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灸疗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65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9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灸疗固定器,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的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左滑板与右滑板,左滑板滑动连接左电动滑轨,左电动滑轨设置在左滑槽的内壁,右滑板滑动连接右滑槽,左滑槽由于右滑槽分别设有在固定筒的内壁上,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固定板,可将灸条放置在连接孔中,通过将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左转轴与右转轴转动连接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通过连接板的转动,可实现灸条角度的调节,并通过左电动滑轨带动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上下移动,实现对灸条高度的调节,防止通过手动调节高度,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灸疗固定器


技术介绍

1、灸疗的适应证为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痞病、关节黄水病、疗痈、炭疽、虚热病、癫狂、健忘症、新旧疮疡、妇女赫依病和血病、赫依性腰关节佝偻、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皆可用灸法施治,在灸疗过程中需要用到艾灸棒,艾灸棒,又称温筒灸或温灸棒,是用金属等材质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也可以将灸条直接点燃放进灸筒,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在施灸时,需要通过固定器将艾灸棒进行固定。

2、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固定器需要通过中医用手拉动艾灸棒在患者应灸部位顶部进行移动,大大浪费了人力,当需要对患者不同的应灸部位进行应灸时,现有的固定器不能使艾灸棒进行多角度调节,需要患者移动身体才能使艾灸棒对准应灸部位,使用不方便,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舒适性。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灸疗固定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灸疗固定器。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灸疗固定器,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移动孔,所述移动孔设置在连接孔的内壁上,所述移动孔的上方的连接板上设有推动孔,所述推动孔滑动连接推动杆,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转轴与右转轴,所述左转轴与右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的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左滑板与右滑板,所述左滑板滑动连接左电动滑轨,所述左电动滑轨设置在左滑槽的内壁,所述右滑板滑动连接右滑槽,所述左滑槽由于右滑槽分别设有在固定筒的内壁上。

3、优选的,所述推动孔的内壁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螺纹连接限位杆。

4、优选的,所述右滑板设有右移动孔,所述右移动孔滑动连接右移动轴,所述右移动轴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右滑槽内部的顶部与底部。

5、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底部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上方活动连接金属材质制成的防尘板。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π”型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位于固定筒的外侧。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固定板的直径尺寸与连接孔的直径尺寸一致。

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灸疗固定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固定板,可将灸条放置在连接孔中,通过推动杆的移动,带动固定板进行移动,将灸条的两侧分别与连接孔与固定板的内侧接触,可对不同尺寸的灸条进行固定,并通过将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左转轴与右转轴转动连接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通过连接板的转动,可实现灸条角度的调节,并通过左电动滑轨带动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上下移动,实现对灸条高度的调节,防止通过手动调节高度,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10、2、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移动的限位杆,可在推动杆将灸条固定后,通过限位杆的移动,将推动杆进行固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推动杆移动,将灸条脱落;

11、3、本技术通过设置右移动孔与右移动轴,通过右移动轴的限位,保证连接板上下移动的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灸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筒(1),所述固定筒(1)内部设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连接孔(17),所述连接孔(17)的内侧设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19),所述移动杆(19)滑动连接移动孔,所述移动孔设置在连接孔(17)的内壁上,所述移动孔的上方的连接板(2)上设有推动孔(21),所述推动孔(21)滑动连接推动杆(20),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转轴(15)与右转轴(16),所述左转轴(15)与右转轴(16)分别转动连接左连接板(12)与右连接板(13),所述左连接板(12)与右连接板(13)的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左滑板(10)与右滑板(11),所述左滑板(10)滑动连接左电动滑轨(9),所述左电动滑轨(9)设置在左滑槽(3)的内壁,所述右滑板(11)滑动连接右滑槽(7),所述左滑槽(3)由于右滑槽(7)分别设有在固定筒(1)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孔(21)的内壁设有限位孔(23),所述限位孔(23)螺纹连接限位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滑板(11)上设有右移动孔(14),所述右移动孔(14)滑动连接右移动轴(8),所述右移动轴(8)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接右滑槽(7)内部的顶部与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述固定筒(1)的底部设有多个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的上方活动连接金属材质制成的防尘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设有“Π”型的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顶部位于固定筒(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灸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8)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固定板(18)的直径尺寸与连接孔(17)的直径尺寸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灸疗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筒(1),所述固定筒(1)内部设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连接孔(17),所述连接孔(17)的内侧设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杆(19),所述移动杆(19)滑动连接移动孔,所述移动孔设置在连接孔(17)的内壁上,所述移动孔的上方的连接板(2)上设有推动孔(21),所述推动孔(21)滑动连接推动杆(20),所述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转轴(15)与右转轴(16),所述左转轴(15)与右转轴(16)分别转动连接左连接板(12)与右连接板(13),所述左连接板(12)与右连接板(13)的端面分别固定连接左滑板(10)与右滑板(11),所述左滑板(10)滑动连接左电动滑轨(9),所述左电动滑轨(9)设置在左滑槽(3)的内壁,所述右滑板(11)滑动连接右滑槽(7),所述左滑槽(3)由于右滑槽(7)分别设有在固定筒(1)的内壁上。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莘县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