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09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5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包括基台、支撑机构、导管固定机构和导管通路检测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台的顶面;所述导管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面;所述导管通路检测机构包括通路、钢珠、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通路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面,所述通路所在平面倾斜于所述基台所在平面,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通路靠近所述基台的一侧的末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推动所述钢珠沿所述通路滚动,所述通路的顶端开有交换口,所述交换口和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的第一管口对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的第二管口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推动所述钢珠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滚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安全带导管是汽车安全带中的重要部件,其包括竖直管部分和u形管部分。汽车安全带导管的检测包括导管通路检测、导管管头高度检测和导管管头凹点内径检测等。在导管通路检测中,使用钢珠滚动检测是一种的常规检测方法。而在检测过程中如果能实现钢珠的快速、稳定的回收,将会极大地加快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钢珠快速、稳定回收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包括基台、支撑机构、导管固定机构和导管通路检测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台的顶面;所述导管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面;所述导管通路检测机构包括通路、钢珠、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通路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面,所述通路所在平面倾斜于所述基台所在平面,所述通路所在平面与所述基台所在平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通路靠近所述基台的一侧的末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推动所述钢珠沿所述通路滚动,所述通路的上方末端开有交换口,所述交换口和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的第一管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的第二管口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推动所述钢珠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滚动。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路包括上导向块、下导向块和导向块锁块,所述上导向块及所述下导向块对应位置开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包括半圆弧部分和经所述半圆弧远离所述导管定位块的第一端点沿切向上延伸的直线部分,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对设置,所述上导向块位于所述下导向块正上方且贴合所述下导向块设置并形成用以所述钢珠通过的槽路,所述上导向块和所述下导向块远离所述导管固定机构的一侧间隔形成槽口,所述通槽直线部分远离所述半圆弧部分的末端形成闭合口,所述闭合口处通过所述导向块锁块闭合固定,所述通槽半圆弧部分的第二端点处形成所述交换口,所述交换口和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的第一管口相对应。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推块、工装底板、第一传感器,所述工装底板位于所述通路正下方,且所述工装底板靠近所述闭合口的一侧部分伸出所述通路形成气缸固定部,所述第一气缸贴合所述气缸固定部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推块沿所述通槽的直线部分形成的槽路伸缩,所述第一推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部和部分伸入所述槽口中的推动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所述工装底板设置于所述通路靠近所述闭合口一侧的末端,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所述槽口的一侧设置。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角为10°~20°。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支撑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贴合所述基台的顶面设置,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支撑底板且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两侧,所述支撑板为直角梯形,所述支撑板的直角边贴合所述支撑底板设置,所述支撑板的斜边远离所述支撑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贴合所述支撑板的斜边设置,所述第二底板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贴合设置。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管固定机构包括导管定位块、导管夹持机构,所述导管定位块贴合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设置,所述导管定位块的顶面开有用以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嵌入定位的u形定位槽,所述u形定位槽于靠近所述支撑板的长底边的位置处形成开口。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导向固定块,所述通路通过所述导向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靠近所述导管定位块固定的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的第一管口处一侧,所述槽路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推块、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气缸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正对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二推块伸入所述第二管口中并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伸缩,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块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表面上。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导管竖直管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导管竖直管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三传感器、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高度检测块,所述第三气缸贴合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度检测块,所述第三气缸可驱动所述高度检测块伸出所述第一底板。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导管凹点内径检测机构,所述导管凹点内径检测机构包括第四传感器、第四气缸和与第四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内径检测芯棒,所述内径检测芯棒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靠近所述第四气缸的粗轴和远离所述第四气缸的细轴,所述第四气缸可驱动所述内径检测芯棒伸入所述第二管口中并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伸缩。

