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134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板支架,出水孔位于本装置的中心处,进水口位于本装置中心下方,一端与进水水泵相连接,电化学除藻模块一端与水泵出水口连接,一端与出水孔连接;导流管位于本装置外侧,出水筛网设置在导流管的末端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对水体进行除藻与控藻,同时解决利用电化学方法除藻的供电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特别是涉及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的湖泊富营养问题一直不容乐观,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现今的一些湖泊、水库中,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常常出现各种藻类、悬浮物等,通常会对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2、目前的藻类去除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技术包括混合充氧、底泥疏浚、底泥覆盖技术及水库深层排水等技术;化学技术包括投加混凝剂及利用植物化感作用等技术;生物技术包括经典生物操纵和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经典生物操纵技术是指通过大型牧食性浮游动物控制藻类的过量繁殖,而非经典生物操纵方法是指通过鲢、鳙鱼控制藻类。物理方法不会带来新的化学污染,但是处理范围和能力通常有一定局限性;生物方法控藻周期长,在蓝藻消化大规模暴发时无法作为应急处理措施;化学方法具有除藻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优点,电化学作为其中一种技术,可生成活性较高的混凝剂,避免了药物投放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处理效果优良,在解决藻类的同时也可以优化水质,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操作方便、便于自动化管理的特点,在不少的水域已经有了运用,但电化学除藻的能耗较高,在一些偏僻水域难以保证持续的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方案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物理控藻方法在处理范围和能力通常有一定局限性,生物方法控藻周期长,在蓝藻消化大规模暴发时无法作为应急处理措施,化学方法具有除藻速度快,效果明显的优点,但单纯用电化学除藻的能耗较高,在一些偏僻水域难以保证持续的供电的问题。

3、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包括:

6、太阳能电池板,出水孔,溢流堰,挡板,电化学除藻模块,水泵,进水口,导流管,出水筛网,太阳能板支架;

7、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太阳能板支架,固定在本除藻控藻装置正上方,出水孔位于本除藻控藻装置的中心处,溢流堰位于出水孔的外侧,挡板位于溢流堰的外侧;进水口位于装置中心下方,一端与进水水泵相连接,电化学除藻模块一端与水泵出水口连接,一端与出水孔连接;导流管位于本除藻控藻装置外侧,出水筛网设置在导流管的末端处。

8、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捞藻桶与捞藻吸水模块,所述捞藻吸水模块与所述捞藻桶底部连接。

9、更进一步地,电化学除藻模块包括阴极电极板及阳极电极板。

10、更进一步地,阴极电极板的材料为不锈钢材质,阳极电极板的材料为亚氧化钛材质。

11、更进一步地,阴极电极板与阳电极电极板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网眼尺寸为5mmx5mm。

12、更进一步地,阴极电极板与阳极电极板之间间距为40cm。

13、更进一步地,电化学除藻模块的工作电压为0~30v,工作电流密度为0~30ma/cm2。

14、更进一步地,溢流堰设置在出水孔处,与挡板相互连接。

15、更进一步地,导流管设置数量为6根,均匀环状排列在装置外侧,导流管使用的材料为pvc软管,管径为40mm。

16、更进一步地,出水筛网使用材料为不锈钢,出水筛网的网眼尺寸为10mmx10mm。

17、有益效果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9、一、本专利技术的除藻控藻装置兼具电化学氧化与水力循环两种功能,装置首先通过电化学作用使得藻类失稳失活,再进一步通过水力循环的物理方法将表层水体输入至下层水体,在低温、高压以及低光照作用实现进一步去除。

20、二、基于有益效果一,本除藻控藻装置水力循环与扩散模块可实现水库水体在一定深度的水质混合,减少水库热分层现象,破坏水库下层水体厌氧环境,抑制氮磷等藻类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释放至表层水体,可有效实现藻类爆发的防控作用。

21、三、基于有益效果二,本除藻控藻装置采用太阳能供电,且无化学药剂投加,因此不会对水体产生有毒有害的处理副产物,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控藻效果。同时,本除藻控藻装置采用水体原位修复方案,直接将本除藻控藻装置放置于水体内即可实现藻类去除和防控的双重作用。

22、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捞藻桶与捞藻吸水模块,所述捞藻吸水模块与所述捞藻桶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除藻模块(5)包括阴极电极板及阳极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的材料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阳极电极板的材料为亚氧化钛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与所述阳电极电极板为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眼尺寸为5mmX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与所述阳极电极板之间间距为4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除藻模块(5)的工作电压为0~30V,工作电流密度为0~30mA/cm 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3)设置在出水孔处,与挡板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8)设置数量为6根,均匀环状排列在装置外侧,所述导流管(8)使用的材料为PVC软管,管径为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筛网(9)使用材料为不锈钢,出水筛网的网眼尺寸为10mmX1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捞藻桶与捞藻吸水模块,所述捞藻吸水模块与所述捞藻桶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除藻模块(5)包括阴极电极板及阳极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的材料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阳极电极板的材料为亚氧化钛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合的除藻控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板与所述阳电极电极板为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眼尺寸为5mmx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将电化学与水力循环相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震姚鹏峰冷东梅郑莺魏雪霞吴贤忠谢丽庞维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