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66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4
本技术公开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所述消力池包括泄洪通道,洪水从泄洪通道流动通过,泄洪通道两侧为消力池边墙,泄洪通道的下面为消力池底板,所述消力池底板下面平行设有两个底板排水通道,消力池底板内的渗水进入两个底板排水通道,两个底板通道与泄洪通道连通,使得消力池底板的渗水被排至泄洪通道内,降低了消力池底板扬压力,确保消力池抗浮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库工程水工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1、水库溢洪道用于排泄水库在汛期难以拦蓄的多余洪水,以免库水位过高发生漫过坝顶溢流而垮坝,是水库工程的关键性工程,无论水库大小,都必须修筑具有足够泄洪能力的溢洪道,以确保水库安全。水库溢洪道常采用的消能方式是底流消能,消力池为底流消能主要建筑物,由于消力池地基情况复杂多变,消力池底板位于地基上面,水流可通过多途径渗入地基及底板,导致消力池底板扬压力增大,甚至发生底板被掀翻等破坏性事故。

2、消力池底板常规排水结构为消力池底板设明排水孔或采用抽排的形式。由于洪水泥沙含量高,长期运行后,消力池底板明排水孔极易堵塞,排水效果降低甚至失效,导致消力池底板扬压力增大。如果消力池底板常规排水结构采用抽排的形式,对于中小型水库溢洪道而言,抽排设施需要增设廊道、水泵、管理房等设施设备,不便于布置,且增加投资及管理工作,适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为:

3、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所述消力池包括泄洪通道,洪水从泄洪通道流动通过,泄洪通道两侧为消力池边墙,泄洪通道的下面为消力池底板,所述消力池底板下面平行设有两个底板排水通道,每个底板排水通道连接多根横向排水通道,横向排水通道位于消力池底板的下面,每个横向排水通道一端与底板排水通道连接,每个横向排水通道的另一端与一根竖直排水通道的底端连通,每根竖直排水通道的顶端连接一根排水斜管的一端,排水斜管的另一端与泄洪通道连通;竖直排水通道与排水斜管的连接部所处位置高于排水斜管与泄洪通道的连接部所处位置。

4、进一步的是,所述消力池底板上设置两道竖直的结构缝,结构缝与竖直排水通道平行;两个底板排水通道分别位于一个结构缝朝向消力池中轴线的一侧。

5、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底板排水通道沿水流方向设置,每个横向排水通道与底板排水通道垂直连通,与同一个底板排水通道连通的多个横向排水通道相互平行,横向排水通道与底板排水通道在同一水平面上。

6、进一步的是,所述横向排水通道一端与底板排水通道垂直连通,另一端朝背向消力池中轴线的方向延伸;竖直排水通道与横向排水通道另一端垂直连通,排水斜管与竖直排水通道顶端连通,排水斜管向下倾斜布置,排水斜管出口低于泄洪通道内的收缩断面水深。

7、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水斜管的出口位于泄洪通道的墙壁上。

8、进一步的是,所述竖直排水通道竖直设置,竖直排水通道的顶端朝向水面的方向设置,竖直排水通道与横向排水通道垂直连通。

9、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底板排水通道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一个底板排水通道连接的横向排水通道与另一个底板排水通道连接的横向排水通道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消力池中轴线一侧的横向排水通道连接的竖直排水通道与消力池中轴线另一侧的横向排水通道连接的竖直排水通道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消力池中轴线一侧的竖直排水通道连接的排水斜管与消力池中轴线另一侧的竖直排水通道连接的排水斜管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

10、进一步的是,所述底板排水通道、横向排水通道均为矩形断面。

11、进一步的是,所述竖直排水通道、排水斜管为pvc管。

12、进一步的是,所述消力池基础为岩石基础,底板排水通道、横向排水通道位于岩石基础上。

13、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解决了消力池底板内渗水的排水问题,本技术在消力池底板下面设置了底板排水通道,底板排水通道与横向排水通道垂直连通,横向排水通道与竖直排水通道垂直连通,排水斜管与竖直排水通道连通;消力池底板内的渗水进入底板排水通道,当进入底板排水通道内的水越来越多,底板排水通道内的水通过横向排水通道后进入竖直排水通道,当竖直排水通道内的水越来越多,竖直排水通道内的水上涨进入排水斜管,因为排水斜管向下倾斜布置,排水斜管的出口与泄洪通道连通,排水斜管的水流入泄洪通道内,进而使得消力池底板的渗水被排至泄洪通道内,降低了消力池底板扬压力,确保消力池抗浮稳定。

