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511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9
本技术涉及温度变送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变送器本体,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筒、螺纹杆一、螺纹套、连接板、固定板,所述固定筒内壁与螺纹杆一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外壁与螺纹套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外壁与连接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一侧与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套,所述固定板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二,实现了能够更好将变送器的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在实际使用时,在进行调节时,仅靠螺纹杆、上螺纹套、下螺纹套进行调节可能会出现晃动的问题,避免了在固定时,可能会出现偏移,保证了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度变送器,具体为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温度传感器与变送器的结合,以十分简捷的方式把-200~+1600°c范围内的温度信号转换为二线制的电信号传输出。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生产线必不可少的一个温度仪器。

2、根据中国专利cn218698072u公开了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主要解决了使温度变送器本体的螺纹端部与螺纹孔之间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将温度变送器本体固定在安装块上,实现对温度变送器本体的安装固定,通过温度变送器本体自身的安装结构,设计与温度变送器本体相匹配的固定结构,没有过于复杂臃肿的设计,更加简洁。

3、但该固定装置在使用时,是通过竖向微调组件等结构实现调节,但在实际使用时,在进行调节时,仅靠螺纹杆、上螺纹套、下螺纹套进行调节可能会出现晃动,并且在固定时,可能会出现偏移,从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变送器本体,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筒、螺纹杆一、螺纹套、连接板、固定板,所述固定筒内壁与螺纹杆一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外壁与螺纹套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外壁与连接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一侧与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套,所述固定板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二;>

3、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

4、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有移动板、限位杆、承载板、安装板、放置板,所述移动板内壁与限位杆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外壁与承载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一侧与安装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放置板一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l形,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对称分布在螺纹套外壁,所述移动套内壁与固定筒外壁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高度调节。

6、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杆二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纹杆二分别对称分布在两个固定板内壁,所述螺纹杆二一端与限位槽内壁挤压接触,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内侧与连接板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一端与限位孔内壁挤压接触,所述承载板一侧与移动板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对称分布在移动板内侧,从而能够更好的调节变送器本体的左右位置。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l形,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对称分布在移动板两侧,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变送器本体进行固定安装。

9、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与固定筒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变送器本体外壁与放置板内壁螺纹连接。

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该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中:该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在底板上方的调节机构实现了能够更好将变送器的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在实际使用时,在进行调节时,仅靠螺纹杆、上螺纹套、下螺纹套进行调节可能会出现晃动的问题,避免了在固定时,可能会出现偏移,保证了正常使用;

12、本技术中:该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通过安装在底板上方的辅助机构实现了能够更好将变送器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变送器进行使用,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使用,提高了固定装置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变送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有固定筒(301)、螺纹杆一(302)、螺纹套(303)、连接板(304)、固定板(305),所述固定筒(301)内壁与螺纹杆一(302)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302)外壁与螺纹套(303)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303)外壁与连接板(30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303)一侧与固定板(30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0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套(306),所述固定板(305)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二(307);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有移动板(401)、限位杆(402)、承载板(403)、安装板(404)、放置板(405),所述移动板(401)内壁与限位杆(402)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02)外壁与承载板(40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01)一侧与安装板(40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04)一侧与放置板(405)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5)的形状为L形,所述固定板(30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板(305)分别对称分布在螺纹套(303)外壁,所述移动套(306)内壁与固定筒(301)外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301)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杆二(30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螺纹杆二(307)分别对称分布在两个固定板(305)内壁,所述螺纹杆二(307)一端与限位槽内壁挤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401)内侧与连接板(304)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04)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杆(402)一端与限位孔内壁挤压接触,所述承载板(403)一侧与移动板(401)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对称分布在移动板(401)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4)的形状为L形,所述安装板(40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安装板(404)分别对称分布在移动板(401)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与固定筒(30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变送器本体(2)外壁与放置板(405)内壁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变送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有固定筒(301)、螺纹杆一(302)、螺纹套(303)、连接板(304)、固定板(305),所述固定筒(301)内壁与螺纹杆一(302)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302)外壁与螺纹套(303)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303)外壁与连接板(30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303)一侧与固定板(30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0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套(306),所述固定板(305)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二(307);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有辅助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有移动板(401)、限位杆(402)、承载板(403)、安装板(404)、放置板(405),所述移动板(401)内壁与限位杆(402)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02)外壁与承载板(40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01)一侧与安装板(40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404)一侧与放置板(405)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度变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5)的形状为l形,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存利王彦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利事达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