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提供了一种导管通路检测机构,包括通路、钢珠、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通路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面,所述通路所在平面倾斜于所述基台所在平面,所述通路所在平面与所述基台所在平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所述通路靠近所述基台的一侧的末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推动所述钢珠沿所述通路滚动,所述通路的上方末端开有交换口,所述交换口和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的第一管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的第二管口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推动所述钢珠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滚动。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推动所述钢珠通过安全带导管,实现导管通路检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推动所述钢珠向下滚动的推力和所述通路所在倾斜平面使所述钢珠产生倾斜向下的重力分力,使所述钢珠回滚到所述通路靠近所述基台的一侧的末端,实现对钢珠快速、稳定的回收,提高了导管通路检测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包括基台、安全带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导管固定机构和导管通路检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支撑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贴合所述基台的顶面设置,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支撑底板且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两侧,所述支撑板为直角梯形,所述支撑板的直角边贴合所述支撑底板设置,所述支撑板的斜边远离所述支撑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贴合所述支撑板的斜边设置,所述第二底板贴合于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机构包括导管定位块、导管夹持机构,所述导管定位块贴合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设置,所述导管定位块的顶面开有用以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嵌入定位的U形定位槽,所述U形定位槽于靠近所述支撑板的长底边的位置处形成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推块、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气缸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正对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二推块伸入所述第二管口中并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伸缩,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块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竖直管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导管竖直管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三传感器、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高度检测块,所述第三气缸贴合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度检测块,所述第三气缸可驱动所述高度检测块伸出所述第一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包括上导向块、下导向块和导向块锁块,所述上导向块及所述下导向块对应位置开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包括半圆弧部分和经所述半圆弧远离所述导管定位块的第一端点沿切向上延伸的直线部分,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对设置,所述上导向块位于所述下导向块正上方且贴合所述下导向块设置并形成用以所述钢珠通过的槽路,所述上导向块和所述下导向块远离所述导管固定机构的一侧等距间隔形成槽口,所述通槽直线部分远离所述半圆弧部分的末端形成闭合口,所述闭合口处通过所述导向块锁块闭合固定,所述通槽半圆弧部分的第二端点处形成所述交换口,所述交换口和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的第一管口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推块、工装底板、第一传感器,所述工装底板与所述通路等距间隔形成空隙,且所述工装底板靠近所述闭合口的一侧部分伸出所述通路形成气缸固定部,所述第一气缸贴合所述气缸固定部靠经所述通路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一推块沿所述通槽的直线部分形成的槽路伸缩,所述第一推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部和部分伸入所述槽口中的推动部,所述第一传感器通过所述工装底板设置于所述通路靠近所述闭合口一侧的末端,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靠近所述槽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固定块,所述通路通过所述导向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且位于靠近所述导管定位块固定的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的第一管口处一侧,所述槽路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条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凹点内径检测机构,所述导管凹点内径检测机构包括第四传感器、第四气缸和与第四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内径检测芯棒,所述内径检测芯棒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靠近所述第四气缸的粗轴和远离所述第四气缸的细轴,所述第四气缸可驱动所述内径检测芯棒伸入所述第二管口中并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伸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包括基台、安全带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导管固定机构和导管通路检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支撑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支撑底板贴合所述基台的顶面设置,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支撑底板且左右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面两侧,所述支撑板为直角梯形,所述支撑板的直角边贴合所述支撑底板设置,所述支撑板的斜边远离所述支撑底板,所述第一底板贴合所述支撑板的斜边设置,所述第二底板贴合于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机构包括导管定位块、导管夹持机构,所述导管定位块贴合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设置,所述导管定位块的顶面开有用以安全带导管u形管部分嵌入定位的u形定位槽,所述u形定位槽于靠近所述支撑板的长底边的位置处形成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推块、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气缸贴合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正对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气缸可驱动所述第二推块伸入所述第二管口中并沿所述安全带导管竖直管部分伸缩,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块靠近所述第二管口的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管竖直管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导管竖直管高度检测机构包括第三传感器、第三气缸和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高度检测块,所述第三气缸贴合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面设置,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高度检测块,所述第三气缸可驱动所述高度检测块伸出所述第一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安全带导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包括上导向块、下导向块和导向块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冬南江祥辉黄铭伟
申请(专利权)人:高斯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