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450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涉及环境监测及其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握把,握把正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握把的外壁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套杆和固定板,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壳和第一电机;旋转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壳和第二电机;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夹板和连接杆。本技术通过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夹持组件,可以根据需求测得不同高度的风速,以及根据风向实时调整朝向,使用方便,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配合将风速仪本体夹持固定,无需工作人员手持,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境监测及其相关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的设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气象台站做日常的环境监测时,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测量设备、仪表等等,风速仪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可以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持风速仪测得风速,感应效果好,精确度高,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1、现有的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大多较短,需要人工手动调整风速仪高度和角度,并且需要长时间托举,从而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2、现有的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在使用时,大多需要工作人员一手举着测风机构,一手拿着风速仪,从而造成工作人员无法进行其他操作,不便于使用,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通过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夹持组件,可以分别调整测风机构的高度和角度,便于根据需求测得不同高度的风速,以及根据风向实时调整朝向,使用方便,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在弹簧的弹性性能作用下可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配合将风速仪本体夹持固定,无需工作人员手持,提高工作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包括握把,握把正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握把的外壁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套杆和固定板,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壳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旋转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壳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壳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滑槽;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夹板和连接杆,第二夹板的一侧端面从上至下均匀间隔焊接有连接杆,套杆套设在握把的外壁外侧。

4、进一步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电机壳上表面的轴承并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位于升降筒底部的螺纹槽内,螺纹杆外壁上的外螺纹与升降筒底部螺纹槽内壁上的内螺纹啮合连接,起到传动的作用。

5、进一步地,升降筒的顶端贯穿限位孔与第二电机壳连接,限位孔开设在限位筒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升降筒和限位孔均为矩形,升降筒的尺寸略小于限位孔的尺寸,且限位孔对升降筒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升降筒旋转。

6、进一步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二电机壳上表面的轴承与转板连接,转板的底部设置有卡环。

7、进一步地,卡环位于滑槽的内部,转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固定杆与测风机构连接,通过卡环和滑槽可以对转板起到辅助滑动和限位的作用。

8、进一步地,固定板的前端端面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第一夹板,固定板的前端端面底部边缘处焊接有托板,托板可以对风速仪本体底部起到限位的作用。

9、进一步地,固定板的前端安装有风速仪本体,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收纳槽外壁上的通孔与限位板连接,限位板的尺寸小于收纳槽的内部尺寸。

10、进一步地,连接杆的外壁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收纳槽的内壁和限位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将第二夹板和限位板连接,起到连接的作用,在弹簧的弹性性能作用下带动第二夹板移动。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可以分别调整测风机构的高度和角度,便于根据需求测得不同高度的风速,以及根据风向实时调整朝向,使用方便,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夹持组件,在弹簧的弹性性能作用下带动第二夹板移动,并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配合将风速仪本体夹持固定,无需工作人员手持,可以使工作人员空出手进行其他操作等,使用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包括握把(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正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升降组件(2)和旋转组件(3),所述握把(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套杆(401)和固定板(402),所述套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板(402),所述固定板(402)的一侧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收纳槽(406),所述收纳槽(40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电机壳(201)上表面的轴承并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204)连接,所述螺纹杆(204)的另一端位于升降筒(205)底部的螺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筒(205)的顶端贯穿限位孔(2021)与所述第二电机壳(301)连接,所述限位孔(2021)开设在所述限位筒(20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0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二电机壳(301)上表面的轴承与转板(304)连接,所述转板(304)的底部设置有卡环(3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05)位于所述滑槽(302)的内部,所述转板(304)的上表面中心位置通过固定杆(306)与测风机构(30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02)的前端端面一侧边缘处焊接有第一夹板(403),所述固定板(402)的前端端面底部边缘处焊接有托板(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02)的前端安装有风速仪本体(405),所述连接杆(407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收纳槽(406)外壁上的通孔与限位板(407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72)的外壁外侧套设有弹簧(4073),所述弹簧(4073)位于所述收纳槽(406)的内壁和所述限位板(4074)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包括握把(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正上方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升降组件(2)和旋转组件(3),所述握把(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套杆(401)和固定板(402),所述套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板(402),所述固定板(402)的一侧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收纳槽(406),所述收纳槽(406)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电机壳(201)上表面的轴承并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204)连接,所述螺纹杆(204)的另一端位于升降筒(205)底部的螺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筒(205)的顶端贯穿限位孔(2021)与所述第二电机壳(301)连接,所述限位孔(2021)开设在所述限位筒(20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风速仪的手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丁红张凯博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环境监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