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投射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89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投射模组。激光投射模组包括:外壳、光源组件、光学元件组件和压盖;外壳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内腔,内腔在第一区段的轴向端表面形成第一安装入口,在第二区段的轴向端表面形成第二安装入口;光源组件能够从第二安装入口通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位于第二区段的内腔中;光学元件组件能够从第一安装入口通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位于第一区段的内腔中;压盖设置在第一区段,用于至少部分地封堵第一安装入口,以防止光学元件组件从第一安装入口脱出。本技术通过在外壳的两端设置安装入口,可以从外壳的两端装入部件,减小了安装深度,方便组装,满足自动化装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地涉及激光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激光投射模组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一字线激光器通常分成两个主要结构:内芯和外壳。内芯通常包括波浪镜、光阑、准直镜和光源组件。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入口,内芯的这些部件从外壳的安装入口依次安装进入外壳中,然后通过点胶的方式固定在外壳中,完成一字线激光器的组装。

2、激光器现有的结构具有一些优点,例如:调节波浪镜形成的一字线与定位面的角度比较方便,比较适合手工组装;但也具有缺点:因为外壳的深度过深,从外壳的一端进行安装,造成内芯不易组装。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激光投射模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沿轴向相反设置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内腔,所述内腔在所述第一区段的轴向端表面形成第一安装入口,所述内腔在所述第二区段的轴向端表面形成第二安装入口;

4、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构造为能够从所述第二安装入口通过,所述光源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内腔中;

5、光学元件组件,所述光学元件组件构造为能够从所述第一安装入口通过,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内腔中,用于使所述光源组件发射的光通过,并作用于所述光源组件发射的光;和

6、压盖,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用于至少部分地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入口,以防止所述光学元件组件从所述第一安装入口脱出。

7、可选地,激光投射模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的至少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压盖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压盖对所述光学元件组件构成轴向的限位。

8、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一台阶结构。

9、可选地,所述第一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10、可选地,所述压盖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压盖构造为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紧配合。

11、可选地,所述压盖与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相邻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或者直径减小的阶梯,在所述压盖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入口时所述倒角或者所述阶梯起导向作用。

12、可选地,激光投射模组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内腔中,并相较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更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入口,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构造为不妨碍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进入所述内腔以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抵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二台阶结构。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15、可选地,激光投射模组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内腔中,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入口的一侧。

16、可选地,所述第三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三台阶结构。

17、可选地,所述第三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18、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位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区段的轴线端表面之间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一点胶孔,所述第一点胶孔用于注入胶水将所述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内腔中。

19、可选地,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二点胶孔,所述第二点胶孔用于注入胶水将所述光学元件组件固定在所述内腔中。

20、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外侧面包括两个平行的定位平面,用于与所述激光投射模组的安装治具连接。

21、可选地,所述定位平面与所述外壳的轴线端表面间隔预定距离,或者所述定位平面至少延伸至所述外壳的轴向的一端。

22、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用于使所述光源组件发射的光通过,并作用于所述光源组件发射的光,以获得预期的光学效果。

23、可选地,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为波浪镜、衍射光学元件和微透镜阵列中的一个。

24、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还包括准直镜和光阑,所述准直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之间,用于对所述光源组件射出的激光进行准直。

25、可选地,所述压盖的中部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光源组件射出的激光依次通过所述光学元件组件、所述通孔向外射出,所述压盖用于约束从所述光学元件组件通过的激光。

26、可选地,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置在所述准直镜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之间,所述光阑用于约束从所述准直镜通过的激光。

2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激光投射模组,通过在外壳的两端设置安装入口,可以从外壳的两端装入部件,相比现有技术减小了安装深度,方便组装,满足自动化装配需求;本技术简化了激光投射模组的结构,提高了良品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激光投射模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的至少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压盖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压盖对所述光学元件组件构成轴向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一台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压盖构造为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紧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与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相邻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或者直径减小的阶梯,在所述压盖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入口时所述倒角或者所述阶梯起导向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内腔中,并相较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更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入口,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构造为不妨碍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进入所述内腔以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二台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内腔中,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入口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三台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位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区段的轴线端表面之间的部位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一点胶孔,所述第一点胶孔用于注入胶水将所述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内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贯穿所述外壳的第二点胶孔,所述第二点胶孔用于注入胶水将所述光学元件组件固定在所述内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侧面包括两个平行的定位平面,用于与所述激光投射模组的安装治具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平面与所述外壳的轴线端表面间隔预定距离,或者所述定位平面至少延伸至所述外壳的轴向的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用于使所述光源组件发射的光通过,并作用于所述光源组件发射的光,以获得预期的光学效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为波浪镜、衍射光学元件和微透镜阵列中的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还包括准直镜,所述准直镜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之间,用于对所述光源组件射出的激光进行准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的中部设置有轴向通孔,所述光源组件射出的激光依次通过所述光学元件组件、所述通孔向外射出,所述压盖用于约束从所述光学元件组件通过的激光;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的至少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压盖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压盖对所述光学元件组件构成轴向的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一台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压盖构造为与所述内腔的腔壁紧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与所述光学元件组件相邻的一侧的边缘设置有倒角或者直径减小的阶梯,在所述压盖进入所述第一安装入口时所述倒角或者所述阶梯起导向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内腔中,并相较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更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入口,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的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构造为不妨碍所述光学元件组件进入所述内腔以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第二台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结构构造为从所述外壳的内侧朝向所述内腔凸出的环形的台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内腔中,用于将所述光源组件的至少部分限位于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的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入口的一侧。

11.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利王伟蒋伟光孙剑刘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