15、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消力池底板不需设置明排水孔且不需设置抽排设施,不存在明排水孔堵塞的问题;不需要为抽排设施增设廊道、水泵、管理房等设施设备;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在中小型水库投入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所述消力池包括泄洪通道(1),洪水从泄洪通道(1)流动通过,泄洪通道(1)两侧为消力池边墙(2),泄洪通道(1)的下面为消力池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底板(3)下面平行设有两个底板排水通道(4),每个底板排水通道(4)连接多根横向排水通道(5),横向排水通道(5)位于消力池底板(3)的下面,每个横向排水通道(5)一端与底板排水通道(4)连接,每个横向排水通道(5)的另一端与一根竖直排水通道(6)的底端连通,每根竖直排水通道(6)的顶端连接一根排水斜管(7)的一端,排水斜管(7)的另一端与泄洪通道(1)连通;竖直排水通道(6)与排水斜管(7)的连接部所处位置高于排水斜管(7)与泄洪通道(1)的连接部所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底板(3)上设置两道竖直的结构缝(8),结构缝(8)与竖直排水通道(6)平行;两个底板排水通道(4)分别位于一个结构缝(8)朝向消力池中轴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底板排水通道(4)沿水流方向设置,每个横向排水通道(5)与底板排水通道(4)垂直连通,与同一个底板排水通道(4)连通的多个横向排水通道(5)相互平行,横向排水通道(5)与底板排水通道(4)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通道(5)一端与底板排水通道(4)垂直连通,另一端朝背向消力池中轴线的方向延伸;竖直排水通道(6)与横向排水通道(5)另一端垂直连通,排水斜管(7)与竖直排水通道(6)顶端连通,排水斜管(7)向下倾斜布置,排水斜管(7)出口低于泄洪通道(1)内的收缩断面水深(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斜管(7)的出口位于泄洪通道(1)的墙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排水通道(6)竖直设置,竖直排水通道(6)的顶端朝向水面的方向设置,竖直排水通道(6)与横向排水通道(5)垂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底板排水通道(4)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一个底板排水通道(4)连接的横向排水通道(5)与另一个底板排水通道(4)连接的横向排水通道(5)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消力池中轴线一侧的横向排水通道(5)连接的竖直排水通道(6)与消力池中轴线另一侧的横向排水通道(5)连接的竖直排水通道(6)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消力池中轴线一侧的竖直排水通道(6)连接的排水斜管(7)与消力池中轴线另一侧的竖直排水通道(6)连接的排水斜管(7)在消力池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排水通道(4)、横向排水通道(5)均为矩形断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排水通道(6)、排水斜管(7)为PVC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基础为岩石基础,底板排水通道(4)、横向排水通道(5)位于岩石基础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所述消力池包括泄洪通道(1),洪水从泄洪通道(1)流动通过,泄洪通道(1)两侧为消力池边墙(2),泄洪通道(1)的下面为消力池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底板(3)下面平行设有两个底板排水通道(4),每个底板排水通道(4)连接多根横向排水通道(5),横向排水通道(5)位于消力池底板(3)的下面,每个横向排水通道(5)一端与底板排水通道(4)连接,每个横向排水通道(5)的另一端与一根竖直排水通道(6)的底端连通,每根竖直排水通道(6)的顶端连接一根排水斜管(7)的一端,排水斜管(7)的另一端与泄洪通道(1)连通;竖直排水通道(6)与排水斜管(7)的连接部所处位置高于排水斜管(7)与泄洪通道(1)的连接部所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池底板(3)上设置两道竖直的结构缝(8),结构缝(8)与竖直排水通道(6)平行;两个底板排水通道(4)分别位于一个结构缝(8)朝向消力池中轴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底板排水通道(4)沿水流方向设置,每个横向排水通道(5)与底板排水通道(4)垂直连通,与同一个底板排水通道(4)连通的多个横向排水通道(5)相互平行,横向排水通道(5)与底板排水通道(4)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洪道消力池底板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通道(5)一端与底板排水通道(4)垂直连通,另一端朝背向消力池中轴线的方向延伸;竖直排水通道(6)与横向排水通道(5)另一端垂直连通,排水斜管(7)与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道明李明忠王海元吴优高璐林妮董渝熊威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