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341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20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综合控制单元以及电源输入端VCC_I N和电源输出端VCC_OUT;电源输入端VCC_IN连接主供电设备并串接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后与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电源输出端VCC_OUT连接副供电设备并串接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后与功率驱动单元的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综合控制单元与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电连接;实现了对主供电设备和副供电设备充放电的智能控制,解决了对主副供电设备同时充电导致的充电电流大以及主供电设备电量过低导致无法启动车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控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每辆燃油车中原本都只有一个电瓶,称之为主电瓶。但如果在车上增加更多用电设备,如车灯、音响、电视、视频监控、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很显然,一个电瓶是不够的;而且,很容易把原车的主电瓶的电量耗尽,导致电瓶处于亏电的状态,这样车辆就没法启动了。目前,采取的方法是增加电瓶,加大电瓶容量;我们把增加的电瓶叫做副电池。现有技术中,采用将副电瓶和主电瓶并联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电池总容量增加了,但副电瓶没电时,主电瓶就也没电了,就会导致无法启动车辆;并且在车辆启动后会同时给主副电瓶一起充电,导致充电电流增大,给车辆的发电机带来不必要的充电功率。因此,急需一种隔离装置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2、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用于对主副供电设备隔离进行智能隔离,对主供电设备和副供电设备充放电的自动控制,解决了对主副供电设备同时充电导致的充电电流大以及主供电设备电量过低导致无法启动车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主副供电设备同时充电导致的充电电流大以及主供电设备电量过低导致无法启动车辆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包括:

3、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综合控制单元以及电源输入端vcc_in和电源输出端vcc_out;

4、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用于连接主供电设备,所述电源输出端vcc_out用于连接副供电设备;

5、所述功率逻辑驱动单元包括电源输入端vcc_in1和第一电源输出端vcc_out1和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的电信号采集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的电信号采集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vcc_out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采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vcc_out1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6、所述综合控制单元与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发送的预处理后的电源信息;基于所述预处理后的电源信息,生成对于所述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的控制指令;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功率驱动单元。

7、本说明书中至少一个实施例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综合控制单元以及电源输入端vcc_in和电源输出端vcc_out;电源输入端vcc_in连接主供电设备并串接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后与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电源输出端vcc_out连接副供电设备并串接第二信号采集单元后与功率驱动单元的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第一信号采集单元和第二信号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综合控制单元电连接;综合控制单元与功率逻辑驱动单元电连接;实现了对主供电设备和副供电设备充放电的智能控制,解决了对主副供电设备同时充电导致的充电电流大以及主供电设备电量过低导致无法启动车辆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逻辑驱动单元中包括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和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和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在所述功率逻辑驱动单元中并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中,包括:场效应管Q1与场效应管Q2串联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输入端IN电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示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输出端OUT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电容C2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2的负极端G电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的另一端合并连接后与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电源端SOURCE电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电源端SOURCE端分别与所述场效应管Q1与场效应管Q2的接线端子S1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中,包括:场效应管Q3与场效应管Q4串联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入端IN电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出端OUT电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电容C9连接,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3和场效应管Q4的负极端G电连接,电阻R7与电阻R8的另一端合并连接后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电源端SOURCE电连接;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电源端SOURCE分别与所述场效应管Q3与场效应管Q4的接线端子S1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中,具体包括:第一采集芯片U6的采集接口正极端RS+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电连接;R57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采集芯片U6的电源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第一采集芯片U6的采集接口负极端RS-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电阻R5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R5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采集芯片U6的电源输出端VOUT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的电流输入端MCU_IN1_CURRENT电连接;R6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VCC_IN以及第一采集芯片U6的采集接口正极端RS+电连接,另一端与R63的一端电连接,R6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放芯片U8A的正极端IN1+电连接;电阻R7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芯片U8A的负极端IN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芯片U8A的输出端OUT1电连接;电感L13的一端与电源端VCC_3V3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放芯片U8A的电源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第一运放芯片U8A的电源输出端OUT1与电阻R64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64的另一端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的电压输入端MCU_IN_VOLTAGE电连接;电阻R73的一端与电源端VCC_3V3电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7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6的另一端与第二运放芯片U9B的正极端IN2+电连接;电阻R8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采集芯片U6的电源输出端VOUT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芯片U9B的负极端IN2-电连接;电阻R7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芯片U9B的正极IN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芯片U9B的电源输出端OUT2电连接;电阻R8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放芯片U9B的电源输出端OUT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综合控制单元的电流输入端MCU_IN2_CURRENT电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电源隔离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逻辑驱动单元中包括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和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和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在所述功率逻辑驱动单元中并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中,包括:场效应管q1与场效应管q2串联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输入端in电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另一端与所示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输出端out电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电容c2电连接,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2的负极端g电连接,电阻r1与电阻r2的另一端合并连接后与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电源端source电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1的电源端source端分别与所述场效应管q1与场效应管q2的接线端子s1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回路中,包括:场效应管q3与场效应管q4串联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接线端子d4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vcc_out2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入端in电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输出端out电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电容c9连接,电阻r7的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3和场效应管q4的负极端g电连接,电阻r7与电阻r8的另一端合并连接后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门极端gate电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电源端source电连接;所述第二高压正向理想二极管控制器u2的电源端source分别与所述场效应管q3与场效应管q4的接线端子s1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采集单元中,具体包括:第一采集芯片u6的采集接口正极端rs+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电连接;r57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采集芯片u6的电源输入端vcc电连接;所述第一采集芯片u6的采集接口负极端rs-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电阻r5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vcc_in1电连接;r5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采集芯片u6的电源输出端vout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综合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四维万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