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371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和三通管,所述基座水平设置,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方设置有所述三通管。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的下方均安装设置有拉紧加固组件,继而在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分别与三通管通过管接头相连接后,将拉紧加固组件的抱箍件分别环抱固定在对应的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外围后,通过转动螺柱拉紧抱箍件的方式能够分别加固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与三通管的管接头连接位置,以此来避免长时间加压使用后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与三通管的管接头连接位置出现松动渗水的情况,提升了供水加压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水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供水是指通过公共设施、商业组织、社区努力或个人提供水资源,水的输送通常是通过水泵和管道,具体在对高层建筑进行供水的过程中,目前高层建筑供水的现状是普遍采取二次加压的方法满足高层用水,具体是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采取分区供水的方法,低区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来满足低区用户用水,不需要二次加压,而中、高区则必须通过供水压力控制装置才能保证用水,现有的供水压力控制装置通常是采用加压泵作为核心组件来对供水管路进行增压处理,设计时通常是通过一个三通管来分别连接进水管、加压管和出水管,可是由于进水管、加压管和出水管均是通过管法兰与三通管固定相连,由于缺少必要的加固连接方式,造成连接位置的稳定性仅依靠连接螺栓的拉紧进行保障,在长期加压输水使用的过程中,管法兰的连接位置容易出现松动渗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在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的下方均安装设置有拉紧加固组件,继而在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分别与三通管通过管接头相连接后,将拉紧加固组件的抱箍件分别环抱固定在对应的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外围后,通过转动螺柱拉紧抱箍件的方式能够分别加固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与三通管的管接头连接位置,以此来避免长时间加压使用后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与三通管的管接头连接位置出现松动渗水的情况,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和三通管,所述基座水平设置,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方设置有所述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端部分别通过管接头同轴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

4、所述基座在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的外围下方位置均安装设置有用以分别拉紧所述管接头连接处的拉紧加固组件,且所述拉紧加固组件部分固定在对应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或所述加压管的外围。

5、作为优选,所述管接头均为管法兰。

6、作为优选,所述加压管的外端同轴相连接有用以为供水加压的加压泵本体,且所述加压泵本体固定在所述基座顶面。

7、作为优选,所述三通管在靠近所述进水管的部分安装设置有用以控制开闭的阀门。

8、作为优选,所述拉紧加固组件均包括固定立板和活动立板,所述固定立板均通过连接板竖立固定在所述基座的底面并分别位于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的外围下方位置,所述固定立板均沿对应的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或所述加压管的轴向啮合穿插有螺柱,且所有所述螺柱彼此靠近的端部均同轴转动连接有轴承座,且所有所述轴承座彼此靠近的端面均竖向固定有所述活动立板,所述活动立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抱箍件,且所述抱箍件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的外围,所有所述螺柱彼此远离且伸出所述固定立板外侧的部分均同轴啮合有若干个锁紧螺母。

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水平焊接在对应所述固定立板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板均通过加装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基座顶面。

10、作为优选,所有所述螺柱彼此远离的外端均同轴固定有手轮。

11、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且旋向相反。

12、采用上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具体在供水加压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在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的下方均安装设置有所述拉紧加固组件,继而在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分别与三通管通过管接头相连接后,将所述拉紧加固组件的所述抱箍件分别环抱固定在对应的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外围后,通过转动所述螺柱带动所述抱箍件向靠近所述管接头的方向拉紧的方式能够分别加固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与所述三通管的所述管接头连接位置,以此来避免长时间加压使用后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加压管与三通管的所述管接头连接位置出现松动渗水的情况,提升了供水加压的使用稳定性,具体在操作时,先拧动所有的所述锁紧螺母均靠近对应的所述手轮,后通过手持所述手轮带动对应的所述螺柱顺时针正转的方式来拉紧所述抱箍件有向所述管接头靠近的趋势,继而来拉紧加固对应所述管接头的连接位置,当所述螺柱转动至施力也无法继续拧动时则表示对所述管接头的拉紧加固到位,此时保持所述螺柱不动并将所述锁紧螺母依次均拧动靠近所述固定立板并直至拧紧,由于所述拉紧加固组件的所述螺柱外围均啮合有两个旋向相反的所述锁紧螺母,以此通过两个所述锁紧螺母均拧紧的方式能够起到防松的效果,继而来防止所述抱箍件拉紧所述管接头连接位置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情况。

13、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的下方均安装设置有拉紧加固组件,继而在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分别与三通管通过管接头相连接后,将拉紧加固组件的抱箍件分别环抱固定在对应的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外围后,通过转动螺柱拉紧抱箍件的方式能够分别加固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与三通管的管接头连接位置,以此来避免长时间加压使用后进水管、出水管和加压管与三通管的管接头连接位置出现松动渗水的情况,提升了供水加压的使用稳定性;

14、2、拉紧加固组件的螺柱外围均啮合有两个旋向相反的锁紧螺母,以此通过两个锁紧螺母均拧紧的方式能够起到防松的效果,继而来防止抱箍件拉紧管接头连接位置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5)和三通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水平设置,所述基座(5)的顶面上方设置有所述三通管(2),所述三通管(2)的三个端部分别通过管接头(4)同轴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出水管(7)和加压管(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4)均为管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101)的外端同轴相连接有用以为供水加压的加压泵本体(1),且所述加压泵本体(1)固定在所述基座(5)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2)在靠近所述进水管(3)的部分安装设置有用以控制开闭的阀门(2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加固组件(6)均包括固定立板(603)和活动立板(605),所述固定立板(603)均通过连接板(604)竖立固定在所述基座(5)的底面并分别位于所述进水管(3)、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加压管(101)的外围下方位置,所述固定立板(603)均沿对应的所述进水管(3)、所述出水管(7)或所述加压管(101)的轴向啮合穿插有螺柱(602),且所有所述螺柱(602)彼此靠近的端部均同轴转动连接有轴承座(607),且所有所述轴承座(607)彼此靠近的端面均竖向固定有所述活动立板(605),所述活动立板(60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抱箍件(606),且所述抱箍件(606)分别同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进水管(3)、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加压管(101)的外围,所有所述螺柱(602)彼此远离且伸出所述固定立板(603)外侧的部分均同轴啮合有若干个锁紧螺母(6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04)水平焊接在对应所述固定立板(603)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板(604)均通过加装螺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基座(5)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螺柱(602)彼此远离的外端均同轴固定有手轮(60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608)的数量为两个且旋向相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5)和三通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水平设置,所述基座(5)的顶面上方设置有所述三通管(2),所述三通管(2)的三个端部分别通过管接头(4)同轴固定连通有进水管(3)、出水管(7)和加压管(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4)均为管法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管(101)的外端同轴相连接有用以为供水加压的加压泵本体(1),且所述加压泵本体(1)固定在所述基座(5)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2)在靠近所述进水管(3)的部分安装设置有用以控制开闭的阀门(20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供水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加固组件(6)均包括固定立板(603)和活动立板(605),所述固定立板(603)均通过连接板(604)竖立固定在所述基座(5)的底面并分别位于所述进水管(3)、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加压管(101)的外围下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家关陆云走杨超华磊周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越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