液箱和制冷框之间设有制冷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使用时,设备底座下半段埋于土壤内,使两个辅助板底端与地面齐平,两个辅助板为倾斜状,便于汽车移动至换电腔内,当汽车移动至换电腔内后,通过拆电池组件从第一进出口伸出将汽车缺电的电池组拆除,随后,拆电池组件将缺电的电池组移动至底座内,同时,通过取放机械爪从置物组件上夹持新的电池组放置于取电组件顶端,随后,通过气缸驱动支撑板与取电组件同步向第一进出口方向移动,取电组件带着新的电池组通过第一进出口伸出与汽车接触,即可便于更换电池,通过拆电池组件和取电组件的配合,无需将汽车抬起更换电池组,有助于汽车因抬升时受到剐蹭或出现其他意外现象,有利于降低汽车的损坏,当新的电池组安装完成后,取放组件下降,且将缺电的电池组带走,缺电的电池组通过第二进出口进入储物槽内,通过取放机械爪将缺电的电池组置于置物组件内充电,便于后续再次使用。

5、当储物槽内部温度过高时,可通过制冷组件产生冷气导入储物槽内,即可起到降温的作用,且热量可通过换电站主体侧壁开设的散热孔排出,有助于避免电池组因高温而出现损坏甚至出现自燃爆炸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6、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安装于储物槽内的放置框,两个所述放置框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安置块,且所述安置块表面均设有橡胶垫。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框内通过多个安置块的设置,便于存放多个电池组,且安置块侧壁通过橡胶垫的设置,不仅起到防护电池组的作用,且有利于增加安置块与电池组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提高电池组放置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拆电池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一进出口内的第一放置板,所述底座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千斤顶,且所述千斤顶伸缩轴端部均与第一放置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板顶端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内均设有第一机械爪。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千斤顶驱动第一放置板和第一机械爪通过第一进出口伸出且移动至汽车底盘下方,随后通过多个第一机械爪的配合,即可起到缺电的电池组拆除置于第一放置板顶部,随后通过千斤顶驱动第一放置板下降至底座内。

10、进一步的,所述取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上方的第二放置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伸缩杆,且四个所述伸缩杆顶端均与第二放置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顶端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设有第二机械爪,所述第二进出口与储物槽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驱动第二放置板通过第二进出口移动至储物槽内,通过取放机械爪将新的电池组取出放置于第二放置板顶部,随后,通过伸缩杆驱动第二放置板和新的电池组下降至底座内,随后通过气缸驱动支撑板带着新的电池组向第一进出口方向移动,通过伸缩杆驱动第二放置板和新的电池组通过第一进出口伸出,随后,通过多个第二机械爪的配合,即可将新的电池组安装于汽车内,随后,伸缩杆驱动第二放置板下降,通过气缸驱动支撑板返回,且通过第一机械爪和第二机械爪的配合,将缺电的电池组移动至第二放置板上,通过气缸驱动支撑板移动至第二进出口下方,通过伸缩杆带着驱动第二放置板通过第二进出口移动至储物槽内,通过取放机械爪将缺电的电池组置于放置框再次充电,便于后续再次使用。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稳固板,所述底座底端内壁开设有与稳固板相匹配的稳固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移动时,支撑板带着两个稳固板位于稳固槽内移动,通过稳固板的设置,起到支撑稳固支撑板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支撑板移动的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储液箱内的抽液泵,所述制冷框内时设有导流盘管,且所述导流盘管两端均贯穿至储液箱内,且所述导流盘管其中一端与抽液泵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内设有呈直线分布的半导体制冷板,所述储物槽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储物槽内部温度,当储物槽内部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抽液泵抽取冷却液位于导流盘管内流动,冷气传递进储物槽内,可起到降温的作用,使储物槽内的电池组处理一个适宜的温度中,有助于避免电池组因高温受损,且部分热量会被冷却液带走回流至储液箱内,储液箱内通过半导体制冷板的设置,可起到制造冷气为冷却液降温的作用,便于冷却液持续使用,且半导体制冷板制热端位于储液箱外侧。

1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半段侧壁套设有防水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侧壁通过防水层的设置,起到防水的作用。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1)在本申请中,通过拆电池组件的设置,通过千斤顶驱动第一放置板和第一机械爪上升与汽车电池组接触,即可起到拆卸电池组的作用,随后,通过千斤顶驱动第一放置板下降,使缺电的电池组件移动至底座内,随后,通过取电组件将新的电池组件为汽车换上,即可起到更换电池组的作用,我无需将汽车抬起更换,有利于降低汽车的损坏度,且提高了更换效率。

20、(2)在本申请中,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储物槽内部温度,当储物槽内部温度高度设定值时,通过抽液泵抽取冷却液位于导流盘管内流动,冷气传递进储物槽内,可起到降温的作用,使储物槽内的电池组处理一个适宜的温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换电站,包括换电站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主体(2)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且所述换电站主体(2)内开设有换电腔,所述底座(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板,且两个所述辅助板位于换电腔两侧,所述换电站主体(2)内开设有储物槽(11),所述储物槽(11)内设有置物组件,且所述储物槽(11)顶端内壁设有取放机械爪(21),所述底座(1)内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进出口(6)和第二进出口,且所述第一进出口(6)和第二进出口分别位于换电腔和储物槽(11)下方,所述第一进出口(6)和底座(1)之间设有拆电池组件,所述底座(1)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气缸(13),且所述气缸(13)活塞轴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顶端设有取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安装于储物槽(11)内的放置框(19),两个所述放置框(19)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安置块(20),且所述安置块(20)表面均设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电池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一进出口(6)内的第一放置板(7),所述底座(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千斤顶(5),且所述千斤顶(5)伸缩轴端部均与第一放置板(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板(7)顶端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凹槽(9),且所述第一凹槽(9)内均设有第一机械爪(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14)上方的第二放置板(12),所述支撑板(14)顶端设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伸缩杆(16),且四个所述伸缩杆(16)顶端均与第二放置板(1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2)顶端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二凹槽(23),且所述第二凹槽(23)内均设有第二机械爪(22),所述第二进出口与储物槽(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底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稳固板(15),所述底座(1)底端内壁开设有与稳固板(15)相匹配的稳固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储液箱(4)内的抽液泵(18),所述制冷框(3)内时设有导流盘管(10),且所述导流盘管(10)两端均贯穿至储液箱(4)内,且所述导流盘管(10)其中一端与抽液泵(18)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4)内设有呈直线分布的半导体制冷板(17),所述储物槽(11)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半段侧壁套设有防水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换电站,包括换电站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主体(2)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且所述换电站主体(2)内开设有换电腔,所述底座(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辅助板,且两个所述辅助板位于换电腔两侧,所述换电站主体(2)内开设有储物槽(11),所述储物槽(11)内设有置物组件,且所述储物槽(11)顶端内壁设有取放机械爪(21),所述底座(1)内呈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顶端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进出口(6)和第二进出口,且所述第一进出口(6)和第二进出口分别位于换电腔和储物槽(11)下方,所述第一进出口(6)和底座(1)之间设有拆电池组件,所述底座(1)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气缸(13),且所述气缸(13)活塞轴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顶端设有取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安装于储物槽(11)内的放置框(19),两个所述放置框(19)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呈直线阵列分布的安置块(20),且所述安置块(20)表面均设有橡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电池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一进出口(6)内的第一放置板(7),所述底座(1)底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千斤顶(5),且所述千斤顶(5)伸缩轴端部均与第一放置板(7)底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小金夏国宏姜梁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卡特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