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V型排水槽的超滤膜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333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有V型排水槽的超滤膜池,它涉及一种超滤膜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超滤膜池液面漂浮着大量的泡沫,无法去除以及侧向进水造成膜丝的断裂,严重恶化出水水质的问题。所述超滤膜池还包括V型排水槽,所述V型排水槽的横截面呈V型,所述V型排水槽设置在池体内的一侧壁上,且均与超滤膜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V型排水槽的底部沿长度方向为锯齿形,且V型排水槽的底部与超滤膜池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安装在池体的底部,且进水管的出水口向下,进水管的长度方向与池体的长度方向一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滤膜池采用V型排水槽进行表面扫洗,能收集池体的表面污染,延长池体的放空周期,提高产水率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滤膜池。
技术介绍
超滤膜技术具有高效截留颗粒物、胶体、藻类以及病原性微生物的能力,同时,浸 没式膜技术具有低能耗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因此在饮用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目前国内尚无成型的超滤膜工艺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经验。超滤膜膜 池包括进水系统、排水系统、产水系统、反洗系统、化学清洗系统、气检系统、水质巡检系统; 具体构造包括进水渠、排水渠、膜组件、集水管渠、膜区、集泥区等。可见,超滤膜工艺水处 理构筑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现有的超滤膜池液面漂浮着大量的泡沫,无法去除,即使 放空膜池,这些泡沫也会粘在膜丝上,无法排除膜池;并且现有的超滤膜池侧向进水会对中 空纤维膜膜丝产生冲击,造成膜丝的断裂,严重恶化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超滤膜池液面漂浮着大量的泡沫,无法去除以及侧向进水 造成膜丝的断裂,严重恶化出水水质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带有V型排水槽的超滤膜池。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有V型排水槽的超滤 膜池包括池体、产水管、进水管、进气管、气动产水阀、手动产水阀、转子抽吸泵、排水渠道、 吸真空管、吸真空泵、超滤膜组件和保护液管,所述超滤膜组件设置在池体内,所述产水管 与超滤膜组件连通,所述进气管、吸真空管和保护液管分别与产水管连通,所述吸真空管上 设置有吸真空泵,所述产水管上依次设有气动产水阀、转子抽吸泵和手动产水阀,所述排水 渠道位于池体外的一侧;所述超滤膜池还包括V型排水槽,所述V型排水槽的横截面呈V 型,所述V型排水槽设置在池体内的一侧壁上,且与超滤膜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 V型排水槽的底部沿长度方向为锯齿形,且V型排水槽的底部与超滤膜池相连通,所述进水 管安装在池体的底部,且进水管的出水口向下,进水管的长度方向与池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设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的超滤膜池采用V型排水槽进行表面扫洗,能收集池体的表面污染,延 长池体的放空周期,提高产水率20%以上;二、本专利技术的超滤膜池的进水管的长度方向与池体的长度方向一致设置,布水均 勻;进水管的出水口向下,不冲击膜丝,延长了膜丝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超滤膜池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 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超滤膜池的管路分布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 6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带有V型排水槽的超滤膜池 包括池体1、产水管2、进水管3、进气管4、气动产水阀5、手动产水阀6、转子抽吸泵7、排水 渠道8、吸真空管9、吸真空泵10、超滤膜组件11和保护液管12,所述超滤膜组件11设置在 池体1内,所述产水管2与超滤膜组件11连通,所述进气管4、吸真空管9和保护液管12分 别与产水管2连通,所述吸真空管9上设置有吸真空泵10,所述产水管2上依次设有气动产 水阀5、转子抽吸泵7和手动产水阀6,所述排水渠道8位于池体1外的一侧;所述超滤膜池 还包括V型排水槽13,所述V型排水槽13的横截面呈V型,所述V型排水槽13设置在池 体1内的一侧壁上,且与超滤膜组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V型排水槽13的底部沿 长度方向为锯齿形,且V型排水槽13的底部与超滤膜池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安装在池体 1的底部,且进水管3的出水口向下,进水管3的长度方向与池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设置。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池体1的底端面为斜面,且 排水渠道8的底端面低于池体1的最低位置。如此设置,有利于放空膜池时排泥。其它组 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超滤膜池还包括液位计14, 所述液位计14安装在池体1的上部。如此设置,可以实时监测液位。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 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工作过程常开进水管3和手动产水阀6,向膜池进水。水流由下往上升,水流方向与膜丝平 行。当液位升高到超滤膜组件11上沿后,将吸真空管9抽真空,待吸真空管9充满水以后, 开启气动产水阀5,启动转子抽吸泵7进行抽吸。运行中采用恒液位控制,液面上升,调高转子抽吸泵7功率;转子抽吸泵7的功率 调节设有上限值,并在进水渠和水厂输水管路连接处设一溢流井。当水泵功率达到上限值 后,液位仍上涨,则进水溢流。膜池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进行气水反冲洗。关闭转子抽吸泵7,关闭进水阀。转子抽 吸泵7反转,进行气水反洗,开启V型排水槽13排水气动阀,水位上升,膜池表面的浑水和 气泡带出的污物同时排入V型排水槽13,然后排入排水渠道8。反洗结束后,关闭鼓风机、 转子抽吸泵7和V型排水槽13排水气动阀,打开进水管3,转子抽吸泵7正转,正常产水。 反洗周期、反洗参数由膜厂家提供。膜池运行设有放空周期,防止膜池内污染物过度累积。到放空周期时,关闭转子抽 吸泵7和进水管3,开启下排水管,放空膜池,然后重新蓄水运行。膜池内超滤膜污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竖流式V型膜池采用 离线化学清洗。膜车间内设计碱洗池、酸洗池和冲洗池,三个池子均能容下1个膜组件。从 膜池内吊出1 2个膜组件,置于碱洗和酸洗池内清洗。膜组件吊出,集水管用蒙头堵住, 膜池内剩余组件继续运行。膜组件在酸洗或碱洗后须放入冲洗池,用清水冲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V型排水槽的超滤膜池,所述超滤膜池包括池体(1)、产水管(2)、进水管(3)、进气管(4)、气动产水阀(5)、手动产水阀(6)、转子抽吸泵(7)、排水渠道(8)、吸真空管(9)、吸真空泵(10)、超滤膜组件(11)和保护液管(12),所述超滤膜组件(11)设置在池体(1)内,所述产水管(2)与超滤膜组件(11)连通,所述进气管(4)、吸真空管(9)和保护液管(12)分别与产水管(2)连通,所述吸真空管(9)上设置有吸真空泵(10),所述产水管(2)上依次设有气动产水阀(5)、转子抽吸泵(7)和手动产水阀(6),所述排水渠道(8)位于池体(1)外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还包括V型排水槽(13),所述V型排水槽(13)的横截面呈V型,所述V型排水槽(13)设置在池体(1)内的一侧壁上,且与超滤膜组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V型排水槽(13)的底部沿长度方向为锯齿形,且V型排水槽(13)的底部与超滤膜池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安装在池体(1)的底部,且进水管(3)的出水口向下,进水管(3)的长度方向与池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带有V型排水槽的超滤膜池,所述超滤膜池包括池体(1)、产水管(2)、进水管(3)、进气管(4)、气动产水阀(5)、手动产水阀(6)、转子抽吸泵(7)、排水渠道(8)、吸真空管(9)、吸真空泵(10)、超滤膜组件(11)和保护液管(12),所述超滤膜组件(11)设置在池体(1)内,所述产水管(2)与超滤膜组件(11)连通,所述进气管(4)、吸真空管(9)和保护液管(12)分别与产水管(2)连通,所述吸真空管(9)上设置有吸真空泵(10),所述产水管(2)上依次设有气动产水阀(5)、转子抽吸泵(7)和手动产水阀(6),所述排水渠道(8)位于池体(1)外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池还包括V型排水槽(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圭白瞿芳术梁恒周斌珍纪洪杰田家宇高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