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具体为一种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
技术介绍
1、国际国内外输电线路融冰方法都是直流停电融冰。为了减少输电线路覆冰灾害的发生率及造成的危害,各国电力行业研究人员都在研究线路防冰和融冰技术手段,以实现高压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国的华中、西南、华东地区发生过严重的自然雨雪冰冻灾害,高于电力输变电设施遭受了严重的损害,高压输电线路跳闸和倒塔断线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和威胁高压输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110kv至220kv线路的融冰技术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站间移动式技术、发电车移动式的直流融冰方案,部分也采用交流短路式融冰方案,实际融冰效果不佳。
3、10kv、35kv线路是电力输配电网,一是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另外地理环境复杂,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重视。实际上这些线路直接与用户紧密相关,其是否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可靠性。
4、10kv、35kv线路融冰没有足够的重视和也没有大规模实施,融冰方式主要为移动式直流融冰和人工除冰。因线路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移动融冰装置很难快速到达需要融冰的指定位置,且融冰操作频繁进行。
5、人工除冰安全风险更高,效率更低,10kv、35kv线路融冰时负荷侧负荷需频繁停电来配合融冰线路的融冰,给广大电力用户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和生活不便与损失,实际融冰实施起来效果对电力用户的影响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以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包括串联连接于火线上的线路电阻r0和线路电感l0;
4、输电线路送电侧的火线和零线之间串联有开关cb1、电容器c、线路电感l1和电路电阻rc,所述电容器c上依次并联有开关cb2、电容放电电阻rc、开关cb3,所述电容放电电阻rc和开关cb3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于零线上;
5、输电线路负荷侧的火线和零线之间串联有开关cb4和电感器l,所述电感器l上并联有开关cb5。
6、作为优选,所述输电线路的电压为10-35kv。
7、作为优选,所述电阻r0、电感l0设置于开关cb1与开关cb4之间的火线上
8、作为优选,送电侧电容器合上时,暂态过程的电路包括电容器c、电容放电电阻rc和线路电感l1。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无需专门的融冰电源,利用输电线路本身的输电电压,在不改变负荷大小的情况下,通过对融冰区段线路末端投入融冰元器件(并联感性电流的电抗器)增大被融冰区段线路的电流,导线运行在重载或满载状态下自发热方式去除导线上的覆冰。在融冰区段线路首端并联上电容器,对增加的感性电流进行补偿,稳定好被融冰线路的电压质量,在融冰时不影响送电侧系统潮流,同时保证负荷侧线路的电压质量(即电压变化在标准允许范围)。去除导线覆冰后,再切除融冰元器件恢复线路原有状态,融冰过程中不影响末端用户的正常用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连接于火线上的线路电阻r0和线路电感L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的电压为10-35k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0、电感L0设置于开关CB1与开关CB4之间的火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其特征在于:送电侧电容器合上时,暂态过程的电路包括电容器C、电容放电电阻Rc和线路电感L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连接于火线上的线路电阻r0和线路电感l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容器的输电线路交流在线不停电融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的电压为10-35k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开旺,陶则勇,李锐,曾庆尧,李睿,龙斌,田华,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