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及桥梁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及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10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及桥梁,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结构单元,基于预置排列关系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梁结构单元之间配合形成有填充槽;加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填充槽内;填充体,填充至所述填充槽内,以通过和所述加固组件、填充槽的配合而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梁结构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及桥梁施工便捷、整体性能好,能够有效改善现浇挂模施工导致的桥梁施工、运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混凝土桥梁,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及桥梁


技术介绍

1、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具有钢材用量少、养护费用低等优点。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指梁体在工厂完成预制、现场通过湿接带将各梁体连接形成整体的结构,其构件的标准化程度高、工厂预制比率高、机械化施工程度高、无需搭设满堂支架、施工速度更快、且无需大量现场工人作业,符合桥梁工业化建造及快速化施工的理念,在中小跨径桥梁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在施工与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过程中,梁体与梁体间通过翼缘板伸出的胡子筋连接,然后挂模现浇施工,而由于胡子筋众多,施工繁琐,连接性能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梁体间横向湿接缝的施工质量问题,且桥面板的横向抗弯能力纯靠湿接带与预制梁体间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提供,在长期荷载作用以及车辆疲劳荷载作用下,湿接缝位置极易出现纵向裂缝,影响结构耐久性和承载力。因此,亟需一种施工便捷、整体性能好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以改善现浇挂模施工导致的桥梁施工、运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施工便捷、整体性能好,能够有效改善现浇挂模施工导致的桥梁施工、运营问题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及桥梁。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包括:

3、多个梁结构单元,基于预置排列关系排列设置,相邻两个梁结构单元之间配合形成有填充槽;

4、加固组件,设置于所述填充槽内;p>

5、填充体,填充至所述填充槽内,以通过和所述加固组件、填充槽的配合而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梁结构单元。

6、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梁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梁结构单元和第二梁结构单元,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位于排列设置的多个梁结构单元的端部,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位于两个处于端部的第一梁结构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和第二梁结构单元的结构不同。

7、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半槽。

8、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半槽,所述第二半槽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半槽,以及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半槽均能够配合形成所述填充槽。

9、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以及位于同一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上的第二半槽均为镜像对称结构。

10、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半槽或第二半槽包括在对应的梁结构单元的一侧边缘处形成的开口朝外的l型缺口。

11、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半槽或第二半槽还包括沿所述梁结构单元的宽度方向开设在所述l型缺口的竖直部分所在侧的多个一字型槽,所述一字型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l型缺口的竖直部分,多个所述第一字型槽沿所述梁结构单元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

12、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钢筋:

13、环形钢筋,其横截面与所述填充槽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匹配;

14、至少一根横向钢筋,其贯穿所述环形钢筋设置,且至少一根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相邻的梁结构单元中位置对应的一字型槽内;

15、至少一根纵向钢筋,沿所述填充槽的长度方向设置。

16、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梁结构单元为t型梁,所述填充槽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梁结构单元位置相对的翼缘处;

17、所述填充体包括混凝土。

18、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桥梁,包括如上文中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

19、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仅通过设置多个梁结构单元,并在相邻两个梁结构单元间配合形成填充槽,之后在填充槽内设置加固组件和填充体便可将多个梁结构单元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预置形状。基于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连接的梁结构单元相比于以往的连接方法及结构,有效避免了梁结构间出现湿接缝,进而避免了湿接缝位置极易出现纵向裂缝,影响结构耐久性和承载力的问题,彻底改善了现浇挂模施工导致的桥梁施工、运营问题。

2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梁结构单元和第二梁结构单元,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位于排列设置的多个梁结构单元的端部,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位于两个处于端部的第一梁结构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和第二梁结构单元的结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半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半槽,所述第二半槽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半槽,以及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半槽均能够配合形成所述填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以及位于同一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上的第二半槽均为镜像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槽或第二半槽包括在对应的梁结构单元的一侧边缘处形成的开口朝外的L型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槽或第二半槽还包括沿所述梁结构单元的宽度方向开设在所述L型缺口的竖直部分所在侧的多个一字型槽,所述一字型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L型缺口的竖直部分,多个所述第一字型槽沿所述梁结构单元的宽度方向间隔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钢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结构单元为T型梁,所述填充槽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梁结构单元位置相对的翼缘处;

10.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结构单元包括第一梁结构单元和第二梁结构单元,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位于排列设置的多个梁结构单元的端部,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位于两个处于端部的第一梁结构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和第二梁结构单元的结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结构单元朝向相邻的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的一侧形成有所述第一半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半槽,所述第二半槽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半槽,以及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半槽均能够配合形成所述填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以及位于同一所述第二梁结构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鑫庄亮东杨可扬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