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045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结构,具有导热端和与导热端连接的散热端;扩流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置散热端的扩流风道、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和用于连通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的增速风道,气体入口被配置为用于接收高压气流,气体出口与扩流风道连通,高压气流经增速风道增速后流入扩流风道内并形成负压区域,以形成抽吸效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装置易出现出风不均匀、积灰以及噪音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热,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风冷散热器均采用轴流或离心风机作为冷却空气的动力源,通过风机叶片旋转带动空气运动形成流动风。但是,采用上述方式会存在以下问题:

2、1、出风不均匀:在形成流动风的过程中,风向与叶片之间存在夹角,且风扇中轴区域会出现空洞,导致风扇中轴区域的散热齿并无冷却风吹入。

3、2、积灰:常规风扇在长时间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叶片与空气的长时间接触,叶片上易积灰,且不宜清理。

4、3、噪音大:在形成流动风的过程中,风扇叶片会切割空气并产生空气噪音,且叶片震动会产生噪音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装置易出现出风不均匀、积灰以及噪音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结构,具有导热端和与导热端连接的散热端;扩流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置散热端的扩流风道、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和用于连通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的增速风道,气体入口被配置为用于接收高压气流,气体出口与扩流风道连通,高压气流经增速风道增速后流入扩流风道内并形成负压区域,以形成抽吸效应。

3、进一步地,沿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增速风道包括相连通的导风段和增速段,导风段的横截面积大于增速段的横截面积以形成文丘里效应。

4、进一步地,沿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自气体入口至增速段,导风段的横截面积不变或逐渐减小。

5、进一步地,经增速段流出的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平行于扩流风道。

6、进一步地,气体出口和扩流风道的进风端位于散热端的同一侧。

7、进一步地,沿扩流风道的周向,扩流风道的至少一侧设有增速风道,且气体出口绕扩流风道的进风端设置。

8、进一步地,散热装置还包括吸音构件,吸音构件填充于增速风道。

9、进一步地,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提供高压气流的动力构件,动力构件的出风口与气体入口连通。

10、进一步地,动力构件包括:导风壳,具有相连通的进风口、导风腔和出风口;驱动件,连接于导风壳;涡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导风腔内,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涡轮驱动连接。

11、进一步地,散热结构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的多个翅片,多个翅片沿与扩流风道的延伸方向成夹角设置的方向间隔设置,底座形成导热端,多个翅片形成散热端。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高压气流经增速风道增速后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引射气流)进入扩流风道并在扩流风道形成负压区域,从而对扩流风道的入口处的空气起到引射作用,这样,数倍于引射气流的空气进入可以进入扩流风道(即入口周围的空气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扩流风道,以形成抽吸效应),从而可以对散热端进行散热;这样,本实施例的散热装置无需设置旋转叶片,就可以实现对散热端散热的效果,一方面,避免了叶片旋转导致的出风偏斜的情况,且避免出现风扇中轴区域的空洞问题,以使进入散热端的冷却风更加均匀,从而避免散热端出现局部高温区的问题,另一方面,散热端所在区域未设置叶片,避免了积尘问题;再一方面,无叶片形式避免了叶片切割空气而产生的空气噪音、叶片震动噪音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增速风道(202)包括相连通的导风段(205)和增速段(206),所述导风段(205)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增速段(206)的横截面积以形成文丘里效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自所述气体入口(201)至所述增速段(206),所述导风段(205)的横截面积不变或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经所述增速段(206)流出的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扩流风道(20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203)和所述扩流风道(204)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散热端(302)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扩流风道(204)的周向,所述扩流风道(204)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增速风道(202),且所述气体出口(203)绕所述扩流风道(204)的进风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吸音构件,所述吸音构件填充于所述增速风道(20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提供高压气流的动力构件(100),所述动力构件(100)的出风口(105)与所述气体入口(20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构件(10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300)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多个翅片,多个所述翅片沿与所述扩流风道(204)的延伸方向成夹角设置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底座形成所述导热端(301),多个所述翅片形成所述散热端(3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增速风道(202)包括相连通的导风段(205)和增速段(206),所述导风段(205)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增速段(206)的横截面积以形成文丘里效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自所述气体入口(201)至所述增速段(206),所述导风段(205)的横截面积不变或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经所述增速段(206)流出的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扩流风道(204)。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203)和所述扩流风道(204)的进风端位于所述散热端(302)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扩流风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层层沈展良孙帅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