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147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7
本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滑轨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极片卷轴支撑装置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折叠件下方,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第一滑轨左右运动时带动所述折叠组件进行展开或收缩,通过增加支撑装置,改变了上料轴悬臂梁的结构方式,使轴端受力均匀,避免生产过程中上料轴的断裂,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另外,还通过增加了折叠组件和保护罩,使支撑装置的主要部件都得到了保护,不易受到外物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极片卷轴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自动化、智能化及信息化水平提升,极片宽幅越来越宽和极卷卷径越来越大,同时极卷重量也大幅增加。而组装极卷的上料轴属于悬臂梁结构,现有的模切工序中,上料轴端部均无支撑机构,当需要生产大宽幅极片、大卷径极卷时,轴端承受的重量大大增加,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如下问题,造成设备报废的后果:

2、1.因极片宽幅变宽,卷径变大,重量增加,极卷伸入到上料轴内;设备运转过程中,因上料轴轴端无支撑,造成轴端下坠,极卷因重力作用滑出上料轴,造成极卷报废。

3、2.极卷来料阶段两端整齐度一致,因上料轴端变形,造成极卷靠上料轴端形成锥度,极卷走带过程易与其他机构干涉,造成生产的产品不良。

4、3.因上料轴端无支撑,属于悬臂梁机构,加上承载重量上升,设备长时间运转过程中,轴端会产生交替循环的应力,产生疲劳损坏,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上料轴断裂,导致设备停产维护。

5、而这类支撑装置通常采用滑轨的方式进行运动,并且装置上会有很多元件,如果没有对这些元件及滑轨进行保护,另其裸露在外,长时间使用下容易积尘,并且如果有异物掉进滑轨里面,也会对滑轨产生破坏,影响滑动的效果。因此,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极片卷轴支撑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卷轴支撑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滑轨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机构可通过所述第一滑轨在底板上进行左右运动;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相连接的移动座和升降组件,所述移动座与所述第一滑轨连接,所述移动座上设有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底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升降组件在所述第二滑轨上进行前后运动;

4、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驱动件和支撑座,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可带动所述支撑座进行上下运动;

5、所述极片卷轴支撑装置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折叠件下方,所述移动机构沿所述第一滑轨左右运动时带动所述折叠组件进行展开或收缩。

6、优选地,所述底板左右两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向上突出设置,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所述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左右两端,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两端的挡板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在第一滑轨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无杆气缸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无杆气缸内具有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内具有磁吸滑块,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无杆气缸通过所述磁吸滑块磁吸连接,当所述移动通道内的磁吸滑块移动时,带动所述移动机构沿无杆气缸左右方向移动。

8、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导链,所述导链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链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链一端向上折弯并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移动座左右运动时可带动所述导链移动,使所述导链向上折弯的部分变长或变短。

9、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气缸,所述底座底部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相连接的侧挡板和背板,所述侧挡板和背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均相对于所述底座向上突出设置,所述背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第三滑轨,所述气缸可带动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三滑轨在所述背板上进行上下运动。

10、优选地,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支撑座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下方,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支撑座向上运动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抵接。

11、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弹簧组件,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

12、优选地,所述移动座两端均设有两个固定块和连接杆,所述固定块相对于所述移动座呈向外突出设置,所述固定块一端与所述移动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折叠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底座两端均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并且所述移动块可在所述连接杆上进行前后运动。

13、优选地,所述底板两端还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挡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移动机构左右运动时,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抵接。

14、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移动座上方,并且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保护罩内,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部分伸出所述保护罩顶部。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料卷上料后,支撑装置的支撑块升起,对上料轴端进行支撑,避免了上料轴端因悬臂自重等因素产生形变从而导致料卷滑出;通过增加支撑装置,改变了上料轴悬臂梁的结构方式,使轴端受力均匀,避免生产过程中上料轴的断裂,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另外,还通过增加了折叠组件和保护罩,使支撑装置的主要部件都得到了保护,不易受到外物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滑轨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机构可通过所述第一滑轨在底板上进行左右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左右两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向上突出设置,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所述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左右两端,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两端的挡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在第一滑轨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无杆气缸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无杆气缸内具有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内具有磁吸滑块,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无杆气缸通过所述磁吸滑块磁吸连接,当所述移动通道内的磁吸滑块移动时,带动所述移动机构沿无杆气缸左右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导链,所述导链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链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链一端向上折弯并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移动座左右运动时可带动所述导链移动,使所述导链向上折弯的部分变长或变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气缸,所述底座底部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相连接的侧挡板和背板,所述侧挡板和背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均相对于所述底座向上突出设置,所述背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第三滑轨,所述气缸可带动所述支撑座通过所述第三滑轨在所述背板上进行上下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支撑座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下方,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支撑座向上运动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有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弹簧组件,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固定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两端均设有两个固定块和连接杆,所述固定块相对于所述移动座呈向外突出设置,所述固定块一端与所述移动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折叠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底座两端均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并且所述移动块可在所述连接杆上进行前后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左右两端设有挡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底板两端还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挡板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移动机构左右运动时,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相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移动座上方,并且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保护罩内,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部分伸出所述保护罩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滑轨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滑轨位于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机构可通过所述第一滑轨在底板上进行左右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左右两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向上突出设置,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所述第一折叠件和第二折叠件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左右两端,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两端的挡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机构在第一滑轨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无杆气缸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无杆气缸内具有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内具有磁吸滑块,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无杆气缸通过所述磁吸滑块磁吸连接,当所述移动通道内的磁吸滑块移动时,带动所述移动机构沿无杆气缸左右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导链,所述导链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链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导链一端向上折弯并与所述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移动座左右运动时可带动所述导链移动,使所述导链向上折弯的部分变长或变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卷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气缸,所述底座底部与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相连接的侧挡板和背板,所述侧挡板和背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均相对于所述底座向上突出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亮韩泳仪凌杨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捷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