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5164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0
本技术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组、蓄热罐和换热器,所述空气源热泵组通过上输出的循环水管道流经所述换热器后再回到空气源热泵组处,形成环流,所述蓄热罐进口与从所述空气源热泵组出口连接,同时所述蓄热罐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组入口和换热器进口连接,谷电时段空气源热泵组为蓄热罐蓄热,尖峰时段空气源热泵组停止运行,蓄热罐放热;代替传统的空气源单独供热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移峰填谷”,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运行成本较低的供热模式,有效降低了供热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先进,便于操作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热,具体是指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


技术介绍

1、空气源热泵是把室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利用逆卡诺原理,消耗少量的电能,将空气中大量的低温热能转变为高温热能的节能、高效、环保的热泵技术。

2、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紧迫目标下,空气源热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环保节能优势。

3、空气源热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结霜问题,除霜工作时,通常是停室内换热器风机,室内换热器变为自然对流的蒸发器,吸热量很小。因此,目前除霜的热量主要来自压缩功,供除霜用的热量不足。造成除霜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甚至出现吸气压力过低而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方案提供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空气源热泵组、蓄热罐和换热器,所述空气源热泵组通过上输出的循环水管道流经所述换热器后再回到空气源热泵组处,形成环流,所述蓄热罐进口与从所述空气源热泵组出口连接,同时所述蓄热罐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组入口和换热器进口连接,谷电时段空气源热泵组为蓄热罐蓄热,尖峰时段空气源热泵组停止运行,蓄热罐放热;代替传统的空气源单独供热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移峰填谷”,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运行成本较低的供热模式,有效降低了供热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先进,便于操作运行。

2、优选技术方案一:所述空气源热泵组进口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实现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管道与换热器出口的连接。

3、优选技术方案二:所述空气源热泵组出口与换热器进口之间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一,所述蓄热罐进口设置有控制阀二,所述蓄热罐出口与换热器入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三,同时所述蓄热罐出口与循环水泵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四。

4、空气源热泵为蓄热罐蓄热时,阀门控制阀一关、控制阀三关,空气源热泵组加热循环水经阀门控制阀二流至蓄热罐,蓄热罐出口经阀门控制阀四、循环水泵后继续加热为蓄热罐蓄热,直到满足设定温度;

5、电力尖峰时段,阀门控制阀一、控制阀四关闭,控制阀二、控制阀三开启,启动蓄热罐供热模式,热水经阀门控制阀三供热至换热器,释放热量后经循环水泵、控制阀二后回到蓄热罐;

6、末端满负荷时,阀门控制阀一打开,控制阀二、控制阀三、控制阀四阀门关闭,空气源热泵组直接供热至换热器。

7、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充分应用了“移峰填谷”;极大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

9、2、蓄热罐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在系统负荷较低情况下,采用蓄热罐供热,减少了热泵及水泵运行小时数,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

10、3、两种供热模式的有机结合,系统了系统的稳定行,保障了供热效果;

11、4、系统启动迅速,操作简洁清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组(1)、蓄热罐(2)和换热器(3),所述空气源热泵组(1)通过上输出的循环水管道流经所述换热器(3)后再回到空气源热泵组(1)处,形成环流,所述蓄热罐(2)进口与从所述空气源热泵组(1)出口连接,同时所述蓄热罐(2)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组(1)入口和换热器(3)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组(1)进口上设置有循环水泵(4),所述循环水泵(4)通过循环水管道与换热器(3)出口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组(1)出口与换热器(3)进口之间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一(5),所述蓄热罐(2)进口设置有控制阀二(6),所述蓄热罐(2)出口与换热器(3)入口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三(7),同时所述蓄热罐(2)出口与循环水泵(4)入口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四(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为风机换热器(3)。p>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4)并联设置有多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组(1)、蓄热罐(2)和换热器(3),所述空气源热泵组(1)通过上输出的循环水管道流经所述换热器(3)后再回到空气源热泵组(1)处,形成环流,所述蓄热罐(2)进口与从所述空气源热泵组(1)出口连接,同时所述蓄热罐(2)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空气源热泵组(1)入口和换热器(3)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为冷热联供供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组(1)进口上设置有循环水泵(4),所述循环水泵(4)通过循环水管道与换热器(3)出口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琼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