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07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利用变频预热的方法,按预热、触发启辉、点亮三个阶段依次进行,触发启辉到点亮过程时间很短,这样保证了荧光灯迅速的进入稳定状态。灯丝的预热时间以及预热电流可通过设置外接元件的参数予以调节,调节方便且预热效果好,大大延长了荧光灯的寿命,消除了灯管端头过早发黑的现象,同时保证了荧光灯光通量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流行的一些电子镇流器预热电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采用PTC热敏电阻组 成的预热电路(图1)、采用PTC热敏电阻与触发二极管串联组成的预热电路(图2)、一般 的变频预热电路,而这几种方式均存在缺陷PTC热敏电阻组成的预热电路的缺点是PTC电 阻RT在灯未启辉前的一段时间内要承受很高的电压,长时间内无数次工作在这种状态下, PTC容易失效。而且在灯启动之后,仍有额外的灯丝电流流过PTC热敏电阻,它在灯丝及热 敏电阻上会产生额外的功耗,多余的功耗会使温度上升,增加了整灯的不可靠性,并降低了 整灯的光效。PTC热敏电阻与触发二极管串联组成的预热电路的缺点是需要根据灯的瓦数、 灯管的长度以及灯管电压,合理选择曲发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一般击穿电压高的触发,其价 格较贵,且它的击穿电压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的变频预热电路的缺点在于到 预热阶段有一个频率下降的过程,到灯管正常点亮间隔时间比较长,不能够迅速达到稳定, 也就不能保证荧光灯光通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预热时间和预热电 流可调,不消耗功率且预热效果好的变频预热电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一种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按预热、触发启辉、点亮三个阶段依次进行,触 发启辉到点亮过程时间很短,这样保证了荧光灯迅速的进入稳定状态。电路开始工作频率 为60KHZ,在灯管两端的压降较低,不足以使灯管在冷态下激活启辉,避免灯丝因硬击穿而 受到损伤。在预热阶段以后,电路工作频率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当下降到半桥负载的谐振频 率时,灯管两端出现较高的电压使灯管启辉点亮,以后即进入正常点亮阶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用于给荧光灯提供预热电流,其特征在于,荧光 灯的第一灯丝经扼流电感后再经过半桥电路与开关电源控制IC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电源 控制IC的VREF端经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 的源极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接在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的连 接点上,用于控制预热时间;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经第四电阻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功 率开关管的漏极经第五电阻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器IC的RT端,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RT 端经电位器和第六电阻接半桥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CT端经第二电容接 半桥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控制灯丝的预热频率;所述第一灯丝与第二灯丝间连接有第三电容,用于控制施加在荧光灯上的预热电流的大小。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VREF端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栅极之间接有第二限流 电阻,用于保护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采用SG2525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灯丝的预热时间以及预热电流可通过设置外接元件的 参数予以调节,调节方便且预热效果好,大大延长了荧光灯的寿命,消除了灯管端头过早发 黑的现象,同时保证了荧光灯光通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子镇流器的预热电路图一;图2为现有技术的电子镇流器的预热电路图二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参照图3,其中,荧光灯的第一灯丝一端连接扼流电感Li,令一端通过第三电容 C3连接第二灯丝,扼流电感Ll与第三电容C3组成串联谐振,为荧光灯灯丝提供能量,点 亮荧光灯。扼流电感Ll的另一端接半桥电路的一端,半桥电路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控制 ICSG2525相连的参考电压脚Vref连接到第一电阻Rl以及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 阻Rl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电容Cl的正极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 连接到第一功率开关管BGl的G极,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功率开关管BGl的D 极,第一功率开关管BGl的D极连接到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第 二功率开关管BG2的G极,第二功率开关管BG2的D极连接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五电 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电源控制IC的RT脚。当电子镇流器接通电源启动后,开关电源 控制IC参考端Vref输出5V电压,经过第二电阻R2与第四电阻R4给第二功率开关管BG2 的G极提供一驱动电压,达到2. 5V时第二功率开关管BG2导通,开关电源控制IC的RT端 通过第五电阻R5连接到地,此时RT端电阻阻值实际为电位器Wl的阻值串上第六电阻R6 的阻值再并上第五电阻R5的阻值,此时实际频率60KHZ,不能使灯管点亮,同时参考电压经 过第一电阻Rl给第一电容Cl充电,当第一电容Cl充电电压达到2. 5V时,第一功率开关管 BGl导通,从而第二功率开关管BG2截止,此时RT端电阻阻值实际为电位器Wl的阻值串上 第六电阻R6的阻值,此时实际频率30KHZ,达到半桥负载的串联谐振频率,灯管点亮,预热 结束。灯丝预热时间的控制主要是由第一电容Cl的充电时间来决定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 电阻Rl的阻值或第一电容Cl的容量来实现。参照图3,灯管刚开始预热时振荡频率很大,达60KHZ,远大于半桥负载的串联谐 振频率,跨接于灯管的第三电容C3的容抗很小,使灯管两端的电压很小,此时电流也就很 小,所以预热电流的大小是由跨接于灯管的电容的容抗所决定的,可通过调节第五电阻R5 的阻值来控制频率从而控制第三电容C3的容抗来控制预热电流的大小。应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用于给荧光灯提供预热电流,其特征在于,荧光灯的第一灯丝经扼流电感后再经过半桥电路与开关电源控制IC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VREF端经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接在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的连接点上,用于控制预热时间;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经第四电阻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经第五电阻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器IC的RT端,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RT端经电位器和第六电阻接半桥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CT端经第二电容接半桥电路的输入端,用于控制灯丝的预热频率;所述第一灯丝与第二灯丝间连接有第三电容,用于控制施加在荧光灯上的预热电流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子镇流器的变频预热电路,用于给荧光灯提供预热电流,其特征在于,荧光灯的第一灯丝经扼流电感后再经过半桥电路与开关电源控制IC相连,其中,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VREF端经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源极与第一电容的负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接在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的连接点上,用于控制预热时间;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经第四电阻连接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管的漏极经第五电阻接所述开关电源控制器IC的RT端,所述开关电源控制IC的RT端经电位器和第